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贺《李凭箜篌引》全诗原文赏析,表达思想情感解读

作者:李贺 栏目:李贺诗集 2020-05-06 19:14:32

李贺《李凭箜篌引》

吴丝蜀桐张高秋②,空山凝云颓不流③。

江娥啼竹素女愁④,李凭中国弹箜篌⑤。

昆山玉碎凤凰叫⑥,芙蓉泣露香兰笑⑦。

十二门前融冷光⑧,二十三丝动紫皇⑨。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⑩。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注释

①李凭,中唐著名乐师。箜篌,弦乐器。有竖式和卧式两种。竖箜篌体曲而长,竖抱于怀,用两手齐奏。李凭所弹的是竖箜篌。《箜篌引》,乐府《相和六引》之一,亦名《公无渡河》。

②吴丝蜀桐:吴地所产的蚕丝和蜀地所产的桐木,是制造乐器的优良材料。此指李凭所弹箜篌的精美。张:弹奏。高秋:深秋九月。

③凝云颓不流:即“响遏行云”之意。颓,下垂貌。

④江娥:舜之二妃娥皇、女英。素女:传说为黄帝时的神女。

⑤中国:指京城。

⑥昆山:即昆仑山,古代以产玉闻名。玉碎、凤凰叫,都是形容声音清脆激越。

⑦“芙蓉”句:形容声音幽咽或欢快。芙蓉,即荷花。

⑧十二门:指长安。古长安城四面各有三门,共有十二门。

⑨二十三丝:指箜篌。丝,一作“弦”。竖箜篌有二十三弦。紫皇:道教传说中的最高的神仙。

⑩“女娲”二句:谓箜篌声回荡空际,响震云霄。女娲,传说中的上古女神。逗,引出。

11、神妪:神妇。

12、“老鱼”句:《列子·汤问》:“瓠巴鼓琴,而鸟舞鱼跃。”疑用此事。

13、吴质:神话中在月中伐桂的吴刚。

14、露脚:露水滴落。寒兔:指秋月。传说月中有玉兔。

赏析

对于音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在诗歌中描写出来、传达出来,作为读者所感受到的,便不仅仅是对那乐声的想象,还有作为传达者的诗人的不同个性。可以说,李贺是用相当主观化的幻想表达出他的独特的内心世界。我们可以比较一下同样是表现音乐的三部作品:白居易的《琵琶行》、韩愈的《听颖师弹琴》和李贺的《李凭箜篌引》。琵琶、琴、箜篌是三种不同的乐器,但它们又同属于弦乐器,大体还是可看出诗人的不同描写特色。白居易说:“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水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情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对于琵琶声的种种丰富变化,全部用生动而浅显易懂的比喻,我们很容易就想象出乐声的感觉。韩愈《听颖师弹琴》说:“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划然变轩昂,勇士赴战场。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随飞扬。喧啾百鸟群,忽见孤凤皇。跻攀分寸不可上,失势一落千丈强。”表现琴声的轻柔缠绵、慷慨高亢、悠远轻扬、骤高骤低等,也全用可以想象得出的比喻。韩愈和白居易作为中唐最著名的两大诗派韩孟诗派和元白诗派的领袖,他们的诗风本来一个险怪、一个浅俗,截然不同,但在这两首描写音乐的作品中,他们对于音乐的想象和表达,应当说区别只在于用来比喻的喻体不同而已。而同属于韩孟诗派的李贺,他的这首描写音乐的诗,则典型地体现着韩孟诗派尚“奇”的特点。李贺在此诗中对于音乐的感受通过两种方式表达出来:一是以比喻正面摹写,但是他的比喻不同于白居易和韩愈,有着明显的主观幻想的色彩。他说:“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这是李贺所感受到的乐声,他用昆山玉碎来形容乐声的清脆,这还是我们可以想象得到的,那么,凤凰这种传说中的神鸟的叫声是怎样的呢?韩愈的诗里虽也写到凤凰的叫声,但那是形容琴声如百鸟喧鸣中突然有凤凰长鸣一声,呈现高扬清越之音,诗人要表达的意思是比较清晰的。李贺的诗则带着更为神秘的气息。至于下句,芙蓉在露水中的哭泣声是怎样的,香兰的笑声又是怎样的?这就全部不是现实中可以感知的了,就是说诗歌的喻体也全部出自诗人的主观想象。

这种想象我们似乎也能理解和感受,但是它比白居易和韩愈的想象显然要奇异得多。李贺对于音乐的感受的另一种表达方式则是侧面描写和烘托。汉乐府《陌上桑》描写罗敷的美貌就大笔墨渲染了旁观者对于罗敷美貌的惊叹。李贺此诗正面描写的笔墨并不算多,大量的便是侧面描写和烘托,想象这乐声使流云凝住、神女动容,使整个长安城都笼罩在寒意之中,使石破天惊、鱼龙舞动,使吴刚不眠、寒兔入神,总之,有生命的、无生命的、天上地下、人与神都沉浸在这乐声之中。在李贺的想象中,冷光、秋雨、老鱼、*蛟、寒兔等意象,带着他一贯的冷色调,更增添了这乐声的神秘感。于是,诗人传达给我们的李凭的箜篌声,不是温暖的怡悦情性,而是“此曲只应天上有”的撼人心魄。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