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的解释|毛的意思|“毛”字的基本解释
“毛”是个象形字。汉代许慎的《说文解字》里说:“毛,眉发之属及兽毛也。”就是说,“毛”是指人的眉毛、头发以及野兽的毛。唐代诗人贺知章在《回乡偶书》这首诗中写道:“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cuī)。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这首诗中的“鬓毛”就是指头发,“衰”是凋落、衰减的意思。贺知章青年时代离开家乡求学为官,直到86岁时才因病辞官返回故里。这首诗选取了“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这样一个很平常的生活场景,在儿童的笑问声中透露出了作者长年在外、老来伤感的朴实感情。《左传·僖公十四年》中说道:“皮之不存,毛将安傅?”这里的“毛”指兽毛。意思是:皮不存在了,毛将附着在哪里呢?“毛病”这个词中的“毛”用的是“毛”字的本义,原指牲畜的毛颜色有缺点,后来引申为“疾病”。例如,“他有个胃疼的老毛病”这句话,其中的“毛病”就是“疾病”的意思。后来又引申一层,把人们的缺点、错误或者物体、器具的缺损和出现故障也叫做“毛病”。
“毛”又指植物,有时专指谷物。诸葛亮的《后出师表》中说道:“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并日而食。”意思是:所以在5月里渡过了泸水,深入不长庄稼的荒野之地,两天才吃上一顿饭。
物体上长的霉菌,因为它像细丝一般,所以也叫“毛”。人们平时说“馒头长毛了,不能吃了”,这里的“毛”就是指霉菌。毛由此又引申出“小和微不足道”的意思,如“毛细血管”,“毛毛雨”,“毛孩子”,“毛丫头”等等。
“毛”又指未经加工的、粗糙的什物,如“毛边”、“毛坯”;还指粗略、不纯净,如“毛利”、“毛重”等等;也指粗率、不细心,如“毛手毛脚”。
“毛”在口语中有时指“惊慌”、“恼火”。例如,在“她心中发毛”这句话中“毛”是惊慌的意思;在“把他惹毛了,他会打人的”这句话中“毛”是恼火的意思。
在中国,有一个成语叫做“毛遂自荐”。对于这个成语,稍有一点文化的人可以说都比较熟悉。这个成语说的是战国时期,赵国公子平原君门下一个叫毛遂的门客的故事。公元前257年,秦国军队围住了赵国的都城邯郸,情况十分紧急。平原君要到楚国求救。门客毛遂自告奋勇推荐自己与平原君一起去。到了楚国,平原君跟楚王谈判不得要领。毛遂此时按剑上前,陈述利害。终于说服了楚王,同意出兵解邯郸之围。后来人们就用“毛遂自荐”来指自告奋勇自我推荐的行为。这个成语中的毛字,是姓氏。
唐代的韩愈写有《毛颖传》一文。在这篇文章中韩愈把毛笔拟化成人,采用为人作传的手法虚构了“毛颖”这个人物。毛颖为皇帝勤苦效力,但得到的赏赐不足以酬答他的劳苦,后来又因为年老而被皇帝疏远冷淡。韩愈通过对毛笔的拟人化叙写,嘲讽了统治阶级的刻薄少恩,同时也抒发了对封建时代文人士子坎坷命运的感慨。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