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笼槛以俯仰,窥户牖以踟蹰;想昆山之高岳,思邓林之扶疏;顾六翮之残毁,虽奋迅其焉如?|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名句】顺笼槛以俯仰,窥户牖以踟蹰;想昆山之高岳,思邓林之扶疏;顾六翮之残毁,虽奋迅其焉如?

【注释】

选自东汉·祢衡《鹦鹉赋》。

笼槛:鸟笼和门槛。

窥:偷看,偷窥。

户牖(yǒu):门窗。

踟蹰(chíchú):徘徊。

昆山:即昆仑山。此处泛指高山。

邓林:古代神话传说,夸父追日渴死,丢下手杖化为邓林。此处泛指深密的树林。

扶疏:枝叶茂盛。此处形容树林茂密。

顾:回头看。

翮(hé):鸟羽。

焉如:往哪里去,何往。

【赏析】

祢衡为人性气高傲,行为狂放,不媚权贵,不入流俗。祢衡生命短暂,超群的才志无法施展。所以他在《鹦鹉赋》中,巧妙地以鹦鹉自况,曲折地表达了自己生不逢时的遭遇:

“顺笼槛以俯仰,窥户牖以踟蹰;想昆山之高岳,思邓林之扶疏;顾六翮之残毁,虽奋迅其焉如?”

意思是:温顺地在笼槛里随人俯仰,偷窥窗外的天地而犹豫徘徊;向往西北故乡的高山,思念那深密自由的树林;回看自己残毁的羽毛,虽想疾飞又能到哪里去呢?

祢衡转到江夏后,与黄祖的儿子黄射友善。一次黄射宴请宾客,有人献了一只色彩斑斓的鹦鹉。黄射希望祢衡为这只鹦鹉写篇文章,祢衡便作了这篇《鹦鹉赋》。

《鹦鹉赋》以物寓意,拟人写鸟,以鸟自况,通过鹦鹉遭难的描写,象征作者自己不幸的身世和人生忧患,亦物亦人,物我相融,不能截然分离。本句中,表现鹦鹉身陷笼槛之中,却时时刻刻向往自由翱翔的“昆山”、“邓林”,表达了思乡念亲的痛苦,亦有志趣难酬的悲叹。更无奈的是,鹦鹉虽欲奋飞而去,然而羽翼残毁,振翅难飞,美好的愿望无法实现。鹦鹉的这种不幸境遇,寓意了作者几经转送,任人摆布,不满现实却又无法挣脱,因而被迫屈心顺从的人生悲剧。这里,所赋之物与所寓之情契合无间,水乳交融,表面上字字在写鹦鹉,本质里处处在写祢衡自己,这就恰当而委婉地抒泄了作者身世坎坷,遭遇不偶,有才无时的怨愤和不平。

《鹦鹉赋》脍炙人口,不仅充分展现了物象之美,而且字里行间激荡着一种动人心魄的精神力量,这在当时和后世都产生了不小的影响。祢衡之后,后世咏鸟托志的赋作不少,如晋代张华的《鹪鹩赋》、唐代高适的《鹘赋》、杜甫的《雕赋》,大都沿袭了《鹦鹉赋》的创作思路。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