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阴一阳之谓道”,二阴二阳之谓驳。阴多阳少、阳多阴少之谓偏。有阴无阳、有阳无阴之谓孤。一阴一阳,乾坤两卦,不二不杂,纯粹以精,此天地中和之气,天地至善也。是道也,上帝降衷,君子衷之,是故继之即善,成之为性,更无偏驳,不假修为,是一阴一阳属之君子之身矣,故曰“君子之道”。“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此之谓偏。“百姓日用而不知”,此之谓驳。至于孤气所生,大乖常理。孤阴之善,慈悲如母,恶则险毒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名句】“一阴一阳之谓道”,二阴二阳之谓驳。阴多阳少、阳多阴少之谓偏。有阴无阳、有阳无阴之谓孤。一阴一阳,乾坤两卦,不二不杂,纯粹以精,此天地中和之气,天地至善也。是道也,上帝降衷,君子衷之,是故继之即善,成之为性,更无偏驳,不假修为,是一阴一阳属之君子之身矣,故曰“君子之道”。“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此之谓偏。“百姓日用而不知”,此之谓驳。至于孤气所生,大乖常理。孤阴之善,慈悲如母,恶则险毒如虺。孤阳之善,疾恶如仇,恶则凶横如虎。此篇夫子论性纯以善者言之,与“性相近”也稍稍不同

【译文】一阴一阳叫做道,二阴二阳叫做驳。阴多阳少、阳多阴少叫做偏。有阴无阳、有阳无阴叫做孤。一阴一阳,《乾》、《坤》两卦,不二不杂,纯粹以精,这是天地间的中和之气,是天地间至善的。这个道,是上帝降下来的善性,君子接受了其善性,所以继承下来的就是善,成就它的就是性,没有偏驳,不依靠修养。因此说一阴一阳之道归于君子,所以称为君子之道。仁者见了叫做仁,智者见了叫做智,这叫偏。百姓日常使用它,而不知它是什么,这叫驳。至于孤气生出来的东西,和常理极为违背。孤阴之善,慈悲时像母亲,恶毒起来则如毒蛇。孤阳之善,疾恶如仇,凶恶起来则如老虎。“一阴一阳之谓道”的问题,孔子在此篇中专以善论性,与“性相近”的看法稍有不同。

注释

【注释】①一阴一阳之谓道:语出《周易·系辞上》。 ②驳:混杂、不纯 ③上帝降衷:《尚书·汤诰》:“惟皇上帝,降衷于下民,若有恒性。”孔氏传:“皇天上帝,天也。衷,善也。” ④虺(huǐ):毒蛇。 ⑤此篇夫子论性纯以善者言之:夫子,指孔子。此篇,指《周易·系辞上》“一阴一阳之谓道”章。其文曰:“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 ⑥性相近:《论语·阳货》:“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