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 句
僧志南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僧志南,生卒年不详,号明老,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诗僧,南宋赵与虤《娱书堂诗话》卷上说:“僧志南能诗,朱文公尝跋其卷云:‘南诗清丽有余,格力闲暇,无蔬笋气。如云: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予深爱之。’”
前两句写所为。首句写诗人在古树的树影下栓好了小船。“短篷”指小船,因为船小,所以篷也就比较短。用小船上最显眼的“短篷”来称小船,显然采用了借代的方法。次句写诗人拄着藜杖走到了桥的东面。“藜”为一年生草本植物,茎直立,可以做拐杖。“杖藜”为动宾结构,即拄着藜杖。
后两句写所感。三句写杏花盛开时节的毛毛细雨快要沾湿我的衣服,可见雨之似有若无。末句写杨柳吐绿时的微风吹在脸上毫无寒意,可见风之温柔可亲。这两句诗采用了倒装的句式,原句应当是“杏花雨沾衣欲湿,杨柳风吹面不寒”。设想一下,杏花沾上了毛毛细雨,色彩将会更加鲜艳;嫩绿的柳枝在微风中摇曳,将显得更加婀娜多姿。
此诗通过切身体会写出了江南春水、春雨、春风、春天柳树的美丽,而且这些事物交织在一起,构成一幅美丽的图画。从中不难看出诗人对生活非常热爱。陆游《临安春雨初霁》说:“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陈与义《怀天经智老因访之》说:“客子光阴诗卷里,杏花消息雨声中。”可见春雨总是与杏花伴随在一起。“春风杨柳万千条”更是人人常见的景象。所以这些诗句读来感同身受,觉得特别亲切。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