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之命,勿逆勿怠。|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名句】父母之命,勿逆①勿怠②。
【注释】①逆:违反,抗拒。②怠:怠慢。
【释义】对于父母的命令,不要抗拒也不可怠慢。
【点评】作者把这些都作为子女是否孝顺的标准之一。
参考文献
司马光《家范》卷四《子上》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
-
教妇初来,教儿婴孩。|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吾没后不得作道佛二家斋醮,此吾生平所志,若等不可违命作之。|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陷人于危,必同其难。|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小时无大伤,习性防已后。|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子当以养为心,父当以学为教。|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处己接物而常怀慢心、伪心、妬心、疑心者,皆自取轻辱于人,盛德君子所不为也。|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孝敬仁义,百行之首,而立身之本也。|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施惠勿念,受恩莫忘。|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言思乃出,行思乃动,勿辄有毁誉,勿轻论得失。|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学业在我,富贵在时。在我者不可不勉,在时者静以俟之。|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白头老母遮门啼,挽断衫袖留不止。|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积财千万,不如薄伎在身。|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见人读数十卷书,便自高大,凌忽长者,轻慢同列,人疾之如雠敌,恶之如鸱枭。如此以学自损,不如无学也。|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凡读书必以五经为本,所谓非圣人之书勿读,读之百遍,其义自见,此外众书可以泛观耳。|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帅人以正,谁敢不正;敬人以礼,孰敢不礼。使人必须先劳后逸,先功后赏。|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弟之事兄于敬爱。|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教子弟毋侈,毋急利,毋入城市,毋传述时事。务耕田读书,惟许学医,亦毋取酬。|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目不观非礼之色,耳不听非礼之声,口不道非礼之言,足不践非礼之地;人非善不交,物非义不取,亲贤如就芝兰,避恶如畏蛇蝎。|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夫志当存高远,慕先贤,绝情欲,弃凝滞。|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仕宦之法,清廉为最,听讼务在详审,用法必求宽恕,追呼决讯不可不慎。|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父有争子,则身不陷于不义。|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无以相凌侮,勤学行,守基业,修闺庭,尚闲素,如此足无忧患。|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为子之道,莫大于宝身、全行、以显父母。|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孝衰于妻子。|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夫士君子生于世,己无能而望他人用之,己无善而望他人爱之,亦犹农夫卤莽种之,而怨大泽之不润,虽欲弗馁其可得乎!|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推心置腹,开诚布公。|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贫人勿说大话,妇人勿说汉话。|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好议论人长短,妄是非正法,此吾所大恶也,宁死不愿闻。|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古人勤学,有握锥投斧,照雪聚萤,锄则带经,牧则编简,亦为勤笃。|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以廉洁可以自成。|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文不可不学,勿作文士;诗不可不学,勿作诗人。|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勿弄刀笔,讥玩朋僚,若犯要司,败不旋踵;若轻同类,怨岂在明。|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无以小财为争,无以小事为雠。|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士大夫子弟,数岁已上,莫不被教,多者或至礼、传,少者不失诗、论。|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无道人之短,无说己之长;施人慎勿念,受恩慎勿忘。|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若志之所之,则口与心誓守死无二,耻躬不逮,期于必济。|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勿鄙人短,勿恃己长。|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凡与人同坐,夏则己择凉处,冬则己择暖处,及与人共食,多取先取,皆无德之一端也。|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夫酒者所以祀鬼神、养病老冠昏之礼,非酒不成;宾主之欢,非酒不接。无容沈湎过度。|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君子不以所能者病人,不以人之不能者愧人。|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毋曲事要势以蕲进身,若吾奋节至秉旄钺,岂因人力哉。|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君子不失足于人,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教子尊学以隆国化,僮奴衣布,马不秣谷,食饮之用,不过凡庶。|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父母威严而有慈,则子女畏慎而生孝矣。|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父母之命,勿逆勿怠。|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嗜欲者溃腹之患也,货利者丧身之仇也,嫉妬者离躯之害也,谗慝者断胫之兵也。|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君子之行,不为骄侈,不为靡泰。|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夫酒所以行礼、养性命、为欢乐也,过则为患,不可不慎。|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凡孝于亲,则悌于长,友于少,慈于幼,出于事君则为忠,于朋友则为信,于事为无不敬,无不敬庶乎成人矣。|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非学无以广才,非静无以成学。|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遗子黄金满籝,不如一经。|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