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军的《八月的乡村》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萧军(1907—1988)现代作家。学名刘鸿霖,笔名田军、三郎等,辽宁义县人。有军旅生活经历,“九一八”后曾参加北满抗日活动。1932年在哈尔滨开始文学生涯。翌年为逃避敌人迫害,流亡青岛,后去上海、延安等地从事文学活动。抗战胜利后,1948年在哈尔滨编辑出版《文化报》时,受到错误的批判,1980年改正。主要创作有短篇小说集《跋涉》(1933,与萧红合集),《羊》(1935)、《江上》(1936),散文小说集《十月十五日》(1936),中篇小说《涓涓》(1937),四幕话剧《幸福之家庭》(1940),长篇有《八月的乡村》(1935)、《第三代》(始作于1936年,完稿于1951年,1957年改名《过去的年代》出版)、《五月的矿山》(1954)等。《八月的乡村》(1935)是萧军的成名作,和萧红的《生死场》、叶紫的《丰收》同做为“奴隶丛书”出版,鲁迅都曾为之作序,亲自荐举。小说描写了“九一八”后,日本占领下的东北沦陷区一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队伍——中华人民革命军第九支队在转移过程中的战斗经历。它无情地揭露了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国土地上的法西斯暴行,真实地记下了它所制造的骇人听闻的血腥惨剧表达了作者极大的民族愤怒和仇恨;同时,还深刻地反映了广大人民在空前的民族灾难中的觉醒,在战中成长。这支小小游击队就是它的缩影。游击队成员有的是从旧军队来的,如陈柱司令;有的是从“绺子”上来的,如铁鹰队长;有的是从农民里来的,如李三弟、李七嫂等,还有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他们大多是被剥削被压迫的劳动者,饱尝生活的艰辛和民族的屈辱,为了抗日救亡的共同目标集合在一起,在党的领导教育下,在血的战斗中成长起来,有的成为优秀的指挥员,有的成为坚强的革命战士,这支游击队成长为一支钢铁般的队伍。作品以真实艺术描写,揭示了革命力量的源泉和它的发展壮大,并预示着革命必胜的前景。全书没有贯穿始终的故事情节,近乎短篇的连续,大笔重彩,风格粗犷朴实,具有浓郁的东北地方色彩和强烈的革命斗争精神。它虽不完美,但适时地报道了东北人民的生活斗争,反映了中国人民抗日救亡的时代需要,发生了强烈的反响。鲁迅称赞《八月的乡村》是“很好的一部”。他说:“作者的心血和失去的天空,土地,受难的人民,以至失去的茂草,高粱,蝈蝈,蚊子,搅成一团,鲜红的在读者眼前展开,显示着中国的一份和全部,现在和未来,死路和生路。”(《田军作〈八月的乡村〉序》)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