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一败涂地》什么意思|出处来源|词义|词由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成语《一败涂地》什么意思|出处来源|词义|词由

一败涂地:yī bài tú dì

词源:《史记·高祖本纪》:“刘季曰:‘天下方扰,诸侯并起,今置将不善,壹败涂地。吾非敢自爱, 恐能薄,不能完父兄子弟。此大事, 愿更相推择可者。’”

词由: 秦朝末年, 四方纷纷起兵反秦,沛县县令也想起兵,于是派樊哙去芒砀山请刘邦回来同时起义。但当刘邦带着队伍回来时, 县令又怕刘邦人多势众, 不让进去。在这样的情势下, 刘邦便写了一封信用箭射进城去, 号召城内人民把县令杀了, 另选新县令, 共同响应起义。人民把原县令杀了之后, 就欢迎刘邦进城,并请他作县令。刘邦却说:“现在各地纷纷起义,形势很紧张,如果对于当官的选择不当, 就会失败到不可挽救的地步。”接着又说,他能力不行,恐怕不能完成父老兄弟之托,请另选别人。最后刘邦还是当了县令。

词义:一旦失败就肝脑涂地。一:一旦。形容彻底失败,不可收拾。唐·司马贞索隐:“言一朝破败,使肝脑涂地。”

书证: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七十可四回:“这可是古人说的,‘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必须先从家里自杀自灭起来,才能一败涂地呢。”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为什么文化‘围剿’也一败涂地了?这还不可以深长思之么?”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