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结果很可怕,你掂量掂量”|诉诸后果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34.“这样的结果很可怕,你掂量掂量”|诉诸后果

相传,美国曾因参战需要,动员大批的年轻人入伍,但很多美国青年过惯了安逸舒适的生活,害怕战场上的危险,纷纷抵制征兵令。

为此,美国各州的行政长官很苦恼,不知该如何向上级交代,其中俄亥俄州的地方行政长官,先后被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狠狠地训斥了五次。可即便如此,他还是表示无能为力,说自己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可无论如何也无法说服那些懦弱且意见纷杂的年轻人。

后来,有一位士兵毛遂自荐,说他可以帮助行政长官解决难题。俄亥俄州的行政长官半信半疑,可又没有其他的办法,就只好让这位士兵一试。

经过一番准备后,这位士兵来到了征兵现场发表演讲。他说:“亲爱的朋友们,我和你们一样,都特别珍惜自己的生命。我想说的是,热爱生命是无罪的,因为每个人的生命都只有一次。摸着良心说,我也十分厌恶战争,恐惧死亡,如果要求我去前线,我也会跟大家一样,逃避这项命令。”

底下的年轻人见他说的话很“贴心”,也便安静下来,听他后续的演讲。

这位士兵继续说道:“有时候,我们需要换位思考。假如,今天我处在你们的位置,我在担心参军的危险之余,还存在一种侥幸心理,且这种侥幸不是凭空的:如果我服兵役,上前线的概率是50%,那么还有50%的概率留在后方;即使上前线,我作战的概率是50%,还有50%的概率是成为某长官的贴身勤务员,留在安全区工作;万一我不幸必须要扛起枪上战场,那么我受伤的概率仍是50%;就算我不幸受伤,受重伤的概率依然是50%,还有50%的概率是受轻伤,死神不会眷顾我。所以,我有什么理由过分担心呢?”

稍作停顿之后,这位演讲者继续讲:“也许你会说,万一运气不好受了重伤怎么办?我想告诉你,医生会帮助我们,从死神的手里夺回生命。当然,如果我的运气糟糕透了,不幸为国捐躯,那么我的家人会为我感到骄傲,我的父母会被授予一枚特别的勋章,还能够领取到一笔数额可观的保险金和抚恤金,邻家的孩子们会把我当成英雄一样顶礼膜拜。当我以一名勇敢的战士来到天堂时,说不定还可以见到受万人敬仰的华盛顿将军。”听完这些话,底下的年轻人受到了莫大的鼓舞,他们表示愿意赌一把。也许,他们是想成为英雄,被亲人、朋友、邻居铭记于心;也许是他们家境不好,想着万一为国捐躯,还能给家人留下一笔可观的抚恤金……不管怎样,他们真的被说服了。

这位说服了年轻人入伍的士兵,后来也得到了俄亥俄州行政长官的重用。从演讲方面说,他的确懂得换位思考的艺术,所说的话也有一定的代入感和影响力,但从逻辑学上讲,我们却要把他称为“诡辩大师”。因为,他的那番精彩演讲,存在许多的逻辑谬误,话里话外都在弱化战争的危险,强调入伍的好处。

让我们看看他的逻辑谬误都藏在什么地方?

——“如果我服兵役,上前线的概率是50%,那么还有50%的概率留在后方”,这是不符合逻辑的,因为上前线的士兵与留在后方的士兵数量之比不是绝对的1:1,上前线的士兵人数肯定比留在后方的人数多,这就意味着,上前线的概率肯定要大于50%。

——“即使上前线,我作战的概率是50%,还有50%的概率是成为某长官的贴身勤务员,留在安全区工作”,这也是一个谎言,因为上前线的士兵数量与留在后方的士兵数量不是相同的,前者的数量远大于后者,所以上前线作战的概率也会远大于50%。

由此可见,上前线作战的概率是很高的,而这也是美国政府征兵的主要目的。可在这段演讲中,“上前线作战”却被演说者弱化成了“50%的概率”,这一数据具有很大的欺骗性。另外,他所做的“不幸受伤”“受重伤”“为国捐躯”等假设,也都是在强调相对较好的结果,毕竟身亡后可以成为英雄,为家人留下抚恤金。

这种以讨好或不讨好的结果说服他人的方式,叫作诉诸后果,属于逻辑谬误的一种。因为,诡辩者不是通过正常的逻辑来证明自己的观点,以达到说服他人的目的,而是通过告知被说服者会有怎样的后果,以达到引诱、哄骗、威逼等目的,最终让被说服者屈服于自己的观点。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