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的解释|穴的意思|“穴”字的基本解释
“穴”的本义就是土室、岩洞。小篆的“穴”就像是洞穴的形状,“穴”的写法到现在都基本相同,只是略有变化。
人类的祖先在刚刚脱离动物界的时候,仍然生活在热带的密林中,他们是住在树上的。后来为扩大生存空间,我们祖先中的一部分逐渐向较冷的地方发展,他们利用自然条件,选择了天然岩洞作为居住的地方。远古人类为了生活用水和渔猎的方便,一般选择近水的山洞;为了防止水淹,洞口一般高出水面;而且一般选择洞内比较干燥、洞口背对着冬季风向的山洞。安全的洞穴可以保护人类免遭野兽的攻击;有利于保存火种,使人类能经常吃到烧烤过的容易消化的食物,减轻了颚骨和牙齿的负担,从而改变了人类的面容,促进了人类的进化。
世界上很多民族都有过住在洞穴里的历史。从中国发现的五六十万年以前到五万年以前的文化遗存来看,那时的人类祖先多数居住在山洞里。北京周口店龙骨山岩洞就是其中最著名的岩洞之一,在这个大岩洞里,发现了70万至20万年前古人类的头骨,还发现了打制的石器和使用天然火的痕迹。
居住在洞穴里,就叫穴居。中华民族文化的主要发祥地黄河流域有着丰富的黄土层,并且土质细密,不容易塌陷,为穴居提供了有利的条件。那儿的人们很早就模拟自然的洞穴在黄土断崖上掏挖横穴。随着人口的增长,为了解决更多人的居住问题,人们还学会了在坡地上向下挖掘,然后再横向掏挖。后来进一步发展到在平地上向下挖掘,再向四周扩充。《诗经·大雅·绵》是一首史诗,歌颂了古公亶父迁都开基的功业:“古公亶父,陶復陶穴,未有家室。”陶復陶穴,是指从旁边横挖和向下掏挖洞穴。
在黄土地带,横穴制作简便,不需要构筑,居住起来冬暖夏凉。虽然在5000年前,在黄河流域已经出现地面建筑,但这种穴居并没有完全被“宫室”取代,而是一直沿用下来。今天很多黄土地带的居民,仍然采用这种横穴,稍稍加以改进,叫做“窑洞”。
孔隙、窟窿和洞穴有相似之处,因此都可以叫“穴”。成语“空穴来风”的意思是,有了孔隙,才有风进来,比喻消息和传言不是完全没有原因的。从孔洞向外看,看到的范围不广,因而“穴见”就指见识不多,很浅薄。
“穴”本为名词,以后又引申为动词“穿洞”、“挖洞”,如“穴地”就是指在地上挖洞。
墓是从地面向下挖出的坑洞,和洞穴相似,所以“穴”也用来表示墓穴。《诗经·王风·大车》有一句诗是“谷则异室,死则同穴”,意思是活着的时候不能生活在一起,死了以后一定要埋葬在同一个墓穴里,歌颂了生死不渝的爱情。
洞穴是人类最早的住所之一,以后又引申指动物居住的窝,如蚁穴、鼠穴、虎穴等。“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是我们常用的一个成语,意思是不到老虎窝里,怎能抓到老虎崽子!比喻不冒危险,就不能得到想要的东西。
“穴”在医学上指人体可以进行针灸的部位,也叫“穴位”或“穴道”。这个“穴”用的也是空隙的意思,是经络、脏腑气血输注的地方。
“穴”作为偏旁,我们称做“穴字头”。“穴”的本义是洞穴,所以由“穴”字头组成的字都和洞穴、孔洞有关,如“窗”、“空”、“窟”、“窑”等等。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