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吴越曲·苏州之旅·苏州·吴越沧桑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悠悠吴越曲·苏州之旅·苏州·吴越沧桑

苏州古城,前溯六千载即有人群聚居。公元前十一世纪之商代末,为勾吴国之所。前560年,吴王诸樊由无锡梅里迁都于此,苏州始称“吴”。前514年,吴王阖闾扩方圆三里之都邑为周47里之大城。吴于前473年并于越,后归楚。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置会稽郡,设吴县为郡首邑。秦末项羽起兵于吴,三国东吴孙权亦据地为鼎之一足,楚汉之争分会稽郡置吴郡,南朝梁太清三年(549)设吴州,隋开皇九年(589)废郡改称苏州。隋唐之时苏州船贸发达,五代之际其市井繁华。宋政和三年(1113)苏州升为平江府,南宋建炎二年(1128)遭金兀术兵陷,南宋德祐元年(1275)又受蒙古兵马入侵,城毁即复。元朝改平江府为平江路;明洪武年间改平江路为苏州府。明末清初动乱后,康熙初年重修苏城,丝织业发达,随之出现了市民、工匠之抗暴、抗税、罢市斗争。太平天国时期,苏州建立太平军苏福省政权,时达四年之久。

吴文化溯源

在碧波浩渺、渔帆点点的太湖中,宛若“蓬莱”仙境的三山岛静卧在七十二峰之间。这里发掘出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360平方米,出土打制石器五千多件,发现更新世中晚期哺乳动物化石二十二种,被考古学界命名为“三山岛文化”。它是史前文化的分期标尺之一,同属长江流域古文化的摇篮,与黄河流域古文化汇合为中华民族文明之发祥地。

在苏州东部阳澄湖南岸、吴县唯亭镇东北2公里的陵南村北,有一处太湖流域重要古文化遗址,因高隆的土坡状如草鞋,故名为草鞋山遗址。1973年前后这里发掘出新石器时代房基、墓穴、灰坑,出土炭稻、纺织品残片、磨制玉器等文物一千余件。面积达4.4万平方米,文化迭压层11米。现高7米多的陵夷山,传为吴王夷昧墓墩。

在吴县甪直镇南,有因葬晋苍梧郡太守张镇而得名的张陵山文化遗址。其为原始社会晚期重要遗址之一,面积6000余平方米,文化迭压层8.4米,出土有新石器时代晚期墓穴文物、生产工具、陶器饰品等。

吴县车坊澄墩、澄湖底及与大姚村农田相连处,为1974年发掘出的距今五千五百年左右的澄湖古文化遗址。出土有新石器时代至宋的文物一千二百余件,古人凿掘的井眼一千余口。

多年的考古学研究成果证实,远古时期苏州一带已创造了人类文明与文化生活,揭开了吴文化的序幕。以太湖为中心,上海为龙头,南涉杭、嘉、湖,北连苏、锡、常的吴文化发源地,形成于三千一百年前,即公元前十一世纪的周代。那时,中原周国国君古公亶父意将王位传于三子季历及其子昌(周文王)的秘闻泄露于朝野,古公长子泰伯、次子仲雍为避祸逃往江南荆蛮之地,相继在今无锡梅里拓荒盖屋,被拥立为“勾吴”小国首领。吴人吸收泰、仲带去的中原文化,形成吴地新区域文化。及至十九世孙寿梦(前585—前561)时,国力始强。寿梦接位初年,亲赴洛邑朝见周天子,学习王朝礼乐典章、文化技艺;并派其子季札到中原各国考察观礼,结交良臣名将,纵论盛衰大势。寿梦接位次年,即重用由楚逃吴的大夫申公巫臣,训练陆军,并首创我国历史上第一支水军,为强吴打下基础。其孙阖闾于前514年继位后,任贤治国,吸收了以伍子胥为代表的楚文化和以孙武为代表的齐文化的营养,形成吴地文化新时期。

苏州城内旧有两座古庙,一在阊门内下塘混堂弄,名泰伯庙,又称至德庙;一在干将路西段,名让王庙,又叫交让王庙。均为吴人纪念泰伯、仲雍两位先祖所建。

“姑苏”得名考

苏州,别称姑苏,又为姑胥。据东汉王符《潜夫论·边议篇》载:“范蠡收债于故胥,盖胥者舜臣名,佐大禹治水有功,封于吴者也,故名其地曰故胥,历代转音为姑苏”。又据《姑苏台图经》中姑胥台的记载及《左传》中关于胥门城的说法,吴人怀念春秋之际德高望重的贤臣伍子胥,故以其名冠山命城,有胥山、姑胥山之称,亦名吴城为“姑胥城”。另据语言学之方言音韵考证,吴语,吴侬软语,声柔似水涓滴流溢,如歌如吟,而“姑胥”一词发音轻柔滑软,声似“姑苏”,故“姑苏”美音柔调一代一代口碑传袭,成为吴地美好的城名别称。

今《辞海》云,姑苏得名于苏州西南的姑苏山(又名姑胥山、姑余山)。春秋时吴王阖闾于山上建胥台,故又名胥台山。胥台,即姑苏台,为我国历史上的豪华建筑之一,后焚于吴越战火。秦始皇东巡曾登临姑苏台基;汉司马迁亦来此寻访;唐崔鷃有《姑苏台赋》云:“有台巍然,出于群山,荒基竣级,高彻云间。”

宋时,姑苏台复建于城西驿馆建筑群中“百花洲”西侧城墙上,即胥门旧址。此台檐牙高喙,复阁层楼,气势非凡。南宋诗人杨万里曾四过苏州,写出“姑苏台上斜阳里,眼度灵岩到太湖”佳句;南宋淳祐年间潘庭坚作有《洞仙歌》咏叹姑苏台,其赋上阕云:“雕檐绮户,倚晴空如画,曾是吴王旧台榭。自浣溪人去后,落日平芜行云断,只见花开花谢。凄凉阑干外,一簇江山,多少图王共争霸!”

此外,以“姑苏”命名的文化遗迹颇多。例如古城胥门处旧时驰名江南的“姑苏驿馆”和位于城西南横塘的“姑苏驿站”等。姑苏驿站又名横塘驿亭,为江苏仅存、现全国少有的古邮驿站。亭为明代建筑,立于胥江、枫江汇流浪涛之中,有一长堤与三孔彩云桥连接,似舟荡漾。亭柱对联云:“客到烹茶旅客权当东道;悬灯待月邮亭远映胥江”。南宋诗人范成大《横塘》诗曰:“南浦春来绿一川,石桥朱塔两依然。年年送客横塘路,细雨垂杨系画船”。

伍子胥始建阖闾城

相传当年由楚奔吴的良臣伍子胥有扛鼎拔山之力,经文纬武之才。吴王阖闾于建国之初,任命伍子胥为建城总管。伍子胥经“相土尝水”、“象天法地”的勘测,最后选定在姑苏山东北30里处(大体为今苏州城)营城筑廓。

传说在备齐人马、破土动工的那日早晨,忽然乌云蔽日,风骤雨狂,城基八处决口,古井喷水不止。伍子胥伫立一片泽国之中,见一孽龙腾云驾雾,呼风唤雨,便掐指妙算这城基之下定为龙宫宝地,龙王受惊故派孽龙兴风作浪。于是伍子胥挥剑怒斩恶龙,遂风平浪静。接着取“象天之八风”,营造环城八个陆城门:又以“法地之八卦”,复建相应的八个水城门,使城池内外有陆路驿道及水路河道相通。挖河之土,培叠起城,凿渎造船,疏治水患。

此后,吴国在伍子胥、孙武辅佐治理之下,日渐强盛,于阖闾九年(前506)始向诸国用兵。西破强楚;北威齐、晋;移兵东夷,长驱至海滨;南服越人。“威行海外三千里,霸占江南第一都”,称雄于江南列国。

城池西南的盘门,始建于吴王阖闾元年(前514),元末至正十一年(1351)重建,明清两代续修。依“天干地支”古法,盘门正处于“辰”的方位,即“龙”位,以龙克蛇,显示吴国定有征服越国之龙颜威风。建时门额刻有蟠龙,故初名蟠门;后因水道萦回曲折,改称盘门。古有传说称“常有龙潜伏于此,以鼓仗击逐之”。据传,元初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游览苏州时曾登城记游,叹为观止。盘门的水城门为沟通西南城厢内外的唯一水路通道。由花岗石构筑的两重高大拱门,可供两只小船摇橹并行。南宋范成大《晚入盘门》诗云:“人语潮喧晚吹凉,万家灯火转河塘。两行碧柳笼官渡,一簇红楼压女墙。何处采菱闻渡曲,谁家拜月认飘香。轻舟骏弓慵穿市,困倚蒲团入醉乡。”

城南蛇门,朝向越国,城门上悬刻有一条头朝西北的木蛇。按干支记位算,其意在表示居处“巳”位、生肖为“蛇”的越国,永远臣服朝拜于吴国。

城西阊门,旧有双层楼三间,建时“以象天门,通阊阖之风”而立;后吴兵西破楚国由此门出征,故称“破楚门”。因阊门一带为商阜闹市,故又有“金阊门”之说。城西另有胥门,即姑胥门,因城外西南郊有姑胥山而得名;又取附近的伍子胥宅名而称之。传说,伍子胥晚年几次向继王位后溺于奢华玩乐的夫差忠言进谏,然无回天之力,终被逼迫拔剑自刎。吴国将士遵其遗愿,将其头颅悬于西城胥门之上。在越王勾践率军攻吴、兵临城下时,伍子胥头颅忽现威慑震怒之状:双目喷火,怒发冲冠,头颅跃起,大如磨盘。越军骇得倒退出门,绕道城东从后来开辟成门的“葑门”处而入。后人为纪念伍子胥,将悬挂过其颅的城门称“胥门”。昔时胥门亦为商贾、工匠云集之所,繁华程度仅次于阊门,有“银胥门”之说。

城东匠门,因系各类工匠聚居之地而得名;亦因春秋之际受吴王之命铸造宝剑的铸剑名师干将曾居此附近,并于城门外设坊铸剑,故又名“干将门”。今有匠门塘、干将墓和欧冶子庙等遗迹可寻。一说,“匠”为干将的同音异字,匠门即指干将门。城东另一门名娄门,因娄江水流经城门而得名。

城北齐门,意在制服北面之齐国。传说当年齐景公慑于吴国威力,将小女少姜许配给吴太子波。因太子波早逝,齐女思乡,吴王便在齐门之上造九层飞阁,让齐女登城圆望乡思亲之梦,以解忧思。故此门又名望齐门。城北另有平门,取平定齐国之意。一说,伍子胥大胜齐国后,经此门班师回城,故称平门。

各城门原均有题字,阊门题额“气通阊阖”,盘门悬匾“龙蟠水陆”,胥门刻“姑胥拥翠”,娄门书“江海扬华”等。

另外,八门之外还有越兵攻吴时所辟的葑门,或称封门,因城外葑草(茭白)遍生于泽地而得名。又因附近多水塘,亦名示浦门、鲂孚门。还有一金门,1921年新辟,以门西有金山故名;另有相门、赤门,已不可考。

史载,唐时前八门悉启,《吴地记》有“八门皆通水路”之称。宋初废胥门、蛇门、平门,于胥门原址改建姑苏台;元时又重建胥门。经过两千多年的变迁,古城苏州仍城池巍峨,足见当年吴国兵雄马壮之军威国盛。

在吴县胥口镇西伍相国祠内堂柱两侧,有楹联云:“往事昭昭,亿万世长传宇内;精忠耿耿,千百年犹在人间。”“春风故国蘼芜长;落日荒祠杜宇哀。”以示怀念。

季札与“南方夫子”言偃

季札,为春秋之际吴王寿梦(前585—前560在位)之子,诸樊之弟,曾多次推让王位。封于延陵(今江苏常州),称延陵季子;后又封州来(今安徽凤台),称延州来季子。季札娴习礼乐,长于外交,善论纵横。余祭四年(前544),他出使鲁国,学习中原的礼乐典章。在欣赏周朝传统音乐诗歌时,他纵横评说周朝和诸侯的盛衰大势,时人对其切中腠理的精到见解惊叹不已。他还游历了齐、卫、晋等各国,考察各国政情民风,结交良臣名将,改变了中原各国蔑视吴国,视吴国为“蛮夷之邦”的陋见。季札对吴地文化的兴起与发展有一定贡献。

人称“南方夫子”的言偃(前506—?)亦为春秋时的吴国人,字子游。孔子的学生之一,擅长文学,曾为武城宰相。他提倡以礼乐治邦,使境内有“弦歌之声”。

言子墓,即言偃之墓,在江苏虞山东麓。依山造冢,自下而上凿以石阶。墓前石牌坊额刻“言子墓道”。坊门内池上跨设石拱桥,名文学桥。过桥有第二座石牌坊,额题为乾隆所书“道启东南”。拾级而上,有半山亭,内悬康熙所题“文开吴会”额。两侧建碑亭各一座。再上即为坟冢,石圹围之,碑为明末重立,上书“先贤子游言公墓”。

项羽起兵吴中

秦始皇统一中国,版图划为三十六郡,于吴越之地设会稽郡,下辖二十六个县,治所在吴县,即会稽(今苏州)。前209年,陈胜、吴广起义反秦暴政,六国贵族亦趋势反秦兴兵。楚国名将项燕反秦战死,其子项梁怀复仇之念,于家乡打死仇人,携侄项羽避难吴中。项羽(前232—前202),名籍,字羽,江苏宿迁西南人,身长8尺,力能扛鼎。年少时,曾学书法,未成;改学剑术仍不通,叔父责骂他,他却说:“写字能记个姓名即可,剑术也不过是击敌一人,我要学同万人匹敌的本领。”他跟从叔父学兵法,只知其一二却不肯下功夫。二人规避吴中时,公开奔走张罗主办吴县徭役丧葬之事;暗中却走门串户,收罗人才,铸购兵器,准备起义反秦。秦始皇东巡路经会稽祭祀大禹时,项羽曾窥其车马仪仗好不威风,便脱口而出:“彼可取而代之也!”驻吴中的会稽郡守殷通想借项梁之力扩张势力,被项识破,死于项羽刀剑之下。项羽夺得郡守官印,于吴地兴兵八千之众,人称“吴中八千子弟兵”,又有“江东八千子弟兵”之谓。前208年,项氏叔侄从吴中率师渡江、淮,抵下邳(今江苏睢宁西北),各地义军归附于项,后拥兵四十万,巨鹿一仗史绩显赫一时。后人据此史实改编的故事、戏剧,在民间广为流传,历代史家亦多有评说。

鼎足之一话孙吴

苏州,曾为魏、蜀、吴三国鼎立时期吴国孙权的都城,现存遗迹颇多:城北北寺塔,为三国赤乌年间(238—248)孙权之母吴夫人舍宅兴建;瑞光塔,为孙权于赤乌四年(241)报答母恩所建;苏城南门外青旸地有孙吴始祖孙坚及其长子孙策墓地,原高墩已平毁,墓门尚在,门楣刻有清晰古朴之青龙、白虎;平门故城附近孙吴墓葬曾出土当年青瓷器及以一当千的大钱等。

东汉末年,豪强孙坚起家江东。东汉兴平二年(195),其子孙策继位,占据江东五郡,统一江南,以苏州为根据地,建孙吴政权。孙策临死前,将印绶佩于其弟孙权身上,曰:“举江东之众,决机于两阵之间,与天下争衡,卿不如我;举贤任能,各尽其心,以保江东,我不如卿。”孙权继位,其骁勇有为,善用才人,系一代英明政治统领。他一面“招延俊秀,聘求名士”,一面镇抚江南山民“山越”。于东汉建安十六年(211)自吴迁都秣陵(石头城,名建业,现南京)之前,在苏州放出童谣:“黄金车,班兰耳,闿阊门,出天子”,暗寓其后将称帝江东。

孙权在苏州建功立业,采取军民屯田措施。前后达七十年之久的孙吴屯田,使其经济繁荣,军备充足。他与江东世族豪门相辅相成,互为支柱,葛洪《抱朴子·吴失篇》云:江东世族财富“车服则光可鉴,丰屋则群鸟爰止……僮仆成军,闭门为市,牛羊掩原隰,田地布千里……金玉满堂,妓妾溢房,商贩千艘,腐谷万庾”。随着农业实力的雄厚,手工业亦日渐发达,史载“采武昌山铜铁作千口剑、万口刀,皆南铜越炭作之”。他还设食盐专营官商机构;官办织络作坊,制产精美丝织品。孙吴赤乌八年(245),孙权命校尉陈勋率兵屯田,三万之众自句容挖凿运河,经镇江之南止于丹阳境内之云阳西城,与春秋吴渠接通,名“破岗渎”,开通了苏州至南京水运。传说与日本有航海运输交往,日本的传统服装“和服”即为当年吴地的“吴服”。

抗金名将韩世忠

南宋抗金名将韩世忠(1089 —1151),字良臣,绥德(今属陕西)人。十八岁从军,一生驰骋疆场,全身“刀痕箭瘢如刻画”,十指仅全四,曾因战伤刮骨疗毒而眉不皱,被将士誉为“挽强驰射,勇冠三军”的“万人敌”。苏州太湖一仗,力挫金兵万众;镇江金山一役,险捉金兀术;黄天荡一战,困阻金兵四十八日。后秦桧擅权,害死岳飞,韩挺身斥秦桧曰:“‘莫须有’三字何以服天下?”以故被革去兵权。晚年愤于朝廷腐败,携眷南迁,寓居苏州沧浪亭大云庵,自号清凉居士,易园名为韩园。

灵岩山西麓西子琴台遗址下,建有韩世忠墓。墓地约2亩,封土高出地面3米,墓前神道碑(连基座)高8.35米。碑正面刻有南宋孝宗赵眘所书“中兴佐命定国元勋之碑”。碑文详载韩世忠抗金战绩及德政,系赵雄书(一说为周必大书)。碑文有八十八行,每行一百五十字,计有一万三千二百字之多,人称“万字碑”。碑高文长,为碑刻艺术之巨制珍品,有“吴中第一碑”、“天下第一名碑”之誉。碑体经年历久,断裂修复,与其旁丈余长、2米高的石龟及古松老柏相映衬,越显出雄伟气势。此碑建于1163年,即韩世忠死后二十六年,宋孝宗顺乎民意,为韩世忠昭雪,追封其为蕲王,谥号“忠武”,赐于灵岩山建陵,遂迁韩墓于灵岩西麓。墓南有韩蕲王庙(祠),宋时敕建,面阔三间,原祀韩世忠像,后悬有清林则徐所撰对联:“祠庙肃沧浪,更寻来一万字穹碑,新焕岩前榱栋;威名镇吴越,还认取七百年华表,遥传江上旌旗”。当年宋孝宗又改灵岩寺为崇报寺。韩墓中合葬其四位夫人遗体,其中的梁红玉,曾随韩世忠在太湖抗击金兵,又有“定胜糕”的故事流传。

相传当时敌方金兀术拥兵十万南下,而韩世忠手下只有宋军八千。一夜,百姓送来一盆糕点,式样别致,两头大,中间细,状如两个木器中间咬衔的定榫。韩世忠随手掰作两截,见中有一纸,上书“敌营像定榫,头大细腰身,当中一斩断,两头不成形”。梁红玉一看,便知这是百姓巧妙禀报:金兵中部薄弱,当拦腰截之。韩世忠遂传令连夜出击,直捣敌营中部,果然大获全胜。因此百姓巧送“定榫糕”成为佳话,苏州方言“榫”与“胜”谐音,故韩世忠将糕名改为“定胜糕”。后来,将此糕点作为喜贺吉日的礼品相赠,成为苏州习俗。

南宋著名抗元大臣文天祥也曾在苏州担任四十天的平江知府,深孚众望,并亲自指挥保卫苏州的战斗。人们为纪念他,在苏州旧学前孔过桥南建文天祥祠。祠内原有文天祥的《正气歌》石碑,名为“人帖”的文天祥墨宝和其他抗元志士的墨迹石碑,现存玄妙观碑廊内。

况知府与《十五贯》

苏州城内西美巷的况公祠,原建于府学与沧浪亭相望,后移于现址。祠内建有四个院落,主要建筑有大殿、走马楼、戏台等,祠内原有辟疆馆,为况钟在任读书会客处。现祠为清道光六年(1826)修建。祠悬楹联云:“姓氏播弦歌,韦白以来成别调;功名起刀笔,萧曹自古是奇才。”

况钟(1383—1443),江西靖安人,字伯律,明宣德五年(1430)任苏州知府。为政十三年,大力改革弊政,平反冤狱,清廉奉公,深得民心,后病逝于苏州任上。苏州百姓在府学内建祠设祭,并于阊门外杨柳湾造况钟衣冠冢。

况钟在苏州上任的第一年即上疏请减苏府官田税粮,免去百姓所欠官粮马草。后减工部所征丝布匹数,免除不产马的江南原征驿马站苛捐。又兴修水利,疏浚吴淞、白卬、刘家三港;主持修造宝带桥、觅渡桥、虎丘塔、玄妙观弥罗宝阁、定慧寺苏公祠。据《况太守集》载,他办案注重调查,每日轮流治理一县案事,一年亲自勘问各类罪囚一千五百余名,使“吏不敢为奸,民无冤抑,咸颂包龙图复生”。后人于沧浪亭五百名贤祠立石刻像,以“法行民乐,任留殃迁,青天之誉,公无愧焉”盛赞况钟。

后人怀念况钟高风亮节,有颇多戏曲、故事流传。昆剧传统剧目《十五贯》即为其一。该剧写肉贩尤葫芦借得本金十五贯,夤夜醉归老宅。赌徒娄阿鼠偷钱杀尤,嫁祸于尤之养女苏戍娟及过路人熊友兰。无锡知县过于执误判苏、熊为死罪,并报刑部审批。多亏苏州知府况钟于监斩时发现疑点,连夜入辕求见应天巡抚周忱,请准停刑复审。况钟不辞辛苦,化装私访,勘查现场,巧取罪证,惩治真凶,平反冤狱,为后世树立了一个善调查、敢抒见、申正义、平冤案的典范。据称,《十五贯》中不少情节即在苏州。剧中人熊友兰曾住玄妙观客栈,与苏戍娟偶遇即在苏州皋桥(剧中误为皋桥于常州、无锡之间)。

五义士“义风千古”

虎丘山塘街青山桥畔,有一绿荫掩映下的墓地。墓碑题刻“五人之墓”,乃韩馨八岁时手书(一说,吴默所题),并建有一座由杨廷枢所书“义风千古”石坊。此墓地系明代苏州市民自愿解囊为纪念抗暴斗争仗义捐躯的五义士颜佩韦、杨念如、沈扬、马杰、周文元所建。复社领袖张溥作《五人墓碑记》,详述此事始末:“五人生于编伍间,素不闻书之训,激昂大义,蹈死不顾”。该碑记后编入《古文观止》,流传甚广。文震孟亦有《募恤五人后碑》。祠内多见后世凭吊者所作感怀诗词之壁刻。明代戏曲家李玉写有《清忠谱》传奇,京剧中亦有《五义士》剧目,皆描述五义士舍生取义的史实故事。

明天启年间(1621—1627),宦官魏忠贤专权,结成阉党,控制东厂,残害忠良。当时苏州织造太监李实,“素贪横,妄增定额,恣诛求”。江南士大夫以东林党为代表,评议朝政,抨击阉党。东林人士周顺昌,苏州人,曾官至吏部主事,为官清廉,刚直不阿,嫉恶如仇;百姓敬之,阉党忌之,欲除此人。周顺昌辞官在苏,于家中置酒,与一路过苏州去服刑的反阉党人士欢叙三日,更遭诬陷。天启六年(1626)三月,魏忠贤派锦衣卫缇骑至苏州捉拿周顺昌,十五日宣布诏书时,在场市民呼冤抗议。颜佩韦带头喊冤,并愿以身代周去吃官司;杨念如、沈扬、马杰、周文元等怒斥阉党恶行,爆发数万市民抗暴斗争。后五人被诬以“首乱者”押赴阊门外吊桥行刑,几万市民含泪夹道与之诀别。为抗议官府杀害五义士,市民曾倡议罢用天启钱达十个月之久。十一个月后,天启皇帝暴死,魏忠贤失势自杀。苏州市民收殓五义士遗骨,举行公葬。一夜之间,市民群起推倒魏忠贤的干儿子、巡抚都御史毛一鹭为献媚邀宠而建的“普惠生祠”,将五义士遗骨葬于此地。后有“魏太监祠堂——一夜拆白”的民谚流传。

五义士仗义执言、舍生取义的精神为后人所颂扬。有诗云:“直是歼凶阉,千秋气共伸;由来殉义客,何必读书人。”“花市东头侠骨香,断碑和雨立寒塘。屠沽能碧千年血,松桧犹飞六月霜。翠石夜通金虎气,荒邱晴贯斗牛芒。片帆落处搴清藻,几伴归鸦吊夕阳。”清宋荔裳有感于五义士壮举,作《鹊桥仙》词:“扬旗击鼓,斩蛟射虎;头颅碎黄麻天使。专诸匕首信豪雄,笑当日一人而已。华表崔巍,松杉森削,壮士千秋不死。从来忠义出屠沽,惭愧杀干儿义子”。末句“干儿义子”,直指魏忠贤的干儿子毛一鹭。

五义士墓西侧有葛成墓。葛成(1568—1630),苏州人,为人正直,多侠气。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领导织工抗税,被捕入狱。在狱中斗争十三年,于1613年出狱。后参加五义士反阉党斗争。五义士就义后,他迁居五义士墓旁,结庐守墓。死后葬于此,人称“六义士墓”。后人尊称他为葛贤、葛将军、葛道人。其墓前碑碣为东林党人文震孟题书。明末陈继儒《葛将军墓碑记》、蕲宽成《蕉扇记》、李玉《万民安》等都颂扬了葛成的斗争事迹。

顾炎武反清

顾炎武(1612或1613—1682),初名绛,曾名继绅,字忠清。因仰慕抗元名将文天祥的学生王炎武,更名炎武,字宁人,后于流亡生活中自署蒋山傭。因其家乡苏州附近昆山有一个美丽的亭林湖,故世人尊称他为亭林先生。

顾炎武为明末清初思想家、革命家、学者。学识渊博,通晓天文地理、诸子百家、兵农音韵等,一生著作三十余种。其发自肺腑、撕肝裂胆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忧国忧民呼声,曾激励几代热血青年前仆后继。他十四岁就读县学,与学友归庄同入进步文学政治团体复社,在苏州虎丘参加反清集会。1645年5月,清兵南犯南京、扬州、苏松地区,顾炎武与归庄等参加苏州、昆山反清起义。同年6月,清廷颁布“剃发令”,敕令十日之内,男子必剃发垂辫,改着满服,“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令发第一天,苏州街头清军即押解剃头匠抓人剃发,千余反抗者惨死清兵刀刃之下,遂掀起反剃头运动,波及江阴、嘉定。顾炎武投身反清斗争,与民众喊出“宁可砍头,绝不剃发”的口号。其在昆山的生母何氏被清兵砍断右臂,两胞弟被杀害,好友殉难;在常熟语濂泾的嗣母王贞孝反清绝食十五日而亡,给顾炎武留下遗训:“读书隐居,无为异国臣子。”国难家仇,激发顾炎武北上反清,历尽磨难。顾炎武死后葬于昆山尚书浦。今昆山千墩有亭林墓园。

“民不能忘”李秀成

苏州娄门东北街,有一组雄伟壮观的建筑群,为太平天国忠王府。太平军攻克苏州后,将潘宅、汪宅及拙政园等宅第园林改建成王府。庄重的仪门与高大的照墙对峙;门旁一对威武的“铜石”蹲狮左右屏立。仪门内两庑、大殿、二殿、后轩等,巍峨壮观,是现存最完整的太平天国建筑物遗址。今辟为苏州市博物馆。这里曾为太平天国苏福省的最高首府苏州忠王李秀成的王府,是指挥东南战场颁布政治、军事决策的中枢。在这里,李秀成发布了一系列经济、政治、军事改革号令,使苏州经济恢复繁荣。百姓念其恩德,曾于山塘街立“民不能忘”大牌坊。

据太平天国史研究专家罗尔纲考证,忠王府建筑原有大门外东西辕门、吹鼓亭及四方五层望楼,后均被拆毁;二门内工字殿、后殿及两庑保存尚好。工字殿的建制,适合太平天国将士召开军事会议。门前石狮及云朵蝙蝠圆寿石座,工字殿的二十扇雕龙刻凤木窗,均绘有太平天国崇尚的艺术图案;后殿裙板上的九幅山水花鸟壁画,至今色泽艳丽;王府内梁四百余方苏式彩画,仍绚烂多彩。这些均为太平天国时期的艺术珍品。

在忠王府拙政园西部的亭台楼阁之中,有一处依山傍水、视野开阔的二层楼阁,名“见山楼”,为李秀成治理公务之所。忠王公务之余常在楼前土墩上和百姓拉家常,受到民众拥戴。看望他的人越来越多,以致把土墩都踩平了。后来,城里有歌谣道:“毛竹笋,两头黄,农民领袖李秀成,地主见了像阎王,农民见了赛过亲爹娘。”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