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晋《柳梢青杨花》咏杨花诗赏析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杨花·柳梢青杨花》咏杨花诗鉴赏

周晋

似雾中花,似风前雪,似雨余云。本自无情,点萍成缘,却又多情。

西湖南陌东城,甚管定、年年送春。薄倖东风。薄情游子,薄命佳人。

在万紫千红、芬芳百媚的繁花丛中,提起杨花(柳絮),人们会自然地想到,她远没有牡丹、海棠那样雍容华贵,也没有秋菊、兰花那样清丽高雅,她只不过同那些不引人注目的豆花花、麦花花一样,平凡素净、质朴无华。然而,每当暮春三月,面对纷纷扬扬、赛似白雪的杨花,历代诗人、文学家,却还是不惜笔墨为之吟诗填词,生动描绘,纵情咏赞,藉以抒发情怀。南宋词人周晋的《柳梢青·杨花》,就是历代文人题咏杨花这个百花园中的一株奇葩。

周晋的词存留下来的较少,收进《全宋词》的仅有三首。但仅就这三首词来看,无论思想内容,还是艺术手法,都显示了较深的造诣。《柳梢青·杨花》这首词,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春末夏初之交杨花的风姿,词人运用丰富的想象,咏叹春光易逝,抒发了惜春、伤春,无限惆怅的心情。

词的开头两句,着力描绘了杨花的风姿。词人用排比句式、比喻手法,刻画了在空中纷纷扬扬飘舞着的杨花,说她好象若隐若现、濛濛的雾中之花;又好象漫天飘舞的雪花;又有如雨后初晴空中的缕缕白云。选择“花”、“雪”、“云”作喻体比喻杨花,而“花”、“雪”、“云”又都是有前提条件的,是“雾中”花,“风前”雪,“雨余”云,这种比喻讲究分寸,遣词多变,贴切自然,形象逼真。这不能不使我们想起古代另一位诗人来。东晋女诗人谢道韫,聪慧有文才,她的“未若柳絮因风起”的咏雪诗句,一直流传至今。她用柳絮形容飘舞着的白雪,雪飞似絮,再形象不过了。周晋则以雪喻絮,絮若白雪,接着复以花、以云喻絮,在描绘杨花形貌的同时,把杨花的风韵也活脱脱地展现在人们面前,仿佛把人们带到了那个风和日丽、云淡天高的暮春季节里去,让人体味到大自然的美感。在对杨花外貌描绘的基础上,词人又抓住杨花特有的本质属性,发表了对杨花的议论:“本自无情,点萍成缘,却又多情。”唐代诗人薛涛咏柳絮诗有这样两句:“他家本是无情物,一向南飞又北飞。”诗人着重刻画了杨花轻浮飘荡、放纵无羁的特性,说她本是无情之物。可她一旦落到水面,点汇成绿色的浮萍,与水面胶着在一起,不肯离开,却又如此多情。这里词人透过对漫天飘舞的杨花的观赏,对即将逝去的明媚的春天,表达了情切切、意绵绵,依依不舍的留恋心情,反映了词人对美好生活的怀恋和无限向往。

词的下片,集中表现了词人的惜春情绪。“西湖南陌东城,甚管定、年年送春。”点明了一成不变的年年送春的地点。无论在波光潋滟的西子湖上;还是绿柳成行、辉映着湖光山色的湖滨南陌,抑或是整个皇城杭州,都准定不差的年年如此送春,人们送春归去,怅然若失,对春之流逝,不禁油然而生无限痛惜怀恋之情。词的末尾,“薄倖东风,薄情游子,薄命佳人”,是一组排句,又是博喻。 清代张宗橚辑《词林纪事》称此句是出色的警句,真是当之无愧。你看,那飘舞的杨花,使人想起了东风,是薄倖的东风吹落了杨花,吹走了明媚的春天;她象征着羁泊异乡、浪迹天涯的薄情游子;又好比是那独守闺房、思恋离人、满怀无限离愁别恨的薄命少妇,随着杨花的飘落,宝贵的年华都付诸尘土与流水。“薄倖”、“薄情”、“薄命”这些同义词的运用,虽含义相近、相似,但表达上都各有分寸,独具特点,精巧而又细腻地表达了词人伤春、惜春的无限怅惘情绪。由此,读者不难联想起苏轼的《水龙吟 ·次韵章质夫杨花词》这一著名词篇:“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苏词构思精巧,刻画细腻,咏物拟人,浑成一片,以幽怨缠绵的情调抒发了作者“感时花溅泪”的情怀。周晋的《柳梢青·杨花》一词,虽不能与苏词并驾齐驱,但也可说收到了异曲同工的效果。全词开头和结尾分别运用博喻手法,环环紧扣,如行云流水,以一个个鲜明形象反复说明杨花的形貌特征,揭示了杨花的神韵、内在特质,这就进一步将咏物和写人,将写景和抒情紧密结合在一起,起到了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作用,表现了词人“无可奈何花落去”,“流水落花春去也”的激荡情怀。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