祈父,予王之爪牙。胡转予于恤,靡所止居。
祈父,予王之爪士。胡转予于恤,靡所底止。
祈父,亶不聪。胡转予于恤,有母之尸饔。
这首诗描写兵士怒于久役,指责司马征调失常,从侧面讽刺了天子用人不当。
诗分三章,每章四句。
祈,圻的借字。古“圻”与“畿”通。因为此官掌管封畿之内的兵甲(武器铠甲),所以以“畿”(即圻)做为官名。祈父,即司马,掌管军事的长官。爪牙,鸟兽用爪牙防卫、进攻,故用来比喻军队。恤,忧愁,忧患。可以引申指忧患之境也。第一章大意是:司马将军,我们是大王勇猛的士兵。为何把我们引入忧患之境,使我们无处安身?直呼“祈父”(司马将军),语气中包含着谴责。“予王之爪牙,胡转予于恤”,有双重含义,其一,我们本是勇猛的士兵,以我们的勇猛,战争早该结束,我们早该祝酒庆功,凯旋而归了,而你们,带兵的将领,为何使我们迁转不已,越来越陷入令人忧患的困窘之地?其二,士兵服役本是有期限的,为何长期征调我们,使我们越来越疲惫不堪,常年在外,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使我们心忧目愁,痛苦难当。“靡所止居”,也有两重含义,一是现在我们在战争中处于被动局面,三番五次地转移,没有安身之处,一是我们不得休闲,不能回家。
第二章与第一章大意相同,仍然是直呼“祈父!”再次控诉道:“司马将军,我们是大王勇猛的兵士,为何把我们引入忧患之地,使我们无处栖身?”
反复强调,既渲染了当时战局情况紧迫的气氛,又进一步表达了有家难回,无处安身的愤懑之情。加强了控诉的力量。
第三章开头,仍是直呼“祈父!”姚际恒云:“三呼而责之,未始露情。”钟惺云:“三呼祈父,已见其不聪矣。”(引自阵子展《诗经直解》)“亶不聪。”亶,诚然,真的。你真是太昏庸了。“胡转予于恤,有母之尸饔。”尸——失(用马瑞辰说)。饔:熟食。这是进一步说明“祈父”的昏庸:为何把我们引何忧患之路?老母饥寒,无人奉养。
唐代散文家李华在《吊古战场文》中说:“苍苍蒸民,谁无父母?提携捧负,畏其不寿。”意思是说:天下百姓,哪个没有父母?努力侍奉,唯恐他们不能长寿。而《祈父》诗中的这些士兵长年服役在外,不得奉养父母,反而伎年迈的老母主持繁重的家务(朱熹说,尸,主。《诗集传》)。而这一切都是由司马的昏庸造成的。说“祈父”之昏庸,也可作多种理解。吕祖谦云:“越勾践伐吴,有父母耆老而无昆弟者,皆遣归。(《国语·吴语》),魏公子无忌求赵,亦令独子无兄弟者,归养。(《史记》本传)则古者有亲老而无兄弟,其当免征役,必有成法。故责司马之不聪,其意谓此法人皆闻之,汝独不闻乎?乃驱吾从戎,使吾亲不免薪水之劳也!”(引自朱熹《诗集传》)这是斥责司马昏庸的一层意思。另一层意思:既然将我们征兵征来了,就该带领我们打胜仗,却把我们引向这忧患之路,使我们可能从此不能再侍奉老母。指挥不当,不体下情,此又是昏庸的一种表现。
这首诗字数不多,且有两段重复,但却含义丰富,有着以一当十的艺术效果。诗歌通过三次连着直呼“祈父”,对那些昏庸的将军进行了字字血,声声泪的控诉。前两章的反复陈述,为最后一章的谴责和言情蓄足了力,使得最后一章的表达掷地有声,震撼人心。而诗歌又就此戛然而止,显得简洁有力。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