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金元文学·辽代文学·辽代的韵文·辽代的词曲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辽金元文学的内容·辽代文学·辽代的韵文·辽代的词曲

在辽代的作家中,最有成就的是萧观音(懿德皇后)。她是枢密使萧惠之女,当时相貌、才情、琵琶、文学皆甲天下。流传下来有文一篇,歌诗24首。萧观音还是一位具有军事天才的皇后。《契丹国志》卷一三本传云:“后生有神光之异。后人宫为芳仪,进位昭仪。生空古里,是为秦王,后名元吉,余子皆不育。道宗登位,后正位中宫,性恬淡寡欲。鲁王宗元之乱,道宗与同射猎,内外震恐,未知音耗,后勒兵镇帖中外,甚有声称。后崩,葬祖州。”1075年,萧观音36岁,因和乐工赵惟一的奸情被耶律乙辛弹劾,赐死(对萧观音评价一家之言——编者)。其基本过程王鼎《焚椒录》有比较详细的记录。萧观音留下的词曲作品主要有《回心院》和《十香词》。

大致从萧观音开始,辽代的皇后退入从属的位置,跨入“上阳人”的行列。妇女一旦作为“上阳人”,如一片片雨摧的红叶,“几个春来无泪痕”(白居易《后宫调》),难得风月常新。一般妇女还有劳作,而高层的皇后之类就以性追求为主要的精神方式。她们过着安逸的生活,但精神非常空虚,命运不好。王鼎的《焚椒录》是纪实性的文字,虽然写得流光溢彩,境界别出,可谓隐私文学的绝唱,但主要特点还是故事本身的曲折性生动性。萧观音的创作则完全是抒发一种生活的感受和体验,是心灵激情的流动和奔泻。唐诗的辉煌,引起宋朝人感叹,好诗到唐已经作完。李之仪《姑溪居士全集》卷七云:“唐人好诗乃风俗,语出工夫各一家;前辈相因多自在,后来无复更相夸。半山老子偏游戏,真一仙人每叹嗟。榜出豫章登一格,凭君细与辨龙蛇。”宋代建国的时候,辽朝已经建元半个多世纪了。文学也蓬蓬勃勃地发展起来。萧观音的创作就是辽代词曲的代表性作品。《回心院》采用三五七七三三体格,既吸收了唐词、唐诗的有关范式,并以曲的形式,分平仄两调,反复吟唱,实际上已具有一曲双调或者多套的特点,无疑是和唐代诗词的曲变过程。北曲自度,应为元杂剧之先声范式。在文学史上最早我们见到的套曲,细致地说即北曲套曲形式,就是萧观音的《回心院》和《十香词》(此词作者权署有争议——编者)。这些作品是诗,也是词,也是套曲。那么,萧观音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就不言而喻了。

在艺术成就上,作品情真意切,含蓄婉转,道人不能道之语,可称性爱文学之绝唱。清徐轨《词苑丛谈》云:“《回心院》词怨而不怒,深得词家含蓄之意,斯时柳七之调尚未行于北国,故萧词大有唐人遗意也。”言其含蓄符合事实,注意到时间上的先行性以及与唐代诗词的关系也很可贵。以柳七行与不行之说相较,突出了萧观音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作用。吴梅《辽金元文学》评云:“词意并茂,有宋人所不及者。非山川灵修之气,独钟于后不可也。”所述比较接近事实。其次,分合自如,融为一体,叙事抒情尽得风流。《十香词》和《回心院》的每一首皆可看作一个独立的部分,但又在望幸与深思的立体下自成合璧,不失雅正之风。“回心”一词出自《后汉书·贾谊传》,就是回心转意之意。回心院之名出自杨贵妃和江采苹争宠的故事。江采苹争宠失败,将住处称为回心院,希望唐玄宗回心转意。所以整个作品都是精心的安排,充满了渴望,以打动君王的心,但是萧观音的努力最终还是失败了。我们把萧观音的《十香词》和她的《绝命词》《赵飞燕外传》配合起来看,显然《赵飞燕外传》中关于香味的文字故事是她创作的直接渊源。《山谷集》中《跋自所为香诗后》也与香有关,可以互相参看。辽代的戏剧主要有文宣王戏、女道士戏等数种,主要源自唐,少量游戏之作为本土所产生,与宋代又互相影响(黄震云《辽代文史新探》,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