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失败中的灵感
六十多年以前,袁隆平还是一个六岁的小男孩,当时生活在武汉。在一次郊游中,他来到了一个园艺场,看到满园郁郁葱葱,满眼芬芳的花草和鲜艳诱人的果实,他幼小的心灵震撼了,他想,这一切太美丽了!我长大一定要去学农。
怀揣着这个美丽的梦想,这个生长在大城市,从小就上教会学校的孩子,真的在少年时倔强地违背了母亲的意愿坚持选择了学农。
1953年,从西南农学院毕业后,他从重庆来到湖南安江农校当了19年的老师。1960年,一场罕见的饥荒梦魇般地向中国大地猛烈来袭,在那著名的“三年困难时期”里,他亲眼见过有人饿死倒地在路边、田坎上,很多人因为饥饿而得了浮肿病。他响应党的号召,和学生一起到艰苦的农村锻炼。在食堂,他们的菜就是一大锅红薯藤,比猪食好不了多少。饭也是用水蒸了两次,看起来饭粒儿饱满,可吃下去没多久就觉得饿,每天能吃顿饱饭简直成了他们的梦想。有农民听说他是搞农业科学的,对他说,“如果你能研究出亩产800斤、1000斤的新稻种那该多好啊!”这番满含期待的话,唤起了他心中神圣的使命感,他在心中立下了“让所有人不再挨饿”的理想。
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有一个晚上,他居然梦见试验田里的超级杂交稻长得比高粱还高,稻穗比扫帚还长,谷粒有花生米那么大,成千上万的穗子沉甸甸地下垂着,就像一片片气热磅礴的大瀑布,他和助手们坐在禾下乘凉。
然而,梦想虽美丽,实现起来却是千难万阻。袁隆平天天到学校试验田里看,也找不到他梦想中的高产良种。那天,他像往常一样,到试验田里察看。突然,他被一株形态特异的水稻植株吸引住了。这株“鹤立鸡群”的水稻,株型优异,穗大粒多,特别引人注目。他马上用布条在这株水稻身上做了记号,把它的谷粒全部作为种子留下来。第二年,他把这些种子播种到了试验田里,满心以为它们会长得植株壮硕,穗大粒多,等秧苗长高了,他才失望地发现,它们长得参差不齐,抽穗的时间很不一致,而且没有哪一蔸能长得超过上一代。
面对这样的失败,一开始袁隆平很伤心。可是他突然又醒悟了,面前这些失败的后代们的样子,正是遗传学上说的分离现象。而从遗传学的分离规律看,纯种水稻品种的第二代是不会有分离的,只有杂种,第二代才会出现分离现象。这么说来,他去年发现的那株“鹤立鸡群”的稻株,就是一株“天然杂交稻”!于是,他马上又跑回田里,把那些出现分离的水稻植株仔细地作出记载,反复统计运算,证明完全符合孟德尔的分离规律。而当时国内外的权威都认为水稻是自花授粉植物,不具有杂交优势。而且,因为奥地利科学家孟德尔、美国科学家摩尔根的遗传学理论和苏联专家米丘林、李森科的无性杂交理论观点针锋相对,在当时那个政治压倒一切,乌云笼罩中国大地的年代,孟德尔、摩尔根理所当然被当成了“歪门邪说”。可是眼前的事实,使袁隆平毅然决定投入摩尔根遗传学的怀抱。他想,既然去年的那株“天然杂交稻”的杂种第一代长势能够这么好,那充分说明水稻存在着明显的杂种优势现象。既然自然界客观存在“天然杂交稻”,那么只要我们摸清楚这中间的规律,肯定就能培育出人工杂交稻,再应用到生产上,提高水稻的产量。
两年的辛苦换来的失败,只给他带来这样一个宝贵的启示,他高兴得差点跳起来。经过艰苦的努力,他培育的杂交水稻终于成功了,1976年,杂交水稻开始进行大面积推广,增产20%以上。2000年,超级杂交水稻亩产700公斤目标实现;2004年,800公斤目标实现;2005年,超级稻第三期小片试验田达到900公斤。接下来的目标,是达到亩产1000公斤。他不但解决了世界第一人口大国中国人的吃饭问题,还对世界减少饥饿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早在1982年,国际水稻研究所学术会首次公认:中国科学家袁隆平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还有人称他为现代的“神农”。
当有人问袁隆平成功的秘诀时,他以“知识+汗水+灵感+机遇”作答。的确,艺术创作需要灵感,科研也需要灵感。然而袁隆平之所以能成功,不仅在于他有灵感,更重要的是,他能在失败中找到灵感。贝多芬说过:“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难的遭遇里百折不挠。”只有能为了梦想一往无前的人,才能有足够的耐心和智慧在失败中发现灵感。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