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之道·教改·《素质教育在美国》
《素质教育在美国》,作者是留美教育管理学博士黄全愈。
黄全愈在中国的学校读过书,教过书;也在美国的大学里读过书,教过书,专业研究的是教育理论;他自己的孩子从3岁起就在美国的教育制度和文化背景里成长,这样的经历使他对中美的教育思想、教育制度以及文化的差异有着更切身的体会。
《素质教育在美国》最初只计划印1万册,最后印了20万册;身在美国的黄全愈“被迫”回国到各地讲学4个多月;很多学校组织老师们学习讨论。
这说明,我们的教师、家长都在发自内心地呼唤素质教育,都希望看到新的经验,新的做法。
这本书所谈的很多关于美国教育的事例让人感到不可思议,譬如:
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就开始自己做研究了,有模有样地泡图书馆、查资料、写论文。
美国学校的绘画班老师不设样板、不立模式,让孩子想怎么画就怎么画,不讲布局,不管结构,画完老师就说“好”。
作者有个儿子在一次数学期中考试中,做完了有关对数方程的题后,在试卷上画了一只善于咬原木的河狸,手中拿着一块木头,说:“Logs are fun!”(“木头”真有趣味!在英语中,log可以是数学中的对数,也可以是原木、木材的意思。)考完试,老师给数学考卷打了100分,又给试卷上的画“原木和河狸”加了0.2分,一共是100.2分,表示对学生的数学知识、形象思维和自信心的充分肯定。
书中很多观点也让人感到耳目一新,比如:
“创造性只能培养,不能教!”
“我们的社会和文化,正是在该把孩子当孩子的时候,没有把孩子看成是孩子;而在不该把孩子看成孩子时,又把孩子当成孩子。”
“长期以来,中国教育界,甚至整个社会都认为:孩子的主要任务是学习。糟糕的是,人们以为孩子是个空桶,给什么,装什么。孩子是张白纸,画什么,显什么。我们往往忘了,孩子还是一个有个性、有思考、有追求的主体。他们的个性、思考能力,以及对未知世界的追求的欲望和能力,就如你我一样,是与生俱来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孩子不仅仅是孩子,他们还是一个完整的自然人和社会人。”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