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鞑靼人的荒漠》剧情简介|鉴赏|观后感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鞑靼人的荒漠》剧情简介|鉴赏|观后感

1976 彩色片 140分钟

法国雅克·佩兰影片公司/意大利西尔瓦格尼影片公司/联邦德国查努斯影片公司等联合摄制

导演:瓦雷里奥·楚尔里尼 编剧:安德烈·布鲁内兰 让—路易·贝尔杜塞尼(根据迪诺·布扎蒂同名小说改编) 摄影:卢恰诺·托沃利 主要演员:雅克·佩兰(饰特罗哥) 朱里安诺·曾玛(饰马蒂斯) 马克斯·冯·西多(饰霍蒂兹) 菲力浦·努瓦雷(饰司令官)赫尔慕特·葛里埃姆(饰西蒙)




【剧情简介】

故事发生在本世纪初的奥匈帝国。

特罗哥中尉被派往帝国的边防哨所巴斯蒂亚诺城堡,城堡所在地是一片沙漠,人称“鞑靼人的荒漠”。

他先认识了霍蒂兹上尉,他们谈起了巴斯蒂亚诺城堡,上尉告诉他这是一片天然的屏障,是死亡边境。鞑靼人传说这座城堡是由坟墓堆成的。接着,他又认识了西蒙中尉和其他的军官。

当晚,军官们陆续前来就餐,特罗哥中尉入座时不小心碰洒了酒杯,表情十分尴尬。城堡的夜景是那么宁静,甚至有某种令人不安的感觉。

哨所里每日升旗、操练、军官聚餐,生活单调无聊。特罗哥中尉发现这里的军官们都在谈论“期待”,有的军官积郁成疾,有的军官让医生帮助注射吗啡度日,有的军官退职告退。他不愿虚度自己的年华。请求军医给他病假,申请调离职守。军医答应了他的要求,但要在“四个月之后”才行。

他第一次值班,得知夜间进出城堡必须要牢记口令。否则就会有回不来的可能。清晨,一匹白色的马出现了,这是一匹鞑靼人的马吗?入夜军事点名时发现少了一个士兵。原来他白天外出找马,不知道夜晚更改的口令,尽管城堡内的士兵认出了他,但是马蒂斯还是利用职权,下令向他开了枪。医生前来救援为时已晚,名叫贝尔纳的士兵躺在血泊中……马蒂斯还骂死者是逃兵,不准为他举行军仪葬礼。

马蒂斯杀害无辜的士兵一事激起了士兵们的愤怒,他们愤起抗议对同伴的杀害。可是士兵们遭到严厉的镇压。他们集体受罚,断水断粮,被迫站立在酷日之下。士兵们宁肯受皮肉之苦也不愿妥协,晚上,沙漠上寒风凛冽,他们一个个倒在荒野之上……

最后,马蒂斯中尉从司令官那里获得了签字批准,将所有反抗的士兵关进监狱了事。目睹这一奇怪的景象,特罗哥中尉再次让军医出具证明。这一次他的愿望实现了。只须在15天后等待司令官的批准即可生效。

一次军官聚餐时特罗哥中尉被引见给司令官。一心渴望为国建立功勋的特罗哥中尉终将假条证明收进口袋。

军官们在野外猎猪时发现了“敌人”,司令官对此似乎并不感兴趣。

漫天的大雪中,小分队的行军开始了。就在这次行军中,又一名军官葬身沙场。

司令官接见了特罗哥中尉。这一次,特罗哥中尉拿出了病假证明。但他却遭到狡诘的司令官的拒绝。理由是他的证明太旧了。

有一天,特罗哥中尉在值勤时发现了一个奇怪的马队走在一条小路上,那很可能是鞑靼人。他激动万分,但当他把这一消息告诉别人时,他发现他的朋友西蒙中尉和霍蒂兹上尉早就知道此事,只是出于各自不同的理由都对此讳莫如深。仿佛只有如此才能把握住自己为国立功的机会。特罗哥再一次感到人的可悲。

霍蒂兹上尉就要退职了。临行前,他告诉特罗哥,说他早就知道这里的敌人和这条小路,但他的年华已过,在他有幸服务的岁月里,什么事也没有发生。他衷心希望在特罗哥中尉尽职的年代里有敌人来犯,以实现一个军人为国立功的梦想。

光阴似箭,岁月流失,老军官们纷纷离职,霍蒂兹上尉在沙漠上下了马,并把马赶去,只听得一声枪响,上尉自杀身亡了。

年轻的军官们已步入中年,获得提升,特罗哥也由中尉升至上尉,但是为国尽忠的机会始终没有到来。

特罗哥上尉鬓发斑白,形容枯槁。一日,敌人的白马出现在眼前,特罗哥上尉激动万分,他努力支撑着自己疲惫的身躯,勉强站稳,但没过多久,他就跌倒在地。敌人进犯的时刻已逼近,他拖着自己疲弱不堪的身体,准备与敌人决一死战。但是他的上司西蒙却出于嫉妒下令让他回城养病,他百般抗争,终无结果。

他在马车里精神恍惚:眼前是万马奔腾,沙尘飞扬的场面……但是他的马车却驶离城堡,越走越远。



【鉴赏】

这是一部描写“期待”的卡夫卡式的作品,影片根据意大利的迪诺·布扎蒂的同名小说改编,意大利评论界总的认为影片“以罕见的真实性表现了环境、人物以及他们的心理”。

本片导演楚尔里尼于1926年生于波伦亚,50年代中期进入意大利电影界,曾被人认为是“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优秀继承人”。他拍摄过的影片《炎热的夏天》、《拎皮箱的姑娘》几乎都是按照新现实主义的手法处理的。但是,在60年代,由于参加合作拍片,楚尔里尼的作品并未能真正体现他的创作个性和表现特征。直到70年代,他的个人风格才得以发挥。

天真、热情的特罗哥中尉渴望为国效忠,建立功勋,他期待与敌作战,但这个期待已久的敌人——鞑靼人,在影片中始终未露面。他徒然耗费了自己的意志与生命,最终获得的仍是一片“荒漠”。

这人生实在是令人难以置信的荒诞!但在我们日常的生活经历中它又是何等地似曾相识!法国作家阿贝尔·加谬在谈到“弗朗茨·卡夫卡作品中的希望与荒诞”时说过这样的一句话:“一旦当它(命运)在社会、国家和亲昵经验的日常范围里以必然性呈现在我们面前时,惊恐就有其根据了。人们颤栗地说出这绝不可能的理由,同时也包含着绝对的相信,这实在是可能的。”

从某种意义上讲,这部由多国联合拍摄的作品也可以算是一部超级影片了。可影片中既没有豪华、奢逸的场面,也没有取悦人心的视觉造型或听觉设计,它是一部心理现实主义的影片。如果说在传统现实主义影片里,人物的描写往往服从于情节,是情节发展的总脉络支撑着一部影片的话,那么在这部影片里,情节的发展却服从于人物的心理描写,稍微夸张一点,我们甚至可以说:这部影片的主角是人物的心理和情绪。影片用大量的笔墨描写特罗哥中尉的踌躇满志,他是一个热血青年,一心渴望为国建立功勋。但是他所遇到的现实完全是另外一个样子,他在哨所里过着一种暗淡无光的生活:升旗、操练、巡逻、站岗、聚餐……他最终被这生活拖累得奄奄一息。

值得注意的是,影片开头有一处与整部影片风格、气氛绝不相融的段落:在一个温馨、美好的花园里,年青军人告别亲人离家而去。这也是影片中唯一出现对女人描写的一处,这不会是偶然的。这个类似梦的镜头与后来我们看到的现实世界形成了多么大的反差。

为了突现军营生活之单调,影片对自然环境展开了详尽的描写,其中对沙漠风光、古堡景象的描写极为出色。

沙漠是博大、广袤的象征,影片中采用了大量的远景或大全景,将沙漠那一望无际的风貌反复展现在观众面前。每当有沙漠与人的画面时,人往往都处于远景中,他们可怜的身躯在大自然中是那样的渺小,那样的脆弱!而沙漠无边无垠和深不可测的特征跃现在银幕上:时而风沙弥漫,时而大雪飞扬,无边无垠的白天,幽深沉寂的夜景,都赋于沙漠深不可测、反复无常的特性,折射出人生的陌生与恐怖。

古堡壁垒,奇形怪状。城堡中的进餐仪式、击剑练习都突出了其古老的和循环型的层面。而水滴声的单调重复,造成了时间在这里停滞的艺术效果,突出了其与世隔绝的层面,渲染了人生的荒诞莫测。

这真是一场没有炮火硝烟、旷日持久的精神消耗战。

在这个独特的战争中,如果说特罗哥中尉一直没能见到他的敌人的话,那么有一个看不见的敌人却无时无刻地在他的身边,那就是时间。他的真正敌人是时间!他的一生就在这年华流逝、青春揉碎,在精神的扭曲、衰退和崩溃中度过来的。片中出现的白马、小道上的人影、沙漠中的队列是一条若隐若现的虚线,唐突,费解,神秘莫测。环境的神秘给人生罩上了一种不可知的色彩。

意大利评论界曾把楚尔里尼的特点归结为:十分注意画面构图的造型美,并且把这种造型同人物的内心情绪相结合。此外,楚尔里尼摄影机下的人物总是感情深沉而又细腻。

影片尽诉人性的扭曲与异化,巴斯蒂亚诺城堡中的军人形象具有十分典型的意义:惨遭横祸的士兵,葬身沙场的梅尔林伯爵,靠吗啡度日的副指挥官,荒野中自决的霍蒂兹上尉……无不折射着人生的无谓与凄凉。恪守军纪的总指挥官最终失落,乖张残暴的马蒂斯上校荣获升迁,忠于职守的霍蒂兹走投无路,心胸狭窄的西蒙却大权在握,所有这一切,皆是愚蠢、荒诞的人生写照。

影片中最后一场戏是震撼人心的。尽管特罗哥已鬓发斑白,形容枯槁,但是当敌人的白马最终出现在眼前时,特罗哥激动万分,他努力支撑着自己疲惫的身躯,勉强站稳。他的眼光中流露出终生盼望的期待和光芒。但他的身体实在太虚弱了,那都是因为他的期待实在已太久了,他抗拒不了荒凉无谓的命运,跌倒在地。敌人进犯的时刻就在眼前,为国建功的机会就在身边。他拖着自己疲弱不堪的身体,准备实现自己最后的抱负,但是出于嫉妒,他的上司西蒙却下令让他回城养病,不管他如何反抗争取,最终还是失败了。他的服从,是对荒诞与无意义的命运的最终接受。

影片的动人之处在于:如果说特罗哥是由于身体原因而接受了命运的安排的话,他的精神却远未服从和妥协:“他在马车里精神恍惚:眼前是万马奔腾,沙尘飞扬……但是他的马车却驶离城堡,越走越远。”在他心灵的深处,“鞑靼人的荒漠”即将成为他跃马横刀、所向披靡的杀敌疆场。

意大利评论界几乎一致认为:楚尔里尼是意大利最有希望的电影工作者之一。《鞑靼人的荒漠》是导演楚尔里尼的最佳影片,也是意大利70年代优秀的影片之一。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