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曾伯《解连环·孤雁》原文、注释、译文、鉴赏

作者:李曾伯 栏目:李曾伯诗集 2020-08-30 10:51:39

李曾伯(1198~?),字长孺,号可斋,祖籍怀州(今河南汝阳),寓居嘉兴(今属浙江)。曾历任湖南安抚使、庆元知府兼沿海制置使、四川宣抚使等职。关心军事,主张北伐抗金。善作长调,不喜艳语。词作颇有稼轩之风,有《可斋诗余》遗世。

解连环·孤雁

【原文】

楚江空晚。怅离群万里,恍然 惊散。自顾影、欲下寒塘,正沙净草枯,水平天远。写不成书,只寄得、相思一点。料因循误了,残毡拥雪,故人心眼。

谁怜旅愁荏苒。谩长门 夜悄,锦筝弹怨。想伴侣、犹宿芦花,也曾念春前,去程应转。暮雨相呼,怕蓦地、玉关重见。未羞他、双燕归来,画帘半卷。

【注释】

①恍然:形容突然醒悟。

②长门:汉武帝时陈皇后失宠后所居的冷宫。

【译文】

在空阔的楚江夜晚,我的痛心突然被惊散后,才惊觉自己已脱离雁群万里之远。顾影自怜,想飞下寒塘,只见地面一片平沙枯草,江水平阔伸向遥远天边。孤单一只已写不成人字图案,只能寄去一点相思情意。还生怕拖延太久会误了,为那些蘸着积雪吞咽毡毛的故人,传达他们眷念故园的心愿。

有谁会可怜我长途飞行的艰难?让我想起深夜孤居长门宫的皇后,锦筝弹着心中无限的幽怨。料想自己的伴侣还栖宿在芦花中,他们是否正惦念我在春前,会转程从旧路飞回北边。暮雨中我仿佛听见声声呼唤,只怕骤然间在边塞重新相见。这样,当双燕归来后栖息于,画帘半卷的房檐,我也不会羞惭。

【鉴赏】

本词作于宋亡后。从题目即可看出这是一首咏物词,所咏之物为“孤雁”,一“孤”字就限定了全词悲伤怅然的基调。词人也借孤雁抒发了自己在国破家亡后满心的落寞、孤寂和失意。

上片写孤雁独自飘零,孤寂、可怜至极。起句“楚江空晚”点出时间、地点,一“空”字暗含悲凉之意。“怅离群万里”两句,词人写孤雁离群万里后的心理活动,“惊”字点明它的惊慌失措。随后,“自顾影”两句写孤雁踌躇不定的落寞。接着,“正沙净草枯,水平天远”两句,借荒凉的景色衬托孤雁的孤寂和凄凉。“写不成书”三句忽然转折,由雁及人,至此我们明确词人是以孤雁自况,抒发自己在国破之后独自飘零的落寞以及无奈于时局的幽怨和哀叹,并借“苏武雁足传书”之事,表达自己有满心相思却不得寄出的忧愤。结尾“料因循误了”三句,进一步渲染无法与故人互寄相思的无奈。

下片写孤雁思念情侣。“谁怜旅愁荏苒”一句写旅途漫漫、忧愁无边,无人怜爱,悲凉至极。“谩长门夜悄”两句,化用陈皇后失宠后孤居长门的典故,写出了孤雁之孤。漫漫长夜,从清冷寂寞的长门宫传来阵阵幽怨低婉的锦筝之声,听后令人顿生悲怜。“想伴侣”四句,词人借孤雁直抒胸臆,写自己想起如今与故友天涯相隔,重逢无期,更增忧愁。“暮雨相呼,怕蓦地、玉关重见”三句,词人通过假想孤雁在一个暮雨朦胧的时刻,与伴侣们在空中清声应和,在将要重逢之时却又害怕重逢的矛盾心理,暗喻自己此刻孤苦一人,深切思念友人的同时,又怕见友人的踌躇心情。词人的这种矛盾源于对“物是人非事事休”的恐惧,因为宋亡后词人独自飘零,今日之自己已非昔日之自己,可想友人定也今非昔比。结尾三句,词人以“双燕”喻贪恋荣华、丧尽臣节之人,以“孤雁”喻坚贞高洁之人,词人抨击“双燕”赞颂“孤雁”,从而点出主题,抒发自己爱国悲国之情。

本词描写细腻,情感真挚,化典活用,构思精巧,是咏物词中不可多得的佳作。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