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的解释|武的意思|“武”字的基本解释
“武”字的甲骨文上面是兵戈的“戈”,下面是“止”,也就是脚。金文和小篆的“武”字构形与甲骨文相近。中国汉代文字学家许慎认为,“武”是典型的会意字,他给会意字下定义时就举了“武”字为例。
了解一个字的本义,要与其字形相结合。“武”字从“戈”从“止”,与字形关系较密切的有两个意义。一是征伐示威。前去讨伐就要行军,“止”就表示“行”的意思;征伐者一定会有武器,“戈”就表示武器。二是“舞蹈”,也就是古代的“武舞”,表演这种“武舞”时,手中要拿着武器、牦牛尾等标志战争、表示勇武的道具。这两个意义哪个在前哪个在后,又有不同的说法。
有人认为“征伐”义在前,是本义,“舞蹈”义在后,“武舞”是对战争的模仿。也有人认为“舞蹈”义早于“征伐”义,因为古代最早使用武器是为了狩猎。集体捕兽的人们手持兵戈武器围着已被发现的野兽跺脚呼喊,以便把野兽赶进陷阱或罗网中捕杀。在这个基础上产生了原始的劳动舞蹈。历史上的劳动舞蹈是先于战争征伐的,因此手持兵戈跺脚的“武”字应该首先是舞蹈的形象,以后才引申出军事上的“征伐”。根据典籍的记载,再参照今天一些原始部落的舞蹈,我们可以依稀想像武舞的场面和动作:成群的人手持武器,有节奏地跺脚,同时齐声呼喊,气氛热烈。
历史上华夏民族很早就脱离了渔猎生活,进入农耕社会,反映在舞蹈、巫术上也多是与农耕关系密切的求雨、驱魃(bá)仪式。作为以捕猎生活为基础产生的巫术,“武舞”渐渐失去它原本的性质,更多地成为纪念和再现战争场面的舞蹈,比如周武王灭商之后,就有再现牧野之战的舞蹈。而且,在围猎与战争之间本来就存在相似性,区别只在于杀戮的对象不同,古时常以围猎作为演兵的一种方式。
今天,“武”的主要义项是“军事”、“勇力”。“武”在很多意义上与“文”构成意义相反的一对词语,如文臣与武将、威武与文弱,煎制中药时有文火与武火之分等等。在长期的意义演变中,“武”越来越倾向于单纯地指力量,而先秦时期“武”的观念并不是这样简单。
《说文解字》把“武”解释为“止戈为武”。从文字学的角度来说,这种解释不符合“武”的本义,从文化的角度却恰好可以反映古人对“武”的观念。
古代作为一种抽象的道德观念的“武”,内涵是极为丰富的,其中有武力的一面,但武力是用来制止武力的,也就是说,强制性的力量是为了保护和谐、安定、富足的局面而存在的。这种观念附会到“武”的字形上,就产生了“止戈为武”,也就是“停止使用兵器为武”这样的解释。就军事领域来说,“武德”也并不就是单指打仗取胜。能够用正确的态度对待战争和善于制止战争都叫“武”。《左传》记载诸侯混战的历史,其中多处提到“武”。如《左传·僖公三十年》说:“以乱易整,不武。”意思是以混乱的相互攻击代替整齐的互相联合,不合武德。《左传·僖公三十三年》说:“武不违敌。”是说按照武德,不应回避敌人。还有出自《左传·襄公十年》的成语“胜之不武”等。从以上的例子可以看出,古代“武德”的内涵是很丰富的,既包括军事策略的得当、面对敌人的勇气,运用外交联合避免战争,还包含有道德的要求,比如以强凌弱、以众欺寡、乘人之危都属于“胜之不武”的行为。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