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挪未必死,人挪未必活
人容易挪活,也容易挪死
“挪一挪”毕竟是好事
必要时,不妨学学候鸟
中国有句人所共知的古话:树挪死,人挪活。有人据此总结出两种不同的人生:第一种,候鸟式人生,随季节变化迁徙,“三十六计,走为上计”;第二种,蛇式人生,遇到困难时龟缩入洞冬眠,“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这两种观点谁对谁错,孰是孰非,确不便一概而论。前几年,西人有本据称发行了上千万册的《谁动了我的奶酪》的书,观其意,也在阐明上述某种人生哲理。依其中所述故事论,凡为人,不仅在事业失意时,就是在“春风得意”时,亦当以常“挪动”为好。
对为官者而言,不顺和失意是随时都在发生的事。取何者呢?
从自己计,取候鸟式为好。国人常说,“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为官者常变换环境的好处很多。其一,可避开许多解不开的死结,规避许多风险,减少许多生活上工作中积累下来的矛盾。其二,可暂时摆脱某些公开或潜在的“对手”“敌手”们的纠缠。加之官场中的许多“对手”“敌手”,多非具“你死我活”心态之人,一走往往也就真的能把许多恩恩怨怨了之。有时有些心胸“开阔”,自称“肚里能撑船”的人,甚至为使某人走,还要四面八方到处去大说一番好话。这种好事何乐而不为呢?其三,可总结经验教训。很多人“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而一旦走出去,以“第三者”的心态,用“第三只眼睛”看当时情景,经验是什么,问题在哪里,当吸取什么教训,往往如居高台之视平川,一下就“了然”了。其郁闷之症顿消,说不定真的从此就豁然开朗,茅塞顿开了。更为重要的,还是其四,即变换环境后,因有可能又有了新的“平台”,或许又受新的上司赏识,新的同僚支持,新的部属拥戴,将那“天时、地利、人和”尽收手中,岂有不重新“崛起”之理。
为他人想,取蛇式更佳。蛇遇到寒冷的冬天时,因其只会爬,不会飞,选择了进洞冬眠一招。此招好处,一避“风头”,二蓄能量。官场纠纷除涉及“国计民生”之类问题外,大都无“大是大非”,一般均为一时之气,为某些蝇头小利引起。说白了,都是些鸡毛蒜皮之事。只是由于多种原因,致使当局者迷,当事者迷,当时者迷。凡为官者,会“爬”者多,会“飞”者少,况官场中许多的“游戏规则”,又多为会“爬”者设置。所以,也不是谁想“飞”能“飞”就可轻易“飞”的。此时,若取到洞中“休眠”这一方式,则可能收到无须“劳民伤财”就“事半功倍”之效。对“入洞”者或逼其“入洞”者而言,也许都无须待上司点拨,同僚规劝,部属诱导,仅用“一个冬天”,就解决问题了。西方人有句哲言:判断正误的最好裁判,就是时间。时间可淡化、消减一切,时间常使世上许多东西都变得毫无意义。待到山花烂漫时,重新“出洞”,山还是那座山,梁还是那道梁。周围的环境与自己过去的生活方式别无二致,干起来得心应手。如动辄就一走了之,也许会因丢弃多年苦心经营的良好环境而舍弃好友,舍弃事业,甚而收“亲者痛、仇者快”之功效。他日后悔,又恐生“无颜见江东父老”之心,岂不哀哉?
以团体论,当视情况而定。对一个团体来讲,一般的原则是需要稳定。因此,站在团体领导者的角度,在自己的部属遇到问题,要求调离时,应多挽留为好。对部下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甚至演一出“萧何月下追韩信”亦不为不可。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观察了解认识一个人,往往非一朝一夕之事。许多被轮流换岗的上司们最感头痛的事,就是发现不便于识人。但为了事业,为了发展,为了政绩,总得有人要用。偏偏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才们又大多怀诸葛亮那种等着人来“顾”的心态,不愿如毛遂那样不知道自谦。于是,一批吹牛拍马、趋炎附势之辈便当然地被启用,而真正的“贤”者则还未来得及被发现,其上司又早已“人走楼空”,只好嗟叹几声“怀才不遇”“生不逢时”了之。但有时不将属下挪一挪,久了又成为一潭死水。叫其干一番业绩,年长的自视老资格;年轻的觉得还轮不到自己,“出风头”之事以少做为佳。想处理几个“占着茅坑不拉屎”的,偏又遇“手背手心都是肉”,真下不了狠手。这时,则以将某位部属“挪动”为宜。
于此观之,民众俗语中之“树挪死,人挪活”,虽不无道理。但在官场中,情况则可能复杂得多。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