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便宜思维
凡事都从自己的利益出发,只考虑自己最大限度地得到好处,而对别人的利益不考虑或考虑得很少,我把这种思维方式称为占便宜思维。
有占便宜思维的人,有时还会用不正当的方法,甚至是违法手段,取得额外的利益。
有占便宜思维的人,他会从心底认为,所有的好事都应该是他的,即使让别人得到一点好处,也要让别人知道,这是他给的,而且别人还要对他感恩戴德。
许多人都有爱占便宜的习惯,并认为遵纪守法的吃亏,违法乱纪的得便宜。有的人不管别人有什么东西,只要让他看到,他就想方设法地从中占点小便宜。
不过,爱占便宜的人大多也知道,占便宜也会吃大亏。比如,某人在路边正走着,前面的人忽然“不小心”掉下来一个鼓鼓囊囊的钱包,马上就有另一个人走上前来要和他“平分”。
还有一些便宜,即使占了,也不会受到多大的惩罚,最多被人们非议一下。这多涉及道德层面。比如有人捡到100元钱,据为己有。
在网上流传着一个经典的教育子女不要占便宜的故事,这个故事名叫《荷包蛋》。
儿子上小学四年级,平时在家中是个十足的小皇帝,特别喜欢吃荷包蛋。
一日早晨,我做了两碗荷包蛋面条,一碗面条上有蛋,一碗面条上无蛋,端上桌,我问儿子:“你吃哪一碗?”
“有蛋的那碗!”儿子指着有蛋的那碗。
“让我吃有蛋的那碗吧!孔融4岁能让梨,你都10岁了,该让蛋了吧!”我说。
“孔融是孔融,我可不让!”儿子态度坚决。
“真不让?”儿子竟先吃为“敬”,一口就把蛋吃了一半。
“不后悔?”我问。
“不后悔!”儿子又一口,把蛋吃了下去。待儿子吃完,我开始吃。我的碗里藏了两个荷包蛋,我有意让他看清楚。
“记住,想要占便宜的人,往往占不到便宜!”我指着我碗里的两个荷包蛋,边吃边告诫孩子。儿子显出一脸的无奈。
第二次是个星期天的上午,我又做了两碗荷包蛋面条,一碗蛋在面条上,一碗面条上没有荷包蛋,端上桌,我问儿子:“吃哪碗?”
“孔融让梨!”儿子笑着端起了那碗无蛋的面条。
“不后悔?”
“不后悔!”儿子说得很坚决!
儿子吃到碗底也不见一个蛋。
我那碗面上有一个,下面又藏了一个,我又让儿子看个分明。
“记住,想占便宜的人,有时反而吃亏!”我指着蛋对儿子说。
儿子苦笑,他想不到又被我“教训”了一次。
第三次,我又做了两碗荷包蛋面,还是一碗蛋在上边,一碗上边无蛋。
我问儿子:“你今天吃哪碗面条?”
“孔融让梨,儿子让面……妈妈,您是大人,您先吃!”儿子手一挥,做出“孝子”状。
“那我就不客气了!我端着上边有一个荷包蛋的那碗面条,儿子也端起那碗没蛋的面条,吃着吃着,儿子发现自己碗里也有一个荷包蛋。
“不想占便宜的人,生活也不会让他吃亏!”我对儿子说,儿子点点头,认为我说得有道理。我不知他是否真的明白了,不过,我相信儿子一辈子都忘不了这三次吃荷包蛋给他的教训。
想占便宜的人往往占不了便宜,而不想占便宜的人上天也不会让他吃亏!其实想想也真是这样,记得我上学时有一次学校发书,我其实应该是第三个拿的,结果有人插队,插到我前面来了,到后来才知道,如果那个人不插队,轮到我拿的那本书有一点破损。这也许就应验了那句话:想占便宜的人往往占不了便宜!
记得还有一次商场积分换礼,当时排了很长的队,我后面那个人急着去接她的孩子,试探地问我能不能让她排前面,我心一软,就跟她换了换位置,原本想就是多排一会儿罢了,谁知道那个阿姨因为等不及把她的票往我手里一塞说:“小伙子,我不排了想换什么你换了吧。”这真是应了那句话:往往不想占便宜的人上天也不会让他吃亏!
荷包蛋的故事,不仅给了我启示,相信也给了你启示,那就是:想占便宜的人往往占不了便宜;不想占便宜的人上天也不会让他吃亏;人不要只为自己而活,要多想想别人,有时即使吃亏了,对于“吃亏”的那部分,命运也会在更高更远的地方给予补偿。如果做父母的和孩子们都能这样,那人与人的关系就能更融洽,社会也将更和谐!
当代著名教育改革家魏书生也是一个不想占便宜的人,结果生活也没让他吃亏。那是他任盘锦实验中学校长兼党支部书记的时候,学校的各种车辆不算少,而且他是一把手,坐哪辆车都行。
但他去20公里之外的盘锦新区开会,全都是骑自行车。他接到开会通知之后,从来都不告诉司机。甚至在严寒的三九、四九天,他去开会,照样骑20公里自行车。要知道,东北的冬天多冷啊,这可不是闹着玩的。
对此,有些人说:“看,那不是魏书生吗?这么冷的天,有车不敢坐,典型难当啊!”有的说:“他得注意形象啊,得考虑给国家省汽油啊!”有的纳闷:“今非昔比,有车的都坐车,他究竟为什么非骑自行车不可呢?”
魏书生解释道:“我魏书生的确是一直骑自行车来开会,不管是严冬还是酷暑。说实话,在这事上我一丝一毫也没有想什么党和人民的利益,更没想过给国家省汽油。可为什么大冷的天儿非骑自行车来开会呢?纯粹是出于自私自利的动机,想占点儿便宜。20公里路,是个锻炼身体的好机会,出点力,流点汗,进真气,排废气,即使有点小毛病,锻炼锻炼,不也就没有了吗?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我很忙,是时间的乞丐,很少有锻炼的机会。如果我在操场上骑20公里自行车,一圈又一圈地骑,学生看了,一定会说:‘校长咋了?是不是有毛病呀!’我骑自行车来开会,失去什么了吗?什么也没失去,我真是为了自己合适。这种思维方式使我占了大便宜,使我的适应能力比较强,就是到西藏拉萨市去讲课,连续讲3天也没有任何不适应的反应,就连孔繁森副市长也感到惊讶。”
魏书生这种奇怪的思维方式,尽管他认为是“占便宜”,但事实上他又没占便宜。想想看,有些人同样是校长,公的不必说,大部分私人的活动,开的都是学校的车,早就习惯了占这种便宜。世界上的事都是这样,有一弊必有一利,魏书生选择了平凡、吃苦,却锻炼了他的适应能力,使他的人生有声有色,有滋有味。
相反,有的人怕自己吃亏,不想给别人一点便宜,结果生活让他吃了大亏。
钱道在大学学的是美术专业,计算机也玩得顶呱呱,是个有名的高才生。毕业后,在一家大型企业上班,本来工作得挺好,但强烈的创业欲迫使他辞职,出来成立一个工作室,搞书刊、广告设计,这就需要租一间办公室。去了好些地方,最后选中离市中心稍远但交通方便的一间写字楼。楼主是外地一位进城的人,炒股票发家后买了这栋楼,一共9层,1层是大厅,2层和顶层他自己公司用,3至8层出租。钱道去的时候,见4至8层已租满,唯有3层空闲,就选了3层一间50平方米的房间,签订了3年的租赁合同。交了房租,他就搬进去开始办公。
整个3楼只有钱道一家公司办公,可没过4个月,这种宁静就被打破了,楼主在报纸上登出房屋租赁广告,3楼就变得门庭若市,但全都是来看房子的。钱道也没把这件事放在心上,因为别人租房跟他没什么关系。突然有一天,楼主来找他,态度格外诚恳地和他商量:“有一家公司想要租用整个一层楼,现在3层只有你们一家,6层正好有一个空房间,而且装修过,比3层好,因此我想——你可以先去看看房间吗?”
钱道有点意外,本来没打算搬家,但是看楼主诚恳的态度也不好推辞,就答应了。6层看上去比3层好,房间装修过,面积又大一些,有100平方米。钱道想,房间不错,就同意搬上来,这对双方都是件好事。可还没等钱道表态,楼主就先开了口:“这个房间比你楼下的那间大,我让人从柱子那里分开,这样那个房间和你楼下的面积一样。”
钱道一听,满脸不高兴,心想一样的面积,我干吗要搬?3层那间办公室本来已经租给我了,你无权再整层出租。于是,钱道微微一笑,说:“我打算不搬了。”说完,一扭头下了楼。
没过几天,楼主又来找钱道,态度更加诚恳地说:“我知道,我们无权让你搬走。但是,你知道现在房子一点都不好租,我们打了好几期广告,才找到这么一个租户,而且是要一整层。所以想麻烦你帮个忙,就算我求你了,你搬上去,房间我也不分开了,全都给你用,多出的面积今年内不收租金,明年再算。你看这样好吗?”
钱道还是摇了摇头:“真是对不起,我是按照我的预算租下这间房的,不会轻易改变的,假如要改变,那也得按照我的意愿,而不是别人强加给我的。”
过了5天,楼主第三次硬着头皮来找钱道,此时,他已经知道仅有态度是不行的,只得忍痛割爱地让步:“要是你现在愿意的话,6层的那个房间整个都给你用,3年内房租按原来的数目收缴,搬家的人力、费用由我们出。”
钱道一听,终于微笑着点点头:“我可以答应你,要知道,你已经为此付出了代价,我要是再拒绝,你的损失会更大,我也就做得太不讲人情了,因此说,每一种改变都要付出代价。从一开始,你要是明白这一点,事情就不会拖到现在。”
接下来的事就是双方签订了一份补充合同,第二天,钱道就搬到了6层办公。可接下来发生的事大大出乎意料:原来想租用3楼的那家公司,因为实在等不及了,就在钱道搬家的那天,选定了在别处的一层写字楼。
天下没有白吃的饭,你只想占便宜,不愿意付出代价、给别人点好处,那结果往往会付出更大的代价,甚至亏到“赔了夫人又折兵”的糟糕程度。
因此,千万不要有占便宜、怕吃亏而舍不得付出的思想。此外,你还应明白,“付”与“报”之间可能有时空差甚至对象差。比如说,你今天在这家公司努力工作,可能没有回报,但由于你努力工作而提升了能力,另一家公司老板开始重用你。
读后有智慧
正是在忘记自己的时候,才为自己做得最多。
相反,如果你始终想着“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而且仅仅是为了自己,那很多人都想“灭”掉你,到头来倒霉的还是你!
“为自己”本是人的天性之一,并没有错,但放得太大就成了“自私”。自私的人,凡事不肯吃亏,不轻易付出代价,总爱斤斤计较,甚至还振振有词地说“ :我不想吃别人的亏,我也不会让别人吃亏;我不让你吃亏,你也别让我吃亏。”不肯吃亏的习惯,可能会让这种人赚足每一份便宜;双方不吃亏的人,尽管不能算错,但我们是否想更多的人都乐意更加长久地支持自己或与自己合作?如果你让凡是与你合作的人都赚一份“便宜”,又会是什么结果?
其实,比“不肯吃亏”更高明的思维方式是“吃亏是福”。美国著名训练专家史蒂芬·柯维(Stephen Covey)在其著的《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中说得最好:追求成功的人应具备“双赢思考”的好习惯。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