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特利尔的耶稣》剧情简介|鉴赏|观后感
1989 彩色片 119分钟
加拿大麦斯影片公司/法国热拉尔·米塔影片公司联合摄制
编导:德尼·阿冈 摄影:居伊·杜福克斯 主要演员:洛泰尔·布吕多(饰达尼尔·高龙布) 卡特琳娜·威肯宁(饰米莱叶) 约翰娜-玛丽·特朗布莱(饰康斯坦丝) 雷米·吉拉尔(饰马丁) 德尼·阿冈(饰法官)
本片获1989年戛纳国际电影节评委会大奖
【剧情简介】
在俯瞰蒙特利尔市的“王山”的顶峰,屹立着一座巨大的十字架。天主教会有时在这里组织宗教剧的演出,即根据《圣经》中马太福音提供的情节,敷演耶稣救世及受难的故事。这类演出一般只是招揽游客的手段,扮演者都是无名的业余演员。青年演员达尼尔·高龙布长年怀才不遇,这次应邀扮演耶稣却并无屈尊之感,不过他提出一个条件:演出的剧本得由他重新编写,扮演其他角色的演员也都由他亲自招募。神父同意了。于是他找了几位他认为能胜任的朋友:康斯坦丝早已离开舞台,为了混饭吃,她现正在一家小饭馆当厨;马丁和托尼虽然才艺不凡,但由于没有严肃的戏剧可演,他们只在为色情片配音,聊以糊口;只有米莱叶尚称走红,不过她是服装模特儿,在电视台的商业广告里扮演角色……他们几个人凑在一起,研究剧情,编写剧本,边排边改,居然把一出宗教剧编排成一出名符其实的实验剧。
首场演出获得巨大成功,而且很快就传得满城风雨。只有主持其事的神父不以为然。第二天,达尼尔陪伴米莱叶去电视台拍摄香水广告节目。电视片导演竟要米莱叶表演脱衣。达尼尔很反对这种不道德的商业习气,电视片导演骂他多管闲事。两人发生争执,达尼尔一气之下把摄像器材从窗口扔出楼外,然后拉着米莱叶扬长而去。当晚正演出时,警方以扰乱治安罪逮捕达尼尔。经诉讼,达尼尔受到警告处分后获释。但当他回到剧团时发现神父已修改了演出的剧本,演员们都不喜欢那个修改本,神父索性要取消演出。达尼尔和他的演员们不顾神父的阻挠,坚持按原剧本演出。警察前来干预,勒令停演,遭到观众和演员的强烈抗议,于是发生冲突。混乱中,他们撞倒了捆绑着耶稣的那个十字架,扮演耶稣的达尼尔被压在沉重的十字架下,大脑受到严重的撞击。
经过抢救,达尼尔从昏迷中醒来,发现自己身在医院,便要康斯坦丝和米莱叶扶他出院,因为他说,演出不能中断,否则人家会以为他不坚持原则,见难而退。在归途中,他开始像耶稣那样口出谵语,喋喋不止,后来就昏厥过去了。他又被送回医院。经检查,他的脑神经已经坏死。根据他生前遗愿,他的器官捐献给了医院。
他的同行们为他举行了葬礼。一位传播界的大老板召见达尼尔的朋友们,建议他们组织一个演出公司,以纪念为戏剧献身的达尼尔。米莱叶感到十分恶心,独自走了出来。这时灯火已明的蒙特利尔,笼罩在苍茫的暮霭中。
【鉴赏】
这是被称为加拿大电影界“黑马”的德尼·阿冈继《美洲帝国的衰落》之后又一部引起国际影坛瞩目的影片。
德尼·阿冈早年就读于蒙特利尔大学历史系。他在学生时代,就与另外两位同学一起拍摄了一部反映60年代蒙特利尔大学生生活的故事片《独来独往或成群结伙》。那正是魁北克“直接电影”兴起的年代。他们的那部故事片也确实得到了魁北克“直接电影”创始人米歇尔·布劳等人的协助和指导;那部影片也就成为青年一代参与“直接电影”的一个标志。大学毕业后,德尼·阿冈从事电影工作。他先在加拿大电影局拍摄了几部纪录片,后又到独立制片机构拍摄故事片,在20多年的创作生涯中,他的影片几乎全都显示出他的历史学修养和“直接电影”的影响。
作为“直接电影”,他善于再现当代社会政治经济的气氛,作为“历史学”,他把现实置于未来历史的座标上来观察,所以,他的影片中的具体的历史背景往往超出简单的背景作用,而成为影片叙事中的实体。例如摄于1973年的影片《雷雅娜·帕多瓦尼》,讲的是一位承包商一面同政府官员周旋,争取承包一项能获巨利的工程,一面又不动声色地派人杀死自己的不忠实的妻子,并让人把尸体装进预制构件的模子里,灌注水泥,消尸灭迹。当时蒙特利尔正在兴建一条高速公路,承包商也确实竞相投标,并向政治官员施加种种影响(拉拢、行贿等等)。影片中文森特·帕多瓦尼讨好交通部长和蒙特利尔市市长的情节,就不再是影片的情节,而成为那个时期社会政治经济气氛的忠实的再现。雷雅娜·帕多瓦尼的被埋入水泥构件中的尸体,就成为大工程幕后阴谋的象征。
德尼·阿冈还善于构建平行的情节,使平行的情节在一部影片中出现,从而形成评论性的对照。例如摄于1975年的影片《吉娜》,同时展示了两条平行、交叉的情节线:有个摄制组来到某地,他们投宿的那家旅馆有脱衣舞表演。摄制组来这里是要拍摄某纺织厂的纪录片,他们看到了纺织工们在条件恶劣的工厂中劳动。脱衣舞女吉娜表演结束后,遭到十几名暴徒的轮奸。翌日她的经纪人带来一批打手要为吉娜报仇。影片制片人那天同电影局局长和纺织厂厂长共进工作午餐。午餐结束,制片人宣布取消拍摄计划。吉娜虽饱受凌辱,却不愿扩大事态,悄然远走墨西哥。影片导演也赴别处去另拍一部聊以谋生的商业片……摄制组的经历和吉娜的遭遇平行发展形成一组组对照:导演和吉娜,制片人和吉娜的经纪人,暴徒和官员,吉娜和纺织工,等等。表面上,德尼·阿冈只是客观地纪录了同时发生在同一个地方的一些“事实”,未加评论,实际上他对社会的评论通过这一组组对照,表露无遗。
德尼·阿冈的情节结构明显地受到悲剧结构的影响,所以堕落、颓废往往成为他的影片的主题。但是他的“悲”是内在的,作为叙事者,他又不失幽默和冷静。过去他的影片探索魁北克地区的居民生活在异化的条件下而安之若素的悲惨现状,进入80年代以来,随着魁北克地区生活的“现代化”,他的影片更深入地触及“现代化”对西方文明的实际作用。他的摄于1986年的影片《美洲帝国的衰落》就是这样的一部影片。60年代末,西方曾出现一股“意识形态热”,到70年代这股热潮为普遍的失望情绪所替代,人们从关心社会转向关心自身,逐渐形成有人称之为“自恋文化”的社会风气。整整一代人抛弃了老一辈的价值观念,而投向“享乐主义”的价值观念,其结果是到了80年代,他们发现已陷入一条死胡同。从70年代甚嚣尘上的“性解放”,到80年代的“爱滋病恐惧症”,生动地反映了这一发展过程。《美洲帝国的衰落》就是通过四男四女的自白展示这些发现身陷死胡同中的“自恋文化”的受害者们——现代西方知识界的心态。他们自白的话题虽只围绕着一个当前相当热门而过去长期受禁的话题——性,但涉及了“性”以外的一切价值观念。问题是以本体论的方式提出来的:既然这个世界注定要垮台,生儿育女还有什么意义?既然爱的结果无非是痛苦,人又何必追求爱情?既然全世界一天要发表上万篇文章,你又何必写什么文章?因为你的思考、你的想法注定会淹没在上万篇文章之中,注定同这上万篇文章一样在24小时之后成为无人过问的垃圾。这几乎是一个无望的社会,但是人们的态度却是“安之若素”。影片的标题《美洲帝国的衰落》有意与历史学家吉本斯的名著《罗马帝国的兴盛和衰落》相类同,更说明具有历史意识的电影导演德尼·阿冈拍摄这部影片的初衷。《美洲帝国的衰落》为他赢得巨大的国际声誉。影片获戛纳国际电影节国际影评奖等20余项国际奖。
《蒙特利尔的耶稣》摄制于1989年。这部影片在准备期间,北美的另一位导演——美国的马丁·斯科西斯已在开拍《基督的最后的诱惑》。当《基督的最后的诱惑》在美国和欧洲引起轩然大波时,《蒙特利尔的耶稣》已结束后期制作,准备公映。在北美同时有两位导演——而且都出生于虔诚的天主教家庭——拍摄涉及宗教信仰的影片,这件事本身就有不同寻常的意义,这至少说明作为美洲帝国文明——同时也是西方文明——的基础的基督教信仰在相当大的范围内已经摇摇欲坠,从而进一步证实了美洲帝国衰落的征兆。在否定“基督神话”方面,德尼·阿冈的态度比马丁·斯科西斯更明朗。他在一次答记者问中说:“《圣经》是一本古老而又神秘的书,其中矛盾百出,你只要需要,可以任意引用……你可以干尽丧心病狂的坏事而自称是基督忠实追随者。有些文明整个被消灭,也是打着基督的旗号干出来的,例如北美消灭了印第安文明,南美消灭了印加文明、玛雅文明,等等。”对于这样的传统,德尼·阿冈直认不讳地表示厌恶。但是他又痛苦地认识到,不管你厌恶也罢,喜爱也罢,基督教传统是西方人身心中不可分割和无法幸免的一个组成部分。对于德尼·阿冈来说,其所占比重就更大了。他的父母都是虔诚的天主教徒。从小学到中学,他一直在天主教耶稣教会学校求学。从这样一位虔诚少年,到后来成为因为拍摄了一部谈论“性”的影片而大为走红的电影导演,这几十年中他在思想和信仰方面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他一直没有机会作一次总结性的回顾。直到他在45岁时突然遇到一个人,才触动他拍一部关于宗教的影片的念头,同时也感到有必要趁机作一番这样的回顾。
有一次,他遇到一位蓄须的演员,前来应征某部影片的演员招募。那人说:“对不起,我留了胡子,因为我是耶稣。”德尼·阿冈开始以为那人是“妄想狂”,后来才知道当时他正受雇于某教堂,为游客演出“基督受难”之类的宗教剧。由于这类演出的地点是蒙特利尔市的制高点——“王山”顶峰,德尼·阿冈不禁产生灵感:在现代城市演出这个千年的社会神话,这本身就具有讽喻的意味。虽然受雇扮演耶稣等角色的,都是些无名的或失业的演员,但如果这是一位有头脑的演员,就可能对这类演出进行改革。耶稣的形象和演员的职业于是在德尼·阿冈的构思中联系起来,甚至等同起来了。
影片《蒙特利尔的耶稣》的情节结构,可以说是《圣经》中马太福音所提供的耶稣生平的“滑稽模仿”。演出同宣教布道一样也是一种传播。作为演员,达尼尔也经历了生活中的荒谬和屈辱。他所招募来的演员,就跟耶稣当年招收门徒差不多。马丁是位多才多艺的演员。但是,影片中表现他的才艺是在什么情况下发挥得淋漓尽致的呢?——是在他同时为两部色情片中的两位年龄不同的男主角配音!他的才艺没有机会在粉墨登场时显露,只能在幕后世界中展示;不能在严肃的戏剧中表现,只能在矫揉造作的色情状态中发挥。这已不仅是荒谬和屈辱的问题了,这里寄寓了德尼·阿冈对现代传播媒介的评价。虽然语调是幽默的,但我们能隐隐感到他无可奈何的愤恨。这种愤恨,在达尼尔大闹电视台,阻挠米莱叶作色情的商业广告的那个段落中,爆发为激烈的破坏性抗争。但是,作为演员,他们又不甘心让自己的个性埋没在庸俗之中,托尼接受达尼尔招募的条件之一是要为他在演出的受难剧的新编本中加进一整段哈姆雷特的独白。而且,在达尼尔的领导下,他们也终于把一出受难剧编成了一出名符其实的实验剧,从而实现了他们的自我。耶稣和他的门徒们在中东传道,与其说是传播天国的福音,毋宁说是实现他们的自我。从这个意义上说,耶稣也是演员,正如同达尼尔就是耶稣一样。德尼·阿冈说,“耶稣是有幻觉的人(能见到幻象),是预言家,是奇迹制造者。我认为他一定会变魔术,因为他的‘奇迹’类似魔术。是魔术。是一些职业窍门儿,使他赢得人们的钦佩和信服。”耶稣就类似当代社会中的超级明星。达尼尔和他所创造的形象(耶稣)在影片结尾处也终于合二而一。根据马太福音,耶稣也经历过一次被称为“小启示录”的谵语期,不知他中了什么邪,他忽然人事不知,谵语不绝,预言临头的灾难;达尼尔在脑震荡后也谵语不绝。如果说在这以前,达尼尔以耶稣的名义说话,他是清醒地认识到自己在扮演耶稣的角色,那么,到那时谵语使他从虚构进入了现实,他已失去扮演者的清醒而与被扮演的角色合一。这正是许多从事表演艺术的人经常遇到的情况,在扮演过程中会遇到某种严重的“震荡”失去清醒而与角色认同。那么,耶稣也是这样,尤其是耶稣死后对耶稣生前言行进行神秘阐释和传播的人更是这样,如此代代相传,终于形成千年的神话。
德尼·阿冈影片《蒙特利尔的耶稣》实际上就涉及了这样一个神话的现代读解。他从一开始就模糊了虚构和现实之间的界线。影片中有一个段落是米莱叶拍摄推销香水的广告片。广告的用词是“生存的难以支撑的轻盈”。观众开始没有觉察到这是在拍广告片,而以为这是影片中的一段剧情。德尼·阿冈有意把虚构的情景与现实的情景混淆起来,并以此作为整部影片的风格基调,这就巧妙地指出了人类社会的需要:既需要信仰,又需要对信仰提出质疑。然而,这一题旨又是用最简单不过的方式提出来的。用德尼·阿冈的话来说,他只想问一问:“谁是耶稣?”“我们谈到的那个人究竟是什么人?”“有关他,我们知道些什么?”“演员们的生活究竟如何?”“他们的行为又是怎样的?”等等。这些,通过情节的展开,导演都一一作了交代。德尼·阿冈认为,他的任务也就完成了。至于观众从中看到什么,借用影片中神父的话来说:“你可以用这个剧本来证明任何东西。”也就是说,你什么东西都证明不了。古代神话就这样在后现代主义的翻版中得到消解,这就是被称为“自恋文化”的“空洞时代”的信仰的消解。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