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信鉴赏·家书·诫子孙》注释与鉴赏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书信鉴赏·家书·诫子孙》注释与鉴赏

宋·邵雍

上品之人,不教而善;中品之人,教而后善;下品之人,教亦不善。不教而善,非圣而何?教而后善,非贤而何?教亦不善,非愚而何?是知善也者,吉之谓也;不善也者,凶之谓也。吉也者,目不观非礼之色,耳不听非礼之声,口不道非礼之言,足不践非礼之地。人非善不交,物非义不取。亲贤如就芝兰,避恶如就蛇蝎。或曰不谓吉人,则吾不信也。凶也者,语言诡谲,动止阴险,好利饰非,贪淫乐祸。疾良善如仇隙,犯刑宪如饮食。或曰不谓之凶人,则吾不信也。传有之曰:“吉人为善,惟日不足;凶人为不善,亦惟日不足。”汝等欲为吉人乎?欲为凶人乎?

[注释]① 芝兰: 香草名,此处比喻为有道德修养的君子。② 诡谲(ɡuǐ jué): 离奇古怪。

[作者]邵雍(1011—1077),字尧夫,自号安乐先生、伊川翁等。范阳(今河北涿州)人,宋代理学家。反对熙宁新政,与司马光、富弼、吕公著等过从甚密。卒谥康节。据《易传》,参以道教思想,建立神秘的先天象数学。著有《皇极经世》、《伊川击壤集》等。

[鉴赏]作为理学家的邵雍,即使在告诫子孙的家书中,也摆出一副一本正经的面孔。在邵雍看来,人是分上、中、下三品的: 不教而善的上品是圣人,教而后善的中品是贤人,教亦不善的下品是愚人。这样的说法,似乎有太绝对化之嫌,且“目不观非礼之色,耳不听非礼之声,口不道非礼之言,足不践非礼之地”更充满了道学家的说教味。然而,他对“教亦不善”的凶者的刻画也是相当准确的: 这种人“语言诡谲,动止阴险,好利饰非,贪淫乐祸。疾良善如仇隙,犯刑宪如饮食”,可谓入木三分。邵雍语重心长地劝诫子孙“人非善不交,物非义不取,亲贤如就芝兰,避恶如就蛇蝎”,他的这一主张虽有理学色彩,但劝人向善避恶之意,仍是有其可取之处的。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