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物·寺庙祠堂》状物作文写作技巧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建筑物·寺庙祠堂名言大全

佳句宝典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从天府之国首府成都市西郊的青羊宫出发,沿浣花溪西行,便可来到一处著名的旅游胜地——唐代 “诗圣” 杜甫为避 “安史之乱”,于公元759年冬来成都后苦心经营的草堂。

人们提到杜甫,尽可以忽略他的生地和死地,却总忘不了成都草堂。

草堂最大的特色,就是幽静。

园中,青石小道纵横贯通,道旁绿树相依,几棵树和几朵花就能各自形成小巧的园圃,点缀着一座座古色古香的楼宇亭榭。

碑亭四周翠竹林立,随风摇曳,苍劲秀拔,实在叫人喜欢。

穿过花径,往前直走,便可到有名的 “诗史堂”。

三苏祠的堂廊、亭殿之间,隔不多远就有一道装饰精美的间墙。

法云寺在云岚深浓的山顶上,气魄恢弘的庙宇盖得古色古香,庄严肃穆。

张飞庙是长江上游的一颗明珠,它位于云阳县城南岸,号称巴蜀第一胜景。

登上石阶,只见屈子祠就坐落在一片郁郁葱葱的树林之中,周围的树木花草为这座雄伟壮丽的祠庙增添了无限的风采。

远眺五祖寺,它高踞于险峻突起的孤峰之上,与庐山隔江对峙,近看五祖寺犹如一只展翅的凤凰。

俯瞰南龛寺全景,庙廊绿树环抱,花草簇拥,还有那栩栩如生的摩崖雕像,使我感到如坐云端,遨游于仙境。

整座建筑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在这深山幽谷中大放异彩。



片断精选

走进孔庙,穿过圣时门、大中门,便来到同文门与十三亭之间的奎文阁。阁楼门面七间,飞檐三层,绿瓦朱甍 (méng);阁底砖砌平台,重立支柱,工艺奇巧,双檐堂皇; 阁内原藏历代帝王赐书墨迹; 阁廊下东西两侧树立着明代记事石碑两块。整个楼阁壮观无比,是我国著名的木结构阁楼。穿过蓊郁葱茏的古柏,我无心观赏大成门的石雕须弥座台基,急切地来到相传为孔子讲学的地方——杏坛。史载孔子“弟子三千,贤人七十”,在我的眼前仿佛出现了孔老先生讲学的情景: 他端坐杏坛,周围有许多学生;他脸色和善,正滔滔不绝; 学生们听得是那样入神。哦!好一位博学多才的老先生,不愧为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一阵欢乐声把我的视线引向前方,人们正在欣赏技艺精湛的雕刻珍品——二龙戏珠。于是,我走下杏坛,来到庙内宫殿式主体大成殿。大成殿在唐代称文宣王殿,宋徽宗赵佶专崇孔子“集古圣先贤之大成”,因此更名为大成殿。宫殿巍峨宏丽,气象庄严,檐下有巨型石柱28根,均垫以覆盆盖莲花宝座。两边廊檐及后檐下有八棱石柱18根,浅雕团龙祥云,前檐10根,深雕双龙戏珠,下托山海波涛,上缀朵朵浮云。整个画图形象逼真,气势磅礴,是我国古代文化遗产的瑰宝。



祖庙的门楼顶部,是中国古代建筑传统的对称琉璃飞檐,“祖庙” 二字古朴而浑厚,与门楼色彩的华丽相映成趣。进门楼后是开阔的种满花草树木的庭园,游人第一眼望见的是正中一块长约15米、高约7米的 “陶塑双龙壁”。只见青绿的琉璃瓦下,朱褐砖怀抱的两条巨龙正在戏舞正中的一颗宝珠。右边青龙浮于碧波之上,巨头回转,眼盯宝珠,巨尾卷起,激起一片雾,大有誓与青龙决一雌雄之势。双龙形态配合得当,相得益彰。



绕过双龙壁,左拐向前,进入 “端肃门”,这是祖庙正庙的左偏门。正庙的布局相当和谐:庙堂前面的戏台、牌楼、水池、钟鼓楼,与庙堂的前殿、正殿、后楼七个建筑物排列在一个中轴线上,高低、仰俯、深浅,极有章法。设想你登高沿着这中轴线拍张彩照,那层层叠叠、错落有致的楼阁殿堂定会使你流连忘返。



从艺术角度来说,那铜像大概是祖庙精华之所在,但最令我叹为观止的,还在那屋脊上。如果转身走出庙堂,回到锦香池边,抬眼看: 整个正庙的屋脊顶部均由陶塑的人物、图案构成;墙壁则嵌有精细的砖雕和粗犷而又玲珑浮凸的陶灰雕塑 (即灰塑) 人物。这成百上千面貌不同、动态造型各异的人物,从大处看,其设计构思独具一格,气势磅礴; 从小处看,每个人物都可称做精巧的工艺品。只说小小的一段“赤壁之战” 吧; 远看不甚分明,只见一个个小巧怪异的人像错落有致; 走近细看,尽管个个人物仅30厘米高,那草船借箭、周瑜打黄盖、火烧赤壁的场面却清晰可辨:周瑜的少年豪放,诸葛孔明的神机妙算,曹孟德的狼狈相都被刻画得淋漓尽致。加上灰塑配色恰到好处,真使人产生如临其境之感。游祖庙如不对此欣赏一番,岂不遗憾!



岳庙巍峨庄严,气势雄伟。大门正上方是“岳王庙” 三个镏金大字。门旁有一幅“百鹤图”,上面画着371只鹤,一只只都栩栩如生,令人赞叹。走进第二道门,便是岳王庙的正殿了,岳王那威武的塑像给我留下了深深的印象。这塑像不算底座高4.54米,周围有12根铁栏杆围护着。只见岳飞头戴红色帅盔,身穿紫色蟒袍,一只手紧握拳头,一只手按一把宝剑。他身材魁梧,神态庄严,显现出久经沙场、所向无敌的将帅风度。



在正殿的右侧,有一间宽敞的文物陈列室,里面陈列着许多珍贵的文物:有苏氏父子手迹的复制品 (其中苏轼的书法作品最多),也有后世名人的题词、书画。走进陈列室,就仿佛走进了古代文化的宝库,真使人流连忘返。正殿后面是启贤堂,这儿还有“三苏” 的游迹示意图。参观者走到这儿,无不啧啧称赞这文豪一家为民族文化作出的巨大贡献。



启贤堂后面是木假山堂,有三座木假山,中间高两边低。中间那座象征着苏洵,其他两座分别象征着苏轼、苏辙。难怪宋代著名诗人写诗赞道: “惟存坚骨蛟龙锼,形如三山中雄酋。左右两峰相挟翊,奠奉君长无慢尤。” 假如游人要拍照的话,就在这儿拍是最好不过的了。



三苏祠堂廊之间,亭殿之间,隔不多远就有一道间墙。本来公园面积不算很大,但是有了这些间墙,里面层次增多,使公园显得大起来。如果一个初来的人在里面游一遭,还真有些找不着路呢。

三苏祠的四周,被一人多高的围墙环绕着。围墙的表面用石灰刷成白色,显得素雅大方,但又略显单调。于是管理人员在围墙旁栽上几笼翠竹、几棵树或几株花,这就把公园的每个角落点缀得像画一样。



我们从东门进去,沿着东边的走廊向北走,走廊的墙壁上画的是释迦牟尼的生活图。画面色彩鲜明,线条清晰,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是藏汉艺术结合的典型。



走完东边的走廊到了隆国殿,这个殿是瞿昙寺的 “主人”,是全寺最高大最壮观的建筑物。它重檐叠顶,红墙黄瓦,琉璃砖砌栏墙,金碧辉煌。殿高16米,宽7间,深5进,面积近千平方米,屹立在高2.3米的台基上。殿前面伸出束腰式月台一方,左右各设踏阶9级。进入殿内,宽敞明亮,香火旺盛,正中间危坐着释迦牟尼的塑像,全身金光闪闪,面容和善慈祥,注视着出出进进的游人和香客,好像要给人们许多幸福。塑像两旁挂着巨幅楹联,笔力遒劲,令人叹为观止。东西两厢站着十八罗汉,形态各异,面目狰狞,我们都不敢靠近,仿佛一过去,他们就会扑过来。殿顶高挂长命灯,寺僧说,谁如果点着它就能活300岁。再靠前就是珍珠福,是人们朝拜、还愿的地方,穿着不同民族服装的虔诚的信徒们在这里纳上香钱,长跪祈祷。从隆国殿出来我们又沿西边走廊向南,这边走廊的墙上画的也是释迦牟尼的一生经历。画面清晰鲜明,并有用藏文写的说明,好像与东边走廊的壁画的内容紧密衔接,艺术风格也大同小异。

隆国殿的前面便是宝光殿,瞿昙寺殿,金刚殿等等。最后我们由南面的正门出来。出来时,山门两旁的小门也打开了,苍松翠柏中矗立着两座亭子——御碑亭。亭为厚墙保护,四面各辟观门,上覆重檐十字脊,是清代建造的藏式建筑。亭内竖立明代洪熙、宣德御碑各一座,碑呈正方形,高4米,碑文是洪熙、宣德亲笔题写的。听导游介绍,瞿昙寺是依照故宫建造的,只不过规模较小而已。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