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含秦)散文·诸子散文·老聃与《老子》·道德经(选五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 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
本篇选自《老子》上篇第二章。
对于本篇,以及下列各篇均作简要解说——
一、诠词释句:斯恶已——这就有丑恶了。“已”,通“矣”,为语末表肯定之助词,相当于现代汉语之“了”。
相较与相倾——前者,相互比较;后者指互为方向。“倾”,倾倚也。帛书《老子》乙本,作“高下之相盈也”。
音声相和——是说“音”与“声”相互应和。音与声,古有区别:简单的发音谓之“声”;声的组合而有节奏者,才称为“音”。(见《礼记·乐记》)
恒也——此二字,晋王弼注本所无,现据帛书《老子》本增益。意即永恒之法则。
处与事——处,指处理施行之意;事,即指政事或其他事务。
不辞——有二说:一说不去干涉,任其自然;“辞”在古文字作“嗣”,有管束之义。又一说,此“辞”当作“始”。不为始,就是“不替它开始。”王弼十七章注,引用《老子》原文时作“不为始”。(见任继愈《老子新译》注)。
生而不有——生养了万物而不据为已有。
弗居与不去——弗居,不居其功。“不去”,即不会失去,意指功德之长存。
二、略述大意:(以任继愈译文为基础,略有改动,下同)天下人都知道怎样才是美,这就有了丑了;都知道怎样才算善,这就有了恶了。
所以,有与无,由互相对立而产生;难与易,由互相对立而形成;长与短,由互相对立而得到比较;高与下,由互相对立而造成倾倚;音与声,也因互相对立而谐和;前与后,还由于互相对立而产生顺序。这是,永恒的法则呀!
因此,“圣人”用“无为”去处理此事,以“无言”行其教化。任凭万物生长变化,而不去干涉;生养了万物,也不据为己有;助长了万物,也不以为效力有功,且功成而不自居。正由于不居功,所以其功绩不会失去。
****
这一篇,是《老子》上篇之第二章。作者在第一章,首先提出了体现世界观的一个重要哲学范畴“道”之后,即在第二章中反复论述了另一个哲学上的重要问题,即辩证思维。他认为宇宙间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如果失去对立的一方,而另一方即不存在。诸如:美丑、善恶、有无、大小、长短和高下等等。并总结地指出事物的矛盾对立关系,是一条永恒不移的规律。这是本篇前半部分的内容,也是《老子》全书中最可宝贵的一部分。
在这篇的后半部分,老子表达自己思想体系中又一个重要思想即“无为”的主张。他认为,在人类社会,人们(包括“圣人”)应当用“无为”去处事、去处世;用“无言”去教导,去观照。这种“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并非无所作为,也不是什么意见都不发表,而是最终达到:无为无不为,无教无不教,一切依从自然的发展,不去干违反法则之事,即会功成事就。这是把上述自然法则——矛盾对立范畴运用于社会生活的政治主张,这也是老子思想体系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