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存则国存,道亡则国亡。|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名句】道①存则国存,道亡②则国亡。
【注释】①道:道义,道德。②亡:丧失。
【释义】道义存在则国家存在,道义丧失则国家灭亡。
【点评】道义对国家的兴衰也具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荀子·君道》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
-
《安危治乱,存乎上之为政也,岂可谓有命哉.》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句意,翻译
-
《安不忘危,盛必虑衰.》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句意,翻译
-
《法不定、政多门,此乱国之风也.》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句意,翻译
-
《夫妻持政,子无适从.》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句意,翻译
-
能安天下者,惟在用得贤才。|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恶得不禁恶劝爱?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王良登车,马不罢驽;尧舜为政,民无狂愚.》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句意,翻译
-
轻田野之税,平关市之征,省商贾之数,罕兴力役,无夺农时,如是则国富矣。|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刑称罚则治,不称罪则乱。|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国之有民,犹水之有舟,停则以安,扰则以危。|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上下不和,虽安必危.》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句意,翻译
-
《帝王之道,莫尚乎安民.安民之术,在于丰财.》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句意,翻译
-
《凡举事,必先审民心然后可举.》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句意,翻译
-
《君功见于选吏,吏功见于治民.》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句意,翻译
-
《制国用,量入以为出.》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句意,翻译
-
为国之道,先求不乱,而后求治。|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养寿之士先病服药,养世之君先乱任贤.》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句意,翻译
-
为国者,必先知民之所苦,祸之所由起,然后设之以禁。|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治国不以礼,犹无耜而耕也.》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句意,翻译
-
审度量,节衣服,俭财用,禁侈泰,为国之急务也。|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轻虑者不可以治国,独智者不可以存君.》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句意,翻译
-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贤者用之,则天下治;不肖者用之,则天下乱。|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为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为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句意,翻译
-
《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旧.》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句意,翻译
-
《贪愎喜利,则灭国杀身之本也.》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句意,翻译
-
《上以为政、下以为俗.》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句意,翻译
-
昵小人,疏君子,而欲至治,非所闻也。|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公正无私,一言而万民齐.》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句意,翻译
-
《世质则官少,世文则吏多.》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句意,翻译
-
《众怒难犯,专欲难成,合二难以安国,危之道也.》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句意,翻译
-
粟者,王之本事也,人主之大务,有人之涂,治国之道也。|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能变则全,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则亡。|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君戒专欲,臣戒专利.》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句意,翻译
-
《以族论罪,以世举贤.虽欲无乱,得乎哉?》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句意,翻译
-
《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句意,翻译
-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句意,翻译
-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人主有公赐无私惠,有公怒无私怨.》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句意,翻译
-
民之所欲,天必从之。|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贤不肖不杂则英杰至,是非不乱则国家治。|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帝王之道,莫尚乎安民。安民之术,在于丰财。|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句意,翻译
-
一民之轨,莫如法。|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谄谀在侧,善议障塞,则国危矣.》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句意,翻译
-
《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句意,翻译
-
《征暴诛悍,治之盛也.》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句意,翻译
-
《俭节则昌、淫佚则亡.》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句意,翻译
-
《国家将败,必用奸人.》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句意,翻译
-
《致治在于任贤,兴国在于务农.》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句意,翻译
-
《明君好问,暗君好独.》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句意,翻译
-
《上失扶寸,下得寻常.》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句意,翻译
-
《宽以济猛,猛以济宽,政是以和.》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句意,翻译
-
川不可防,言不可弭。下塞上聋,邦其倾矣。|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无常安之国、无宜治之民,得贤者安存,失贤者危亡.》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句意,翻译
-
《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句意,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