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的真谛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追求的真谛

那是在1930年10月10日,他出生于伦敦东部哈克尼一个犹太人的家庭,是一个犹太裁缝的儿子。

他的整个青少年时期,都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阴云下度过的,二战后曾就读于伦敦某地区的一所小学。

在那里他开始阅读戏剧作品,接触到了戏剧表演,并在学校舞台上扮演了麦克白和罗密欧等角色,展示了一定的戏剧天分,并对戏剧产生了强烈的兴趣。基于此,男孩下定决心走上戏剧创作之路。

在英国,说起戏剧,萧伯纳无疑是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即使在世界剧坛,他也是举足轻重,男孩非常崇拜这位前辈。

他经常幻想自己会成为萧伯纳那样伟大的剧作家,一有空闲就研究萧伯纳的作品,并不断尝试着去写剧本。

结果由于急功近利,弄得自己差点走火入魔,却没有取得多大的进步。

这时,连男孩的母亲都觉得这可怜的孩子写的东西实在是太蹩脚了,完全没有戏剧创作的天赋。

母亲为了让孩子脱离“苦海”,下了一剂猛药。她对孩子说:“你啊,根本就不能端写作这碗饭,还是放弃吧!”

母亲的话极大地伤了孩子的自尊心。这时候,如果不是他的父亲,他可能真的会自暴自弃,默默无闻,泯然于众人矣!

男孩的父亲虽然只是一个打短工的小裁缝,却很尊重孩子的兴趣和爱好。对于儿子所写的东西,在他看来,尽管有些前言不搭后语,蹩脚极了,但他却没有像他的母亲那样,选择打击,而是循循善诱地劝导孩子。

他问道:“孩子,你为什么这么喜欢戏剧?”

孩子说:“我想赢得欢呼,想成名,想成为像萧伯纳那样的剧作家。”

父亲又问道:“那么,做这些事情,你感到快乐吗?”

男孩说:“快乐啊,而且阅读和创作的过程我都感到很快乐。”

这时,父亲微笑着说:“是啊,你现在非常快乐,并且享受着做这件事的过程。这说明你已经找到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那你又何必偏要为虚名而强迫自己呢?

在我看来,快乐就是享受追求成功的整个过程。我是一个普普通通的裁缝,但是每当我给别人做衣服时,我就非常快乐。”

父亲的一番话,使男孩如醍醐灌顶般恍然大悟!他终于想通了,干自己喜欢的事,并享受这其中的过程。

那么,尽管开始自己做得并不好,甚至很糟糕,可能不被人理解,甚至被别人讽刺,被现实打击,但是只要内心充实,追求成功的过程是快乐的,并且懂得享受这个过程,那么自己就是幸福的。这就是追求的真谛,人生的真谛之所在。

从那以后,小男孩心里那种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的想法逐渐淡了下去。在接下来的岁月里,他心无旁骛地阅读着,创作着,并快乐地享受着,即使遇到挫折或者失败,他都不急不躁,不气不恼。

他的戏剧并不是一开始就受人欢迎的。1958年他创作的《生日聚会》仅仅在伦敦上演了6天,其中一场的观众人数只有6个。但是,他并没有气馁。

两年后,他的戏剧《管理员》的上演获得了舆论的欢呼,并进军百老汇。而且,他在1957年写出的第一个剧本《房间》,植入了日常生活背后的恐惧以及荒谬。就是因为这部作品,在近50年后,即2005年10月13日,他75岁生日的第三天,瑞典皇家文学院授予他诺贝尔文学奖,其理由是“他的戏剧发现了在日常废话掩盖下的惊心动魄之处,并强行打开了压抑者关闭的房间。”他就是哈罗德·品特。这位被誉为萧伯纳之后英国最重要的剧作家一生获奖无数,其中还包括奥地利文学奖、莎士比亚奖、欧洲文学大奖、皮兰德娄奖、大卫·科恩大不列颠文学奖、劳伦斯·奥利佛奖以及莫里哀终身成就奖等。此外,他还有14个大学的荣誉学位。

成功也一样,不必在乎结果,在乎的是追求成功的过程。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