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的解释|干的意思|“干”字的基本解释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干的解释|干的意思|“干”字的基本解释

《说文解字》中解释道:“干,犯也。”是说,干就是侵犯的意思。这个含义与现代汉语干的意思似乎毫无联系。其实,在古代,它不仅有联系,还是它的本义。因为,原始的古文字有不少是象形的。干字的甲骨文、金文、小篆三种古文形体,都像一个木杆头上分杈的长柄工具。可见,干的本义就是指古人狩猎或者作战用的长柄武器。

干这种叉形武器,用于进攻,相当于矛;用于抵挡敌人,类似于盾。后来,干专指防御性武器,也就是专指盾。《书经·牧誓》中有:“称尔戈,比尔干,立尔矛,予其誓。”这句话的意思是,拿起你的干或者戈,竖起你的矛,发出你的誓言。

三国时期,魏国王粲的《从军行》里有:“身服干戈事,岂得念所私?”这里的干戈,代指军队或者兵士。这句话的意思是,既然从军做了兵士,哪能只思念个人私事呢?

因为干戈是古代战争的常用兵器,所以它也是古代兵器的统称,后来多用于代指战争。如化干戈为玉帛,就是变战争为和平。玉帛是和亲的礼物,代指和平。

干的本义是指名词武器,也可以引申做动词,当触犯、冒犯讲。如干涉、干预等。干的这种意义再引申,它也就有了干扰、扰乱的意思。

干,最初是进攻的武器,引申起来,它还当求取讲。干进,就是谋求官职地位。《公羊传·定公四年》里说道:“伍子胥父诛乎楚,挟弓而去楚,以干阖庐(闾)。”句子中的干,就是当求取讲。这里是说,春秋时期,伍子胥的父亲被楚王所杀,伍子胥就带着弓箭离开楚国,用为父亲报仇的名义请求吴王阖闾收留他。

《诗经·伐檀》里唱道:“坎坎伐檀兮,弃之河之干兮。”《西京杂记·卷四》里有:“白鸟朱冠,鼓翼干。”唐代杜甫的《有客》中有:“岂有文章惊海内,漫劳车马驻江干。”这几处的干字,都是当岸边、水边讲。

干还指没有水分或水分很少,与湿相对。如干燥、干柴、豆腐干、葡萄干等。

干支,是天干和地支的统称。用天干的十个字和地支的十二个字循环相配成六十组,通称六十甲子。古代用它来表示年、月、日、时的次序,现今的夏历年和日仍用干支。

文化是不断发展的,干的含义也是不断扩展的。如关系牵连叫干连,以钱代物来馈赠叫干折,求合于当时叫干时,囤积谋利叫干没,与讼案有关的证人叫干证,公司无偿馈送的股份叫干股,勉强装笑叫干笑等。

干将莫邪的故事,是一个古代传说。相传,干将和莫邪二人是夫妻,楚王命干将在三年内铸造成功雌雄两把宝剑,雄剑叫干将,雌剑叫莫邪。剑造好后,干将想,楚王一定会借口他造剑速度缓慢而发怒杀掉他。因此,他就把雄剑藏起来,留给自己的儿子,希望儿子为自己报仇。后来,他的儿子赤鼻终于向暴君报了仇。后世人就用干将、莫邪来泛称宝剑。

干也读作去声ɡàn。干,指动植物躯体的主要部分。如树干、躯干。引申也指河道的主流或者铁路的主线。骨干,指在某项工作或在某个地方起主要作用的人。干工作、干活中的干是指做事。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