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南怀瑾先生说:“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这八个字是引用古诗里的原句。这诗是讲做玉石的方法,如花莲的玉石,最初是桌面大的一块石头,买来以后,先将它剖开,里面也许能有几百个戒指面,也许只有十个八个也说不定。做玉器的第一步,用锯子弄开石头叫剖,也就是切;找到了玉,又用锉子把石头的部分锉去,就是第二步手术叫磋;玉磋出来了以后,再慢慢地把它雕琢,琢成戒指型、鸡心型、手镯型等一定的型式、器物,就是琢;然后又加上磨光,使这玉发出美丽夺目的光彩来,就是磨。切、磋、琢、磨,就是譬喻教育。一个人天生就要接受教育,要慢慢从人生的经验中,体会过来,学问进一步,工夫就越细,越到了后来,学问就越难。
玉不琢,不成器。人也是一样,虽有天赋存在,但并不能生而知之,很多能力,都是要靠后天培养的。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培养一个人不容易,说明一个人的成长之路是漫长而艰难的。不仅需要自觉的学习,而且更要接受来自各方面的严峻考验。一个人的成长很难,而在竞争的社会,成功就更难了。所以,一个人要想成功,只有不断磨砺自己,否则,难以成大器。
着名京剧艺术家梅兰芳,你看他唱戏时,那眼神,是那么传神,其顾盼流转,真是妖娆多姿,令人迷醉。但是,他的眼睛,原来可并不是那么有神采的。
据说,梅兰芳小时候,相貌并不出众,眼神还有些呆板,性格也不是那么人见人爱的,见人也不大会说话。
他八岁那年,家里的私塾请来了一位有名的朱素云先生,由他来教梅兰芳学戏。第一出开蒙戏是《二进宫》,老师反复教他,但梅兰芳就是不能上口。朱先生见他进步太慢,认为他不是学戏的材料,再不教他了。临走时,将梅兰芳叫到跟前斥责说:“祖师爷没给你这碗饭吃,我也没办法。”说完,拂袖而去。
但是,梅兰芳表面看上去没什么个性,但在心里,可不是一个没主意的孩子。他的自尊心很强,而且是个有志气、有毅力的孩子,朱先生的话,像一根针刺一样,深深刺疼了他的心。
梅兰芳心想:难道别人能学会的戏,我就学不会吗?难道我比别人少点什么吗?他努力寻找自己的缺点,认为并没有什么不能改善的地方。于是,他暗下决心:非要做出个样子来不可。一定要为自己争口气,让那个老师对自己刮目相看。
不久,梅兰芳进入“云和堂”学戏,拜吴菱仙老先生为师。这位吴先生,对梅兰芳的要求十分严格,有时甚至采取十分严苛的训练方法,但是,梅兰芳并不怕苦,总是按老师要求,咬着牙完成所有的动作。
吴先生的功夫中,最厉害的一手是跷功。有一次,他搬来一条板凳,上面放着一块砖头,让梅兰芳脚踏两根米来长的高跷,站在砖头上,并要求他站一炷香的工夫。
开始,梅兰芳站上去,心里十分胆怯,总是战战兢兢的。不到三分钟,就腰酸脚疼支撑不住了。可他刚跳下来,又必须马上再站上去,因为一炷香烧不完,是不准下来休息的。梅兰芳的腿都站肿了,但他从不喊苦。经过一段基本功训练,梅兰芳的跷功有了很大长进。但他没有满足,又积极主动地设法增加训练难度。
秋去冬来,他在庭院里找块地方浇了一个冰场,冰面光洁如镜,人走上去都免不了摔跤。可梅兰芳偏偏要踏上高跷,到冰场上去跑圆场。高跷本来重心就高,支撑面又很小,再加上冰滑,梅兰芳经常摔得身上青一块紫一块的。
吴先生看在眼里,也不免怜惜心疼起来,他对梅兰芳说:“休息几天再练吧!”梅兰芳却坚决地说:“先生,您不是常常说,练功练功,一日不练三日空吗?”说得声音响亮,让先生也心生赞赏无奈,只好让他继续练下去。
就这样,他练了一次又一次,努力克服心理障碍,不断激励自己,终于拿下这项硬功夫。冰上踩跷的功夫,使梅兰芳受益甚大。在晚年,他曾多次说:“幼年练跷功,颇以为苦,但使我腰腿力量倍增。我在六十多岁时仍然演出《醉酒》、《穆柯寨》一类刀马花旦戏,就不能不说是当年严格训练跷功的好处。真可谓‘不受一番冰霜苦,哪得梅花放清香’啊!”
由梅兰芳,这位享誉世界的艺术家勤学苦练的故事,我们知道“梅花香自苦寒来”的道理。古人说:“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精诚所至,金石为开”,都是说明一个人只有刻苦学习,精进不已,才能“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人虽有天赋存在,但人与人之间的聪明,并没有多大的不同。我们也看到,有很多基础相似的人,成长到后来,却有了天壤之别!这是为什么?是后天对自己的艰辛打造。打造,不仅要琢磨,更有磨砺。不只是学业成长,更有生活阅历,人生经验上的历练,还有自觉的修养。纵使你有成玉之质,也需要琢磨的。所以,后天的努力是我们必然的,没办法选择的,只要是活着,不想苟且而活,就要努力;而要想成功,做点事情,则必须要吃苦。
所谓“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一个人没有吃苦的精神,是不可能活出精彩人生的。人生一世,本来就不容易,更何况对于一个想成功的人呢?自然就更要付出比常人更多的努力和辛苦。心存侥幸不行,天下没有掉馅饼的事儿;成功没有捷径,也没人可以依靠,只有靠自己。即使有一时的幸运,但不能说明从此可一劳永逸,高枕无忧。所以,无论你是谁,无论你有多少天资和后天的条件,要想成功,就必须做好吃苦的准备,除了行动上的努力,更要有心理上的准备和承受力,否则,成功是不可能的。
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增益其所不能,然后……”古今中外成就非凡的人,无一不是走过艰难困苦,经历过大风大浪,有过非同一般经历,在行动和心理上都超越了平凡的人。
北宋的文学家范仲淹(公元989~1052),工于诗词散文,有《范文正公集》留世。我们知道他发出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千百年来,已经成为中国知识分子的座右铭,激励着千千万万的知识分子,也成为我们中华文化的强大精神力量。
范仲淹可不是一个单纯的文人,他还是一位有着时功的大政治家。可以说,像他这样,有文名又有实绩的知识分子是不多的,绝对称得上是一位成功人物。
让我们看看他的仕途履历,看起来真是一帆风顺:太宗祥符年间中了进士,然后,由晏殊推荐为秘阁校理。后来,他又被拜为枢密副使、参知政事。他主张推行新政,改革吏治,提倡农桑,减轻劳役,加强军备,因保守派反对而失败,但最终为自己的政治理想做了最大的努力,也做出自己的贡献,成就自己的不朽之名。
但是,在成功的背后,你也许想不到,他付出了多少艰辛的努力。
范仲淹的祖上,原来也是官宦之家。五代时期,他的爷爷范赞,时任吴越国秘书监。父亲范墉,任武宁军(徐州)节度掌书记。范仲淹就是范墉在徐州所生的第三个儿子。
但可悲的是,范仲淹在刚两岁时,父亲便去世了。家境不久便开始走向衰落。母亲谢氏为了生活,不得不带着他改嫁给淄州长山县(今山东邹平县东)朱氏,更姓朱,名说(中进士后恢复本姓)。
幼年家贫,但范仲淹从小就很有志气。他曾在长白山(今山东邹平县南)醴泉寺读书,因家庭贫苦,每天只能煮一盆薄粥,分作四份。早晚各两份,切一点荠菜,加一点盐来,就着吃。就这样,苦学了三年。
后来,他得知家世后,十分难过,哭着辞别了母亲,到南都(今属商丘)学舍读书。学习更加刻苦,可以说是废寝忘食,夜以继日,有时通宵达旦。在五年苦学的时间里,范仲淹没有脱过衣服睡觉!可想他的学习精神。
由于范仲淹勤奋学习,终于成为一个很有学问的人,并“学而优则仕”,一步步晋身为国家中枢的重要官员,推行改革,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和济世为民的理想。
范仲淹不仅人穷志不穷,从小有骨气,有志气,而且从小就怀有伟大抱负。当他还是个秀才时,就“以天下国家为己任”。后来,他当了谏官,曾大胆揭发吕夷简滥用职权,任用私人,受到贬谪处分。后来,他在与西夏的战争中立了大功,又回朝任副宰相。然后,他抓住机会,施展抱负,积极推行新政,改革时弊。虽然因触犯一部分权贵利益而遭到排挤而不得不废止,但毕竟树立了他在政治上的青史之名。
后来,他在岳州做官的老朋友滕子京,修建当地的名胜岳阳楼,请范仲淹写篇纪念文章。范仲淹写下了脍炙人口的《岳阳楼记》。他在这篇文章里提出,一个具有远大抱负的人,应该树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
这句话,不仅是范仲淹对自己的鞭策,更是对中国所有知识分子的激励。一千多年来,这句话成为无数仁人志士为国为民、奋斗不息的名言警句。
据说,范仲淹一生艰苦朴素,经常把自己的薪俸分给乡亲,深得人民拥戴。他“死之日,四方闻者,皆为叹息”,人民“哭之如父”。
他以自己刻苦求学上进的经历,激励着无数清寒的学子们,发奋努力,实现自己;他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一个真正知识分子的为学和为官使命。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