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累千,不如一贤。|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名句】黄金累千①,不如一贤②。
【注释】①累千:成千上万。②贤:贤才。
【释义】黄金成千上万,不如一个贤才重要。
【点评】统治者应该重视人才,不是重视黄金珠宝。
参考文献
杨泉《物理论》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
-
立善法于天下,则天下治;立善法于一国,则一国治。|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一则治,异则乱,一则安、异则危.》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句意,翻译
-
为国之道,必须抚之以仁义,示之以威信,因人之心,去其苛刻,不作异端,自然安静。|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治大者,不可以烦,烦则乱;治小者,不可以怠,怠则废.》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句意,翻译
-
《政教积德,必致安泰之福;举错数失,必致危亡之道.》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句意,翻译
-
《国不务大,而务得民心.》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句意,翻译
-
《暗于治者,唱繁而和寡;审乎物者,力约而功峻.》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句意,翻译
-
《制国有常,而利民为本;从政有经,而令行为上.》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句意,翻译
-
以贤易不肖,不待卜而后知吉。|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俭节则昌、淫佚则亡.》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句意,翻译
-
苟可以治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籴甚贵伤民,甚贱伤农。民伤则离散,农伤则国贫。故甚贵与甚贱,其伤一也。|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民恶忧劳,我佚乐之。民恶贫贱,我富贵之。民恶危坠,我存安之。民恶灭绝,我生育之。|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为善不同,同归于治;为恶不同,同归于乱.》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句意,翻译
-
授有德,则国安;务五谷,则食足。|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善为国者,赏不僭而刑不滥。赏僭则惧及淫人,刑滥则惧及善人。|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诸侯有三宝:土地、人民、政事。宝珠玉者,殃必及身。|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有谔谔争臣者,其国昌;有默默之谀臣者,其国亡。|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法令行则国治,法令弛则国乱。|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为政者不赏私劳,不罚私怨。|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官吏浮冗,最为天下大患。|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人心者,国家之命脉也。|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善为国者,必先治其身,治其身者慎其所习。所习正则其身正,其身正则不令而行;所习不正则其身不正,其身不正则虽令不从。|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为国者,必先知民之所苦,祸之所由起,然后设之以禁。|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能去私曲就公法者,民安而国治。|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耽于女乐,不顾国政,则亡国之祸也.》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句意,翻译
-
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川渊枯,则鱼龙去之;山林险,则鸟兽去之;国家失政,则士民去之.》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句意,翻译
-
治天下者,尊贤考功则治;简贤违功则乱。|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治国者,不可失平也。|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德礼为政教之本,刑法为治教之用。|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国之所以治者三,一曰法;二曰信;三曰权。|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欲令百姓安乐,惟在刺史、县令。|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子为政,焉用杀.》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句意,翻译
-
能安天下者,惟在用得贤才。|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禁之以制,而身不先行,民不能止.》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句意,翻译
-
《谋度于义者必得,事因于民者必成.》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句意,翻译
-
《为国者,必先知民之所苦,祸之所起,然后设之以禁.》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句意,翻译
-
《大人不考功,则子孙惰而家破穷;官长不考功,则吏怠傲而奸宄兴.》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句意,翻译
-
《夫妻持政,子无适从.》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句意,翻译
-
《言不苟出:行不苟行;择善而后从事.》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句意,翻译
-
《为治者,不待自善之民.》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句意,翻译
-
治不忘乱,安不忘危。|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夫为天下者,亦奚以异乎牧马者哉,亦去其害马者而已矣!》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句意,翻译
-
法者,治之端也;君子者,法之原也。|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当公法则不阿亲戚.》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句意,翻译
-
《官之失能者、其国乱.》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句意,翻译
-
民者,国之根也,诚宜重其食,爱其命。|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国之兴亡,不由蓄积多少,唯在百姓苦乐。|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善为国者,爱民如父母之爱子,兄之爱弟。|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为政犹沐也,虽有弃发,必为之.》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句意,翻译
-
《凡举事,必先审民心然后可举.》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句意,翻译
-
《一人吁嗟,王道为亏.》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句意,翻译
-
财之不丰,兵之不强,吏之不择,此三者存亡之所从出。|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鱼无水,则不可以生;人失足,必不可以步;国失民,亦不可以治。|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句意,翻译
-
古之治民者,劝赏而畏刑,恤民不倦。|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不能独断,以人言断者,殃也.》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句意,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