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德国兵的梦 [德国]魏纳特》读后感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我做了一个非常可怕的梦:

我倒下了,死了。可是我自己

觉得被扔进一间潮湿的房间;

在我身体上滚过其他的尸体。

潮湿的泥土落到我的脸上。

然后是死一般沉寂。可是我清楚:

我的肉体死了,思想并没死;

一切发生的事,都历历在目。

我躺着想着,不知道过了多久。

我听到上方有许多脚步声响,

还有孩子的声音,快活的歌唱。

啊,人世,但愿让我再看它一趟!

我听到一个声音: 孩子们,瞧瞧,

从前,法西斯分子就埋在这里,

这些罪犯,进行过破坏和抢劫,

在土地里撒播下血的种子!

这时,我的脸上觉得滚烫。

我要从死肺里面迸出叫声。

我要叫喊: 请听!不是我干的!

不能怪我: 我是被迫的人!—

我吓得醒了过来。在晨光之中

我看到他们从那边战壕里招手。

我于是逃脱狗一般的死亡,

奔向那边,去过正直的生活。

(钱春绮 译)

注释:

1941年作于莫斯科,作为诗传单投送到侵入苏境的德国兵之中。

【赏析】

分析这首诗作之前,我们应该注意到两个方面的内容。一个是有关诗作题目的注释,它将为理解整首诗歌提供一个重要的信息;另一个就是诗人魏纳特的特殊身份,作为德国著名的政治讽刺诗人,其诗作大多都是口头朗诵诗和传单诗。对于这两个方面的把握,可以为我们很好地把握这首诗歌带来方便。此首诗作创作的时间是1941年,写作的地点是苏联首都莫斯科。

1941年6月22日凌晨4时,德国军队向苏联发起疯狂的进攻,苏德战争全面爆发。而当时身居苏联的埃里希·魏纳特也投入到这场战争之中。面对这场惨绝人寰的战争,魏纳特写了许多和此次战争相关的诗与散文,他也亲自在无线电广播中朗诵,到战斗的最前线去,呼吁他的德国同胞结束这场罪恶的战争。《一个德国兵的梦》就是其中一篇最具有代表性的传单诗。

战争是纳粹德国单方面发动的,而广大普通士兵和无辜人民都是直接的受害者。他们受纳粹的鼓动而奔赴战场,这与他们热爱和平的善良本性是相违背的。在一个梦中,“我”梦见自己战死沙场,“觉得被扔进一间潮湿的房间”,而在自己的身边滚过许多尸体。诗人通过这些细节的描写揭示出战争的残酷和惨烈。此时,虽然“我的肉体死了,思想并没死;/一切发生的事,都历历在目”。诗人以死者的眼光,记录发生的一切。但是作为一个纳粹法西斯的军人参加这场罪恶的战争,就是死了也不会换取片刻的安宁。“我”躺着、想着,不知道时间过了多久,“我”听到一个声音对着一群孩子们说:“孩子们,瞧瞧,/从前,法西斯分子就埋在这里,/这些罪犯,进行过破坏和抢劫,/在土地里撒播下血的种子! ”

诗人在此虚拟了一个情景,刻画了“我们”这些发动战争的法西斯分子将永远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诗人就是要以血的教训,告诫那些正在手持武器战斗的士兵们。你们是不幸和无辜的,你们不要再为统治者埋下世代仇恨的种子,为他们的侵略行为背负千古不义的罪名。想到此,“我”感觉脸上滚烫。“我”要从死肺里面迸出叫声,“我”要叫喊: 请听!不是“我”干的! 不能怪“我”: “我”是被迫的人!“我”奔向那边,去过正直的生活。诗人通过对主人公思想的挣扎和转变的描写,从侧面烘托这场战争的非正义性以及给人们所带来的巨大精神与肉体的创伤。

在诗中,我们注意到诗人提到的: “我”要奔向那边。这里的“那边”就是德军的对立面——苏联。诗人以一个意味深长的描写展示出苏联所给予“我”的希望——“在晨光之中我看到他们从那边战壕里招手”。当时诗人正处于苏军战壕里和苏联军民并肩作战,正是苏联给予了他们胜利的希望和对未来的憧憬。在此,诗人传达出一个重要的思想,即他不但向那些德国士兵,而且也是向所有读者说明——战争会带来惨痛的教训和将来无法弥补的创伤,而此时只有苏联军队才能粉碎万恶的法西斯匪帮,给德国人民带来解放和希望。让“我”们“逃脱狗一般的死亡”,“奔向那边,去过正直的生活”。

魏纳特和一些流亡诗人一样,对这场法西斯战争进行了坚决的抵抗和反击。其在战争时期所写的诗作,也像其他反法西斯作品一样,表现了诗人对战争的深恶痛绝和对革命胜利坚定不移的信念。“我远离祖国,除了我的那些以标语、诗歌和呼吁书形式出现的‘游击队员’外,别无任何武器。我把他们一个接一个地派往后方,去扰乱刽子手们,扰乱他们的庇护者和拥戴者,牵制他们的罪恶活动,也为受骗和寻找出路的人指明方向。”(引自苏联科学院编,《德国近代文学史》)这是魏纳特对自己诗歌最好的注脚。

诗作在艺术风格上具有鲜明的特点。作为一首传单诗,写作目的非常明确,就是要投向正在战壕里作战的德国士兵手中。这就决定了诗作形式简练,语言通俗易懂,富有激情。诗要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鼓动性,才能激起对方情感的共鸣,达到宣传的作用。其次,此首诗作的展开方式新颖独特,显示出诗人在结构全篇时匠心独运。诗人以一个德国士兵的身份入诗,采用叙述梦境的方式,以一个死人的视角展开叙述,使得全诗具有很强的现场感,也使德国士兵在情感上易于接受。这些艺术方面的特点,使这首诗成为当时苏德战场上流传最广的一首诗作。

(李 超)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