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的许多家庭中,孩子们的需求总是摆在第一位,父母会尽可能地满足他们。这类父母大概从未想过要用“沸水”去刺激他们,大概也从未提醒过自己的“孩子”对温水要有特别的警惕。防止孩子成为“温水青蛙”,父母有责任,且不容推卸。
现在的孩子,绝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父母宠爱娇惯,让孩子产生了极强的依赖性。当孩子在进行一项活动的时候,经常还没有去尝试就喊着说:“我不会。”他们在遇到困难时常常灰心丧气,甚至选择逃避。时间长了,他们就成为了惧怕困难的孩子,很容易被困难打倒在地。
放学路上,小坤的心情很沉重,他克制着,不想让自己的眼泪落下来。可是,刚才那一幕情景就像电影一样出现在他的眼前:上课铃响了,老师笑吟吟地走进了教室,对下面的同学说:“这节班会课是竞选班干部……”话还没说完,大家就叽叽喳喳地讨论了起来……可没想到,积极的小坤最后没有选上班干部。
回到家,妈妈问道:“今天怎么样呢?听说你去竞选班干部了,咋样,选上没啊?”这话说到了小坤的伤心处,他眼睛已经红了,匆忙走进自己的房间,一个人趴在桌子上哭。妈妈有些不解:“这孩子,这是怎么了?”
面对这样的情况,父母也很着急,但却不知道该怎么办,有的父母则直接插手帮助孩子解决困难。其实,当孩子遇到了困难时,需要的是战胜困难的能力,而不是大包大揽的父母。因为在成长的过程中,他们随时都会遇到困难,总有一天孩子需要独自去面对困难、战胜困难。所以,父母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孩子战胜困难的能力。
1.引导孩子正确评价自我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父母应该给予客观正确的评价,如果你只看到孩子的长处,孩子就会在赞赏的目光中骄傲自满,对自身的不足缺乏认识,不能接受失败;如果父母对孩子有过高的期望,会增加孩子的压力,伤害孩子的自尊。这样不能正确自我评价的孩子缺乏一定的自信,会选择逃避困难。因此,父母应该引导孩子正确评价自我,让孩子对自己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有所预测,这样,孩子就会对战胜困难就有一定的心理准备。
2.放开孩子,让他去做自己能做的事情
有的父母对孩子溺爱,事事包办代替,这样会让孩子在遇到困难时就不知所措了。所以,父母应该放弃大包大揽的做法,放开孩子,让孩子独立去完成自己能做的事情。比如,孩子在学习上遇到了困难,父母应该鼓励他们自己去思考、解决问题,让孩子在生活中渐渐学会独立面对一些人生路上的挫折和困难。
3.给孩子树立榜样,培养孩子战胜困难的信心
在平时的生活中,父母可以给孩子讲述一些名人战胜困难的故事,让孩子以这些名人为榜样,不畏困难。当然,孩子最好的最直接的榜样就是父母,“身教胜于言传”,父母对待困难的态度和行为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的态度和行为。
4.进行适当的批评教育,培养孩子战胜困难的能力
父母在与孩子一起玩游戏的过程中,总是喜欢让着孩子,让孩子取得胜利,结果让孩子养成争强好胜、自以为是的心态,一旦遭遇了困难,就会沮丧或者丧失信心。所以,父母需要对孩子进行适当的批评,指出孩子身上存在的缺点和不足之处,偶尔也让孩子尝尝失败的滋味,让孩子学会自我调节。
5.鼓励孩子战胜困难,培养孩子战胜困难的勇气
有的孩子一旦遭遇困难就产生消极情绪,往往会垂头丧气,选择逃避的方式。其实,想要孩子能够独立战胜困难,就要培养孩子面对困难的勇气。当孩子在面对困难的时候,引导孩子采取正确的态度勇敢面对,向困难发起挑战。比如,当孩子害怕去做一件事情的时候,父母应该鼓励孩子:“别怕,你一定能行的!”不断地给孩子加油,培养孩子战胜困难的勇气。
心理启示
心理学研究表明,父母的榜样对孩子行为的形成和改变有着显著的影响。如果父母给孩子树立了不畏困难的榜样,那么就有助于增强孩子面对困难和挫折的信心,让孩子明白世界上并没有唾手可得的成功,而是需要不断地战胜困难,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