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鼓作气·打蛇必死,免留后患
晋太安元年(302),流人首领李特自称益州牧、都督梁益二州诸军事、大将军、大都督,擅居尊位,建号建初元年,发兵攻打晋广汉太守张征。张征据守险隘,与李特对峙。此时李特将兵马分为二营,他与次子李荡各领一营。张征看到李特营中兵力较弱,就发兵沿山攻击,试图擒贼先擒王。李特迎战,因地势险要通路狭窄,士兵挤挤攘攘放不开手脚而陷入了进退维谷的困境。李荡率兵救援,无奈山路越来越窄,张征的部下却越聚越多,通道全被阻断,这时要想杀开一条血路,真正无异于舍舟渡海。不过也还是有一线希望,那就是有那么一个人抱定必死之心,舍命冲锋,或者有可能将这条被封锁的山路开通。李荡自己是符合这一要求的:父亲李特被困,生死系于一发,他如果不能前去援救,李特必死无疑;李特一死,大家群龙无首,势必被张征逐一击溃,李氏紧接着就会被满门诛灭。与其坐以待毙,还不如拚个鱼死网破!正是百无顾忌,所向无敌,李荡既然已经看透了生死,一切畏惧都已与他无缘,于是满身披挂坚盔硬甲,手持长矛,大声呐喊着向前猛冲,连杀十余人。他的部下一看主将都不要命了,也个个奋勇争先,动辄就是扑过去同归于尽。张征的那些士兵还从来没见过这种玩命的打法,纷纷奔逃不迭。李特眼看自己已回天乏术,突然间却又转败为胜,实在是大喜过望,就有些放弃追杀张征的意思。李荡、王辛都坚决主张趁张征士卒伤亡严重、智勇俱竭的时候予以彻底歼灭,不让他有任何喘息余地,否则等到张征重整起旗鼓,又要大费手脚了。李特一想不错,立即下令全军穷追猛打,直至将张征杀得片甲不留。(《晋书·李特载记》)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