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实自己的心灵花园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充实自己的心灵花园

时下,有些人终日无所事事,干什么都提不起精神。他们在与人闲聊时常这样说:“算了,就这样,没啥干头了”,“干什么都不顺心,就这么混吧,还能做什么呢”,“唉,人老了,不中用了,脑子空空一片”等话语。

还有一些青年人,尤其是学生,他们吃穿不愁,却时常觉得生活烦闷单调。他们往往会在周末或独自一人时产生一种无名的彷徨和孤独感,不知道自己想要干什么,虽然想通过参加聚会、看电影、玩游戏等活动来试图摆脱,然而,心里仍怅然若失,寂寞空虚。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其实,空虚是一种内心体验,但这种感觉只能意会,不能言传,只有空虚者自己才能真切地体验到,而他人无法理解。因此,这使得感觉空虚的人不太容易实现与他人的交流和沟通,如果自己不努力改变的话,只会越来越紧地被空虚所包围。

26岁的丽莎已经是3个孩子的母亲,随着孩子一个接一个地呱呱坠地,丽莎那纤细的手指也开始变得粗糙。

儿时的丽莎有一个美丽的人生规划——做一名钢琴教师。当手指在黑白琴键间轻快飞舞时,丽莎就会忘记自己是谁,身处何方,周身充满着轻松和欢愉。丽莎这种快乐的体验终结在21岁那年。那时她与一个黑人小伙子疯狂恋爱,并且迅速结为夫妻。随着大女儿的降临,年纪轻轻的丽莎彻底告别了心爱的钢琴,过着洗尿布、带孩子的主妇生活。

孩子并没有为丽莎带来做母亲的欢快,反而使她一度陷入空虚与迷茫,甚至开始讨厌生活,讨厌丈夫。她曾几次有过轻生的念头,丈夫意识到这种危险的状况,急忙将丽莎带到医院诊治。心理医生对丽莎说:“了解你的生活之后,我知道你的心中依然存有钢琴情结。既然如此,你为何不让自己的人生更加有意义?”

听了医生的话,丽莎将老大、老二送进了幼儿园,并为最小的孩子找了一位保姆。她每天勤奋地练钢琴,终于有一天,一位妇人聘请她做私人钢琴教师。从此以后,丽莎仿佛变了一个人,白天她为学生教授钢琴,晚上回家陪伴三个孩子尽情玩耍。

丈夫对丽莎的改变既惊喜又欣慰,丽莎深情地对丈夫和孩子说:“感谢上天,我又找回了生活的意义。”

人们都曾思考过这样的问题:怎样度过有限的生命,是碌碌无为、平平庸庸,还是轰轰烈烈、绽放异彩?如果将生命看成一种体验,那么这个过程只有饱含奋斗和磨砺,才能称为真正的生活、有意义的生活。

哲学家苏格拉底和拉克苏都曾听说很远的地方有一座大山,那里风景如画、美不胜收,人们到了那里都会产生一种飘飘欲仙的感觉。于是两人决定分头寻找那座大山。

很多年以后,两位哲学家相遇了,他们一致认为,那座传说中的大山实在太遥远了,就是走上一辈子也未必能到达那个令人神往的地方。于是拉克苏十分颓丧地说道:“我竭尽全力地奔跑过来,结果却什么都没能看到,真是太叫人伤心了!”而苏格拉底却有些不解了,他掸了掸长袍上的灰尘说:“这一路有许多美妙的风景,难道你都没有注意到?”

拉克苏一脸尴尬,无奈道:“我只顾朝着遥远的目标奔跑,哪有心思欣赏沿途的风景啊?”

“哦,是这样啊!那就太遗憾了。”苏格拉底由衷地说道,“当我们追求一个遥远的目标时,切莫忘记,旅途处处有美景!”

的确,懂得欣赏过程中的美,也是一种洒脱的人生境界,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状态,不是为了寻求什么目标或者意义,而只是为了让过程中的每一处风景、每一份感动充实自己的内心。

匆忙的生活也会让我们错失人生的内容,让自己变得空虚,变得肤浅。了解了空虚的成因,会使许多正在经历孤独和空虚的人减轻心理负担和压力,不再认为这是心理问题,实际上这只是成长过程的必经之路。空虚也并非坏事,你可以利用这个机会充实自己,弥补自己所欠缺的,或是读书增长学识,或是广泛交友,寻觅知己,或是努力工作,实现抱负,或是培养兴趣,让自己快乐。

哈佛人生箴言

哈佛大学心理咨询师马尔克莱说:“只有让自己的生活过得充实,才能成就永不后悔的人生。”空虚让我们感觉不到活着的美好,反而让我们对一切感到腻烦,任何优美动人的事物也会在真实的生活面前显得苍白无力、单调乏味。因此,你一定要与空虚作顽强的斗争,从充实自己的心灵花园开始。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