宗教学·佛教·天台宗
中国佛教中创立最早的宗派。创立于陈隋间,因创始人智顗常住天台山 (今浙江天台县境内) 而得名。智顗俗姓陈,出身贵族世家,目睹南北朝走马灯似的改朝换代,哀叹人生无常,遂皈依佛门,从高僧慧思受止观之学。所谓止观,原本是两个概念: 止即是定,即静坐息心、无思无虑,指禅定的功夫; 观即是慧,即明察万物、破惑证真,指义理的辨析。北朝的僧徒不重义理,唯重坐禅,南朝的僧徒则刚好相反。慧思试图统一南北佛教的不同学风,于是创立止观之学,提倡止观并重,定慧双修,认为这才是进入涅槃的方便法门。慧思在传教之初,遭到南北僧众的激烈反对,甚至险些被毒死,直到智顗拜门后, 局面才得以改观。慧思死后, 智顗以天台山为传教中心,开始了正式的创宗活动。因为得到陈、隋两朝皇帝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大力支持,天台宗如日中天,信徒遍及朝野。天台宗以 《法华经》 为主要经典,以止观学说为基本教义,其止观学说的主要内容即所谓 “三谛圆融”与 “一念三千”。三谛指空、假、中,是同一实相 (相当于老庄的“道” 与黑格尔的 “绝对精神”)的三种形态。任何事物,既是空(无独立存在的实体),又是假(显现为各种相状),又是中 (事物之本性),此三者都是真实的,只不过是真理 (真如法性) 的三个方面,故称为 “三谛”。根据智顗的说法, 三谛不分先后, 于一心是同时存在的,观空即是观假与中,观假即是观空与中,观中即是观空与假。 智顗在《摩诃止观》 中说: “一念心起,即空、即假、即中。” 空、假、中三谛互相融通,都系于信仰者的一心。这就是 “三谛圆融”,是天台宗把握“诸法实相” (绝对真理) 的不二法门。所谓 “一念三千” 实际上是 “三谛圆融” 的另一表达形式。一念,就是一心; 三千,指三千世间,是佛教对宇宙万物的总概括。用智顗的话来说, “一念三千”,意思就是宇宙万有在一念心,如果人无此心则罢,如有此心,即具三千世间。翻译成后代陆王心学的语言,就是: “宇宙即吾心,吾心即宇宙。” 至中唐时,湛然又提出 “无情有性” 说,认为即使没有情感的东西如草木瓦石等,也都有佛性,都能成佛。明代哲学家王阳明从“无情有性”说得到启示,发展出草木瓦石也有 “良知” 的观念。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