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人之善,忘人之过。|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名句】记人之善①,忘人之过②。
【注释】①善:好处。②过:过失。
【释义】要记住别人的好处,忘记别人的过失。
【点评】只有这样才能与人和睦相处。
参考文献
《三国志·蜀书·秦宓传》裴松之注引《益部耆旧传》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
-
以敬身而教子,庶乎可以不辱其所生也。|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白头老母遮门啼,挽断衫袖留不止。|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当务俭素,保守门风,不得恃相辅家事泰侈。|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小时无大伤,习性防已后。|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万物有丑好,各各一姿分。唯人即不尔,学与不学分。|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恩仇分明,此四字非有道者之言也,无好人三字,非有德者之言也,后生戒之。|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见富贵而生谗容者,最可耻;遇贫穷而作骄态者,贱莫甚。|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好议论人长短,妄是非正法,此吾所大恶也,宁死不愿闻。|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教以事亲睦族,教子祀先,谨身节用,利物济人,婚姻以时,丧葬以礼。|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己善,亦乐人之善也;己能,亦乐人之能也。|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节酒慎言,喜怒必思,爱而知憎,恶而知善,动念宽恕,审而后兴。|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君子扬人之善,小人讦人之恶。|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嗜欲者溃腹之患也,货利者丧身之仇也,嫉妬者离躯之害也,谗慝者断胫之兵也。|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贫人勿说大话,妇人勿说汉话。|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人生至乐,无如读书,至要无如教子。|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积财千万,不如薄伎在身。|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毋曲事要势以蕲进身,若吾奋节至秉旄钺,岂因人力哉。|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善欲人见,不是真善;恶恐人知,便是大恶。|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技艺不可不学,勿妨本业。|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夫志当存高远,慕先贤,绝情欲,弃凝滞。|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动必行德,行德则兴,倍德则崩。|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父母之命,勿逆勿怠。|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有轻论人恶者,及见贵胜则敬重之,见贫贱则慢易之,此人行之大失,立身之大病也。|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帅人以正,谁敢不正;敬人以礼,孰敢不礼。使人必须先劳后逸,先功后赏。|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知子莫若父。|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丧礼贵哀,佛事徒为观看之美,诚何益,不若节浮费而依古礼,施惠宗族之贫者。|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夫士君子生于世,己无能而望他人用之,己无善而望他人爱之,亦犹农夫卤莽种之,而怨大泽之不润,虽欲弗馁其可得乎!|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凡与人同坐,夏则己择凉处,冬则己择暖处,及与人共食,多取先取,皆无德之一端也。|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为子之道,莫大于宝身、全行、以显父母。|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身名美恶,岂不大哉,可不慎欤?|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教子尊学以隆国化,僮奴衣布,马不秣谷,食饮之用,不过凡庶。|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记人之善,忘人之过。|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出其言善,则千里之外应之;出其言不善,则千里之外违之,况其迩者乎!|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文不可不学,勿作文士;诗不可不学,勿作诗人。|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更宜每事韬晦,惧轻言之失为妙。|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勿贪意外之财,勿饮过量之酒。|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鞭扑之子,不从父之教。|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幼而学者,如日出之光,老而学者,如秉烛夜行。|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为善则流芳百世,为恶则遗臭万年。|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夫酒所以行礼、养性命、为欢乐也,过则为患,不可不慎。|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觅句新知律,摊书解满床。|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夫人有善鲜不自伐,有能寡不自矜;伐则掩人,矜则陵人;掩人者人掩之,陵人者人亦陵之也。|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甘脆肥脓,命曰腐肠之药。|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扬名显亲,孝之至也;兄弟怡怡,宗族欣欣,悌之至也。|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若志之所之,则口与心誓守死无二,耻躬不逮,期于必济。|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学业在我,富贵在时。在我者不可不勉,在时者静以俟之。|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圣人闻谏若味甘,愚者得谏若食荼。|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目不观非礼之色,耳不听非礼之声,口不道非礼之言,足不践非礼之地;人非善不交,物非义不取,亲贤如就芝兰,避恶如畏蛇蝎。|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闻人毁己而忿者,恶丑声之加己,反报者滋甚,不如默而自修也。|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古之君子入则致孝于亲,出则致节于国。|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君子不以所能者病人,不以人之不能者愧人。|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君子居不欺乎暗屋,出不践乎邪径,外讷于言而内敏于行,然后身立而名著矣。|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弗爱弗利,亲子叛父。|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与正人言,则其道坚实而不渝。|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