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往往可以原谅一个陌生人对自己的伤害,却对自己的老板和上司的一点点批评耿耿于怀,原因就在于二者之间有不同的价值取向。
待人如己,这是伟人成大事的关键所在,自古以来被认为是一条永恒的处世定律。什么是待人如己?待人如己就是像对待自己一样对待他人,多站在他人的立场上考虑问题,多为他人着想一点。譬如你现在是一名雇员,就应该站在老板的立场上,多考虑他的难处,给老板多一些同情和理解;如果你成为了老板,则应该多考虑雇员的利益,给他们多一些支持和鼓励。
这条定律推动着工作环境的改善,它不仅仅是一种职业道德规范,也是一种动力机制。当你试着运用这一定律,站在老板的角度,替老板着想时,你就会具有一种影响力,感染包括老板在内所有接近你的人。
我也曾经为他人工作,现在自己做老板,雇请他人为我工作,对这一定律的妙用体味深刻。以前当员工的时候总是认为老板太专横、太苛刻,现在则感觉到员工太懒散,太缺乏主动性。为什么会有如此迥然相异的感觉呢?因为角色发生了变化。
许多老板辛辛苦苦创业,他们忠诚于自己的事业,将自己的全部身心投入到公司的经营中,其目标无非是使企业能够盈利,稳定发展下去。这表面看起来是为自己积累财富,但是也为了按时、足额给员工发薪水,提供他们更多的发展机会。再看看那些员工,稍有不顺心就辞职,拿在公司掌握的技能来要挟老板,干多少工作都嫌多,拿多少酬金都嫌少,有人多出点报酬就跳槽……
公司经营是一个相当复杂的事情,业务拓展、技术、内部管理,种种问题无不让老板烦恼忧心。但是他们特殊的地位,也使他们无法获得人们的同情和支持。
老板和你我一样也是人,他们也许具备常人所不具备的天赋才能,但也并非完人,他们有优点,也有缺陷,其个性也会反复无常、善变、情绪化。因此,首先必须将老板看成是一个常人,需要用对待普通人的态度来对待老板。不仅如此,我们还应给予老板更多的同情与理解:没有了他们的努力和心血,不知又会有多少员工遭受失业和无家可归的痛苦。
有一天,也许你也会成为老板,手下也有一批员工,那将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情形呢?你不仅每天要不断接待各种各样的客户,而且还必须监督员工的工作表现。面对那些投机取巧、懒惰怠工、行为不检的员工,你必须绞尽脑汁,做猫捉老鼠的游戏。你会感觉到身心疲惫,甚至想放弃所有的努力。
当经济不景气时,你同样面临解聘员工的困境。你将一个个情绪沮丧的倒霉蛋叫进办公室,表情凝重地关上门,对那些工作时毫不珍惜,现在却全身发抖的员工说:“公司正在人事重整,我别无选择,只能请你离开。”当这些人精神崩溃,恳求再给他一次机会时,你又该如何应对?当他向你诉说久病缠身的父母、嗷嗷待哺的4个孩子以及像雪片一样飞来的每月房租、汽车按揭和消费账单;当他用闪着泪光的眼睛凝视着你、乞求你的时候,你会说些什么?将角色互换,你会恍然大悟,这个游戏一点都不好玩。
许多人将自己不能获得提升的原因,归咎于老板的不公平,认为老板任人唯亲、嫉贤妒能,不喜欢比自己聪明的雇员,甚至认为老板会阻碍有抱负的人获得成功。事实上,对于大多数老板而言,再也没有什么比缺乏合适的人才更让他苦恼的了,也没有什么比寻找合适的人选更让他焦心的了。
年轻人之所以产生这样的想法,也是以己度人,但是这个“己”是一个自私的、狭隘的,也就是所谓“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事实上,从每一个员工第一天上班开始,老板就会用心对他进行考察。他们会仔细衡量和分析他的能力、品格、习惯、人际关系、性情等,只有当他认为一个年轻人缺少必要的能力,有一些不良的习惯和言行举止(包括认为老板无知)时,才会认为这个年轻人没有前途。毕竟公司是自己苦心经营才发展起来的,在大多数情况下,他们不会因为自己的个人偏见而毁了整个事业。
做员工的应该多反思自己的缺陷,给予老板更多的同情和理解,或许能重新赢得老板的赏识和器重。
也许老板并不是一个领情的人,但你依然要设身处地为老板着想。因为同情和宽容是一种美德,在一个老板那里没有作用,并不意味着在所有老板那里都没有效果。退一步来说,如果你养成了这种思考问题的习惯,至少能够带来内心的宽慰。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