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比利亚》剧情简介|鉴赏|观后感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卡比利亚》剧情简介|鉴赏|观后感

1914 黑白片(无声) 180分钟

意大利伊塔里亚影片公司摄制

编导:乔瓦尼·帕斯特洛纳(加布里埃尔·邓南遮参与创作)

摄影:塞贡多·德·晓蒙 主要演员:莉迪娅·卡朗达(饰卡比利亚) 温别尔托·莫萨多(饰阿西拉) 巴托洛米奥·巴迦诺(饰马西斯特) 伊塔里亚·曼齐尼(饰索福尼斯白)




【剧情简介】

公元前218—201年,第二次布匿战争期间,古罗马派至叙古拉城(在今西西里岛)的行政总督巴托之女卡比利亚生活在豪华的贵族庄园中。突然,埃特纳火山爆发,倾刻之间摧毁了贵族之家,卡比利亚在混乱中被保姆克罗埃莎抢救出宅,与其父母离散。

克罗埃莎携卡比利亚逃至荒野,路遇歹徒,遂被带至市场贩卖。富人卡尔泰洛买进了卡比利亚,准备将其与其他孩童一起,献祭摩洛神。

在巨大的摩洛神像前,成千上万的迦太基居民聚集在广场,狂热地参加盛典。就在祭司准备扔掷卡比利亚之际,隐藏在居民中间的罗马人阿西拉与其随从、大力士马西斯特突然出现。马西斯特抢出了卡比利亚。迦太基居民群起而攻之,但马西斯特等人巧妙地逃出重围。

当时,迦太基人汉尼拔率军威胁罗马。迦太基女王索福尼斯白正与罗马名将马西尼沙在花园中幽会。马西斯特携卡比利亚突然逃至园中,他企图说服两人,自己并非敌人,但马西斯特仍被拘捕,并被处罚苦役,去推巨磨。

罗马派军进攻迦太基,并让巨大舰队围攻叙古拉城。古希腊著名数学家阿基米德与迦太基居民一起抗击罗马人。他发明了巨型玻璃,聚集阳光于一点,作为火种,燃烧船只。他的发明产生了巨大效果:罗马舰船一艘艘燃烧起来,使整个海面成了火海。

罗马人继续围攻被包围的城市叙古拉,迦太基人进行顽强抵抗。马西斯特被阿西拉在激烈的战斗中救出,但在潜逃过程中仍遭逮捕并被送入土牢中,受尽折磨,幸得同情两人的宫女丽莎的援助。

罗马人与迦太基士兵在城堡上进行着肉搏。在混乱中,马西斯特与阿西拉逃出土牢,马西斯特逃进王宫庭院,攀上一棵大树进入王宫内室,并发现了已长成为美丽少女的卡比利亚,马西斯特急欲救卡比利亚逃离此地,但迦太基士兵已闻声赶来,抢走了卡比利亚并关上了房门。马西斯特被反关在房内,无法逃走, 虽阿西拉赶来援救, 但他仍冲不开房门。

马西尼沙率领罗马士兵纵马猛攻迦太基城市,最后,冲破城门,进入城内。他找到了索福尼斯白, 两人宣布将择日结为良缘。

马西斯特依靠自己的过人膂力,终于逃出房间,并与阿西拉一起躲进一食物储藏室,两人不断以各种食物果腹。迦太基人从室外扔入火把,以迫使两人离开。最后,马西尼沙通过索福尼斯白,获得了宽恕两人的命令。马西斯特与阿西拉终于见到了马西尼沙与索福尼斯白, 但不知马西尼沙已与索福尼斯白结合。

罗马命总督西比翁前来迦太基,西比翁指责马西尼沙的所作所为,并命令三个卫兵拘捕了不肯就范的马西尼沙。 在帐篷外候审时, 马西尼沙见到阿西拉,他要阿西拉秘密地送来马西斯特。马西斯特见到马西尼沙后,同意他的要求: 向索福尼斯白转告他对女王的爱情并且把他的一枚戒指交给索福尼斯白作为信物。但是,马西斯特更关心的还是卡比利亚的命运。他得知卡比利亚已被囚禁在某处,以备再次奉献给摩洛神,但只有索福尼斯白知道地点并有权释放她。

马西斯特急忙去寻找索福尼斯白。 她正在为自己是当女王还是获得与马西尼沙的合法婚姻而矛盾,最后她决定自杀。当她吞服了毒药,垂死之际,马西斯特送来了马西尼沙的真诚和信物,她微笑着倒在地上,但她告诉了马西斯特有关卡比利亚的下落。

马西斯特克服重重困难,在一座地牢中找到了被铁链紧锁的卡比利亚。他救出了她。在阳台上,马西斯特吹着风笛,向卡比利亚表白自己的爱情。这时阿西拉却来了。他向卡比利亚表露了深情。卡比利亚深为感动,同他拥抱。马西斯特明白, 他们两人相爱是难以阻挡的, 他含着一种兼有痛苦与愉快的心情, 目睹两人的亲热情景, 悄然退到一旁, 继续吹着颂扬爱情的曲调。



【鉴赏】

这是一部场面宏伟、气象万千的故事影片,涉及民族、政治斗争以及个人之间的爱与恨。 这在当时欧美各国的电影中颇为罕见, 甚至可以说是一种创举,因为当时电影一般还局限于拍摄短片,在题材、样式上更多属于不乏打闹动作的闹剧的范围。

影片《卡比利亚》在意大利电影史上有着重要地位,也是电影与文学结合的最初一个尝试。 原剧作者兼导演帕斯特洛纳以重金聘请当时意大利颇具盛名的诗人、小说家邓南遮参加本片的剧作工作,在原剧的既有内容提要上,请他撰写对白的字幕。当时,著名作家一般是羞于参加被认为是“新玩意儿”的电影写作的。邓南遮虽在此前从未看过一部影片,对电影并不熟悉,但他还是以他的富于浪漫主义色彩、稍嫌浮夸的笔调完成了文学任务,并为影片的主要人物卡比利亚及马西斯特等人确定了名字。在以后的自传中,邓南遮也曾提到过他为本片撰写剧情和字幕的活动,他明确承认,这部影片“分享了我的某些戏剧观”。

虽然邓南遮并未阐述他的原有戏剧观以及本片究竟如何进行了“分享”的要点,然而从影片的总体风格来看,显然是体现了他所固有的那种优美、豪华、壮丽,而又略显浮夸的基调的。邓南遮曾在一次受访中谈到:《卡比利亚》是一部“表现基督降生前三世纪全世界出现的最悲惨、最壮观的种族战争”的作品,一出“涉及古希腊、古罗马与布匿的戏剧”。

从叙事背景看,帕斯特洛纳和邓南遮确实以壮阔的气势叙述了公元前三世纪罗马和布匿(迦太基)之间的战争。公元前275年,罗马在整个意大利半岛已确立霸主地位,它特别担心西西里岛落入他国手中,而迦太基也早就蓄意征服西西里岛,结果引起了先后三次大规模的布匿战争。在这场绵延达62年(公元前264—202年)之久的战争中,双方都出动了很多兵力,陆上和海上的战斗均甚激烈,且互有胜负。但扎玛一战(公元前202年),罗马最后战胜了汉尼拔军,迦太基被迫求和,从而奠定了罗马在西地中海的霸主地位。

在本片中,帕斯特洛纳和邓南遮着重表现了布匿战争对于古罗马及迦太基人的巨大意义,他们以现属西西里岛的省府叙古拉城为主轴,表现了迦太基人为反抗古罗马的占领与统治而围攻叙古拉,在这座城市失而复得后派出巨大舰队加强防守,直到叙古拉城再次落入古罗马手中。

编导富于独创性地通过电影这一刚诞生不久的表现手段表现了这场战争的宏伟规模。影片不惜工本再现了惊心动魄的战斗场面,从海战中众舰葬身火海到大军横越沙漠地带都表现得很有气势。导演甚至率领庞大的摄制组,长途跋涉,远至突尼斯、阿尔卑斯山区与都灵去拍摄外景,这一行动本身在当时电影企业界就是一种破天荒的举措。为了表现古罗马贵族生活的奢华与迦太基人的融火焚女献神的情景,导演搭置了大规模的内景与外景场面,例如祭献摩洛神的场景。摩洛神高达十余米,制作精良,加上浩大的群众场面,这在电影史上也前所未有。帕斯特洛纳和邓南遮的《卡比利亚》无疑是为电影的广阔表现可能性提供了一个有力的论证,证实电影不仅可以表现凡人琐事、日常即景,也可以按照作者的意愿去再现遥远的历史。

就剧作结构而言,编导着力表现了这段历史上各种各样的人,包括古罗马人、迦太基人,甚至还有古希腊人(阿基米德)的命运变迁,试图从人性的角度,以浪漫主义的戏剧色彩表明爱情可以突破阶级、民族差异所形成的障碍,而通过迦太基女王索福尼斯白与古罗马将领马西尼沙的爱情关系以及索福尼斯白最终自杀身亡表达了这种观点。

邓南遮并不回避罗马贵族骄奢淫逸的生活,同时又以他那不免浮夸的笔调表现迦太基人将卡比利亚焚烧献神的令人震惊的情景。人们可以发现,邓南遮在这里意在表现罗马文化与迦太基文化的冲突。贵族的优雅举止、丰足生活无疑象征着文明的古罗马文化,而迦太基人崇尚暴力,甚至焚烧少女献神,显然代表着野蛮和愚昧。 影片还试图告诉观众, 这两种文化的冲突虽然是激烈的,但并非绝对不能相融。最明显的例子是让索福尼斯白爱上马西尼沙,并不惜放弃至尊的王位而殉情。

在影片中,编导把卡比利亚的遭际作为主要的叙事线索,这正是他们用以颂扬罗马文化的一种手段。卡比利亚原是一个不懂世事的小姑娘,经历了第一次几乎被烧死的险遇后,开始了个人命运的巨大转折,陷入贫困与苦难折磨之中。但在成年后,她却自愿嫁给贵族,影片以此表明她已受罗马文化的较深熏陶。通过卡比利亚个人命运的变迁,邓南遮力图表明罗马文化似更应以善良、慈爱去直接影响迦太基人,战争与暴力并不能使迦太基人心悦诚服。但邓南遮并不因此而从根本上否定战争的作用,他明确声称战争的火焰“实际上是才智之火、永恒之火”,是“烧毁蛮荒”所不能缺少的, 而邓南遮本人在意大利法西斯党魁墨索里尼1936年侵占阿比西尼亚时表示的拥护态度,也表明了他的这种观点。

列宁曾在《论修改党纲》一文中正确地指出: “罗马同迦太基的战争,从双方来看都是帝国主义战争。”帕斯特洛纳和邓南遮却将其表现为“文明”战胜“野蛮”的战争,这显然是违反历史唯物主义的。因此无怪乎他们没有以更多的篇幅去表现古希腊的著名数学家阿基米德何以曾站在反对古罗马人的立场上, 与迦太基居民一起参与了这场战争。

众所周知,阿基米德(公元前287—212)是古希腊著名数学家和发明家。他出生于叙古拉,在罗马人围攻叙古拉城时,他设计了守城器械,传说他制造的凸玻璃镜将太阳集中反射烧毁了罗马人的百艘战船。 尽管阿基米德一向不看重自己的发明,不愿为此写书流传后世,而醉心于纯科学,创立了阿基米德浮力定理等著名理论,但是在布匿战争中,他曾起过突出的作用。而影片《卡比利亚》仅仅表现了他发明的凸光镜烧战船的场景,显然,这种表现更多是穿插性的,是为了突出影片的巨大战争场面,而不在于表现一位著名科学家的立场和态度。

与此相联系,编导者的倾向性也可以从影片主要人物的设计上看到,女主人公卡比利亚、奴隶马西斯特和贵族首领索福尼斯白都是邓南遮亲自定名的,而以后的意大利影片无论是默片还是有声片都经常以卡比利亚和马西斯特为美丽、纯真的少女和健壮英武的勇士命名。影片一开始,邓南遮就倾其全力去描绘卡比利亚的纯洁和无辜,她几乎成了迦太基文化的牺牲品。成年后,她聪颖过人,善解人意,成了贵族首领的亲信与囚犯。贵族首领自杀身亡,叙古拉城再次落入迦太基人手中后,她又不顾马西斯特对她的爱情,而自愿嫁给了贵族阿西拉,最终恢复了自己的身份。邓南遮是把卡比利亚个人的最终结局理解为对卡比利亚美丽、聪颖、诚挚的性格表现的奖赏,他没有从迦太基人的立场去提问:卡比利亚的一生是否也包含着一种背离她原有文化的因素?如果邓南遮把她的背离迦太基文化而与罗马贵族结为连理理解成她对肆虐她的迦太基文化的报复,那么这至少表明她幼稚无知。在邓南遮的笔下,马西斯特也是一个出众、理想的人物:他力大无比,宽厚待人,忠于职守(影片实拍时,导演特意找意大利当时的大力士巴·巴迦诺饰马西斯特)。但是,影片在表现马西斯特的“爱”与“恨”的情感时却是有意识地回避他的阶级与种族基础(马西斯特有非洲血统),他对贵族家庭的忠诚更多是出于一个奴隶对奴隶主的忠诚,他几乎从不去思考其它。其次,马西斯特对卡比利亚的爱情原有一定的基础:两人有着类似的生活境遇,马西斯特还曾冒死救过她,但卡比利亚成年后不仅成了贵族女首领的陪伴,最后又自愿嫁给贵族,而马西斯特却克制了自己的内心痛苦而忍让。他的这种忍让更多是奴隶对奴隶主绝对忠诚的必然反映,不是什么成全他人的美德。

编导实际上是把马西斯特的性格理想化了,他们想借此表明对一个同罗马人对立的种族说来,他们或者应放弃自己的文化与信仰,同罗马文化相结合,或者应像马西斯特那样放弃自己的一切,完全满足罗马奴隶主的要求。

从这里可以看出,帕斯特洛纳不惜巨资拍摄《卡比利亚》,其意图是十分明显的,他试图在意大利于本世纪初侧身欧洲资本主义国家行列时,显示一下古罗马的威力,从而为其夺取现实利益摇旗呐喊,同时也向统治阶级启示对被统治者宜采取的态度。

影片《卡比利亚》除了其主题具有鲜明的政治倾向外,在艺术表现上有着重大的历史价值,它对早期电影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无可否认的推动作用。

首先是,帕斯特洛纳富于独创性地运用了“场景”来替代当时电影所惯用的“画片式分景”,即以立体布景来代替画板式的景片,从而推动电影艺术朝着电影化的写实手法前进了一大步。当时的欧洲电影,尤其是法国与德国等电影重要生产国在拍摄内景时,主要是采用景片来表示室内场景,除了少量室内陈设是实物外,室内四周多以绘制的景片来代替。帕斯特洛纳却利用意大利人所擅长的雕塑工艺,大量运用石膏来制作许多浩大、华丽的场景,如贵族宅第、庄园、叙古拉的街道、市集、祭神场面等;在拍摄叙古拉城遭大火焚烧时,帕斯特洛纳就用真火在实景中拍摄,增加了真实感。这种拍摄方法曾引起当时欧美电影界尤其是正在兴起的好莱坞的广泛兴趣,美国的格里菲斯曾专门赶到意大利观看影片拍摄现场,以便为自己随后摄制《党同伐异》作准备。据说,好莱坞还在这段时期聘请了一批意大利艺匠到美国电影界工作。

帕斯特洛纳还率先采用了摄影场景中的“镜头幅度变换法”,从而下意识地创立了“景别”,突破了当时电影习惯以全景来表现场景的手法。在当时,一部故事片实际上就是一定数量的场景的直接拍摄,只有少量的摄影角度变换。在《卡比利亚》中,帕斯特洛纳在拍完某一全景镜头后,却大胆地搬动摄影机,改拍女主人公的面部特写。当时,他这样做的原意只是去突出卡比利亚的面部表情,突出她的美貌,但在实际上通过这种拍摄角度的变换让人看清了人物的心理状态。帕斯特洛纳经常在全景中采用自左至右,或自右至左的摄影机移动,不仅使人物的表情动作适应了剧情发展的需要,而且也通过内外景的结合来突出情境,增加影片对观众的吸引力。如影片最初的埃特纳火山爆发就分别以全景与近景来表现,从而渲染了影片的气氛。影片中出现的许多巨大场面,如大火、 祭神、 沙漠行军、 激烈战斗等等, 在当时电影中均属罕见。

按今天电影艺术及技术已获得巨大发展的观点来看,《卡比利亚》在电影技巧上的创新似显肤浅,然而任何艺术的实践经验都是逐步积累的,《卡比利亚》以其众多创新之举在世界电影艺术史上享有不容忽视的重要地位。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