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学家吴其浚
吴其浚是我国清代有名的植物学家。那时的吴家是当地的官宦人家,好几代人都当朝做官,这也为吴其浚从小就能接受良好的教育提供了条件。
在吴其浚十几岁时,父亲在湖北当楚北学使。有一次,一位远方来的客人,带来了一种大家都没见过的水果,外形好似鸭蛋,可味道却是酸酸甜甜的橘子味,十分可口好吃。高兴之后,吴其浚开始仔细端详起这个奇怪的水果。
“这个水果叫什么名字啊?”吴其浚好奇地问来客。可是客人和家人都不知道水果的名称。吴其浚想:“世界上有多少种花草树木啊!就连人们吃的一些水果,也有大人不知道名字的。我要是能把见过的各式各样的植物分类,整理一下,应该是多有意义的事!”也就从这个时候起,使他幼小的心灵里萌生了要从事植物学研究的念头。
嘉庆年间的1810年,21岁的吴其浚参加了全省大会考名列前茅,并成为了举人。又过了7年,吴其浚进京参加了全国的殿试,并且金榜题名中了状元,随即被任命为翰林院管修撰的官。
吴其浚也就趁此机会,或骑马或坐船,一路尽情观赏祖国的大好河山,每当他遇到没见过的奇花异草,总会停下来认真观察,详细记录。
我国的中草药历史悠久,中草药里的知识内容博大精深。可当时并没有一部权威性的植物分类学专著,植物的命名相当混乱。比如同一种植物,在不同的地区可能就有好几种叫法,而有时不同地方说的同一个名字,在不同地区却是指不同的植物。
吴其浚决心用毕生的精力编一部最全最准确的植物学专著。他每到一地,都会花费相当大的精力采集各式各样的植物标本。无论水里生的,还是土里长的,只要是以前没见过的,都会仔细研究,观察它的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最后趁它还没有枯萎时,照原样一丝不苟地画成图,再附上详细的文字说明,保存起来,成为第一手资料。
那是在20多年以后,皇太后赐给吴其浚一筐水果,筐外面写着“蜜罗”两个大字。吴其浚打开水果筐,发现这里面的水果正好是他小时候吃过的那种不知名的水果。
后来,吴其浚在江西、云南、贵州等地,吴其浚也见到了这种果树,并了解到蜜罗在云南被称为蜜筒,在贵州又被称为香橼,而实际上它们都是柑橘类水果的一种。这样,在吴其浚心里几十年的一个疑团终于被解开了。
吴其浚就这样一面为朝廷做事,一面进行自己的植物学研究。经过几十年辛勤的工作,吴其浚收集的资料装了满满几大箱,他开始准备着手系统地整理这些资料,并把它们编成一部大书。
吴其浚白天处理公事,晚上伏案写作。长期的辛苦工作,使他得了重病。临终前,吴其浚看着凝聚着自己一辈子心血,却没有时间写完的书稿,他满含热泪地对家人说:“这是我毕生的心血,一定要设法把它整理出来,这样我在九泉之下也就瞑目了……”
这位具有严谨科学态度的杰出的植物学家,就这样充满遗憾地永远闭上了双眼。吴其浚辞世后,云南蒙自人陆应谷继任山西巡抚。对于吴其浚的才学和志向很是敬佩,他决心完成吴其浚的遗愿,承担起整理遗稿的重任。
两年后,陆应谷终于实现了吴其浚的愿望,一部中国19世纪重要的植物学专著出版了。此书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名叫《植物名实图考长编》,共22卷,收集植物838种,是我国古代历史文献中有关植物论述的摘要和汇总。
另一部分是《植物名实图考》,共38卷,所载植物的分布涉及中国的19个省。对于植物的药用价值,以及同物异名或同名异物的考订特别详细,纠正了前人的不少错误,现在许多植物定名也常常要参考它。《植物名实图考》是全书的核心和精华,是一部具有世界影响的植物学巨著。
许多国家研究植物学和药物学的专家都十分重视这部书。德国一位植物学家曾评价它“刻绘尤极精审”。
1919年,当再次重印这部书时,许多外国人争相购买和从事研究。这部书不仅让我们中国人,也让外国人看到了中华民族对世界植物学所做的重大贡献。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