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恕論》原文与赏析
眭謙
《忠恕論》古诗句出处:眭謙,一九六八年生,字卬菭,號伯昏子,江蘇鎮江人。有由枿齋吟稿。
近有忠恕之辯,復蒙先生同儕辱問,遂率爾操觚,竊前賢高義,成忠恕論一篇以呈,知我罪我,在予一身。其文曰:
忠恕之道大矣哉,往聖前賢所論極矣,而小子何敢舐毫弄墨於斯間,維念儒門殄瘁,殊不得已也。
忠恕也者,孔教致仁之徑也。何為忠乎?忠者,心之中也。中者,正也。故大學自正心始。何為恕乎?恕者,如也。如者,相比度也。故論語云「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也。
觀夫人心者,幽明之府也。處擾攘之世,善不得不入,邪不得不侵,惟黜幽陟明而可以正心也。若心之不正,則忠之難全,故曾子有日省之科,而左氏云「進思盡忠,退思補過」。蓋人心不免存訛居罅,惟常補苴始可實之,由是忠亦實也。實而能全,全而能盡,故朱子釋云:「盡己之心為忠。」而孟子曰:「盡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則知天矣。」若是,則忠者,盡心全性知天之謂也。
夫誠於中者必形於外。詩云:「惟其有之,是以似之」。中心無之,身外何似之有哉?因謂忠也者,恕之誠中也。恕也者,忠之形外也。無忠,恕淪鄉愿而流俗濫;無恕,忠流矯直而狷忿生。鄉愿則小人偷倖而君子沮,矯直則君子失與而小人怨。斯二者皆違仁遠甚,而中庸之為道盡滅於此矣。故子曰:「庸言之行,庸言之謹,有所不足,不敢不勉。」
復檢說文云:「忠,敬也。」知忠本乎敬,君子敬事而愛人,可謂忠矣。故子文三仕三已而無慍色,孔子許以忠焉。又云:「恕,仁也。」知恕本乎仁,君子求己而推人,可謂恕矣。故孔子告子貢「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或曰:「己立己達,忠也;立人達人,恕也。」是語有偏致,若言:「己立己達,不待人而盡,忠也;立人達人,不待己而行,恕也」,則善矣夫。
大戴記云:「知忠必知中,知中必知恕,知恕必知外,知外必知德。」斯德者,乃謂仁也。忠與恕,二而一,內思外度,咸歸於仁,故孔子曰:「吾道一以貫之。」
《忠恕論》古诗句出处:集評
《忠恕論》古诗句出处:【陳永正】 理語而有性有情。【張解民】 諤諤抗辯,喻世心切。【徐晉如】 可置鵝湖會上。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