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灼闽粤花·武夷山之旅·武夷山·千古奇观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灼灼闽粤花·武夷山之旅·武夷山·千古奇观

据考察,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古越人在武夷山一带活动,他们留下了“架壑船”、“虹桥板”、“仙石矶”和钓竿等数千年前的古物。

不朽之舟架壑船

“架壑船”又被称为仙人船,是高架于悬崖峭壁之上的一种船棺,在武夷山的小藏峰、大王峰、兜鍪锋、玉女峰、大藏峰、仙钓台、鼓子峰、白云岩及北山的观音岩等处均有发现,而以小藏峰架壑船凌空悬架的惊险之势最为壮观。棺体似船形,中间阔两头尖,似用整根圆木雕成,棺长4至8米,它们或被藏于高崖岩洞中,或被凌架于万仞绝壁上,下面仅用数块嵌入岩壁的虹桥板托住,虽经数千年风雨侵蚀而不化、不朽、不变形,难免就有人将它视为仙家之物,称它“仙人船”。

架壑船到底作什么用?里面装有什么?又为什么高悬万仞绝壁之上?这些千古之谜自古以来就吸引着不少人前去探查。相传明朝成化年间,崇安城里就有个文物迷约了几个朋友前往武夷山探究架壑船的奥秘。他在小藏峰用削好的竹签插在岩缝里,攀岩而上,到达放置船棺的岩洞,看到架壑船形似小舟,两头窄中间宽,表面虽已风化,木质却仍完好。掰开天板,可见船的墙板和地板相连,是整根木头剽空制成,船内只有一个青铜盆,盆内盛水,两条金鱼在水中嬉游。文物迷打算把铜盆装进布袋里带回峰底。忽然有几只白蝙蝠飞起,撞飞了铜盆,落入峰底。他一惊急,失足落崖,差点丧命。铜盆落谷后只闻其声,却再找不到其踪影。也有传言有人曾用铁丝结索攀上悬崖取下一副船棺,棺内无物,但见那棺木是做家具的上等材料,就锯断带回,竟异香扑鼻。附近村民闻之,纷纷出重金购其碎屑,言能避邪秽。后被发现,棺木收归崇安县府。

许多学者也对架壑船及虹桥板作过认真的调查。宋代朱熹在实地观察了架壑船之后推断:它是古代“夷落”留存下来的棺柩,而虹桥板则是托棺的支架。明代张于垒认为架壑船是舟船,古时武夷山溪流浩荡,几与山峰等高,到水落时,这些船只被搁在石隙里保存下来。清代张蘅更把它说成是“床机”——古人在悬崖盖屋时施工用的架子,以及剩余的木料。众说纷纭,各执一词。

1978年,福建省博物馆在白崖观音岩的洞穴中先后取下两副船棺,棺体由整根圆木凿成,分底盖两层,内藏骸骨及四足木盘、棉布丝麻等物。经碳-14测定,其年代约在三千四百到三千八百年之前,各棺年代早晚不同。

据《武夷山志》记载,小藏峰原有四个架壑船,在明万历丁巳年(1617)夏和清康熙辛亥年(1671)秋各坠下只,船内有瓷器。

一些考古工作者推测,架壑船是古代居住在武夷山一带的少数民族即古越族的葬具。古越族人常居水边,舟船代步,为其生活中不可缺少之物。人死后用舟作葬具让死者在幽冥中继续使用,亦理所当然。至于把船棺藏丁悬崖绝壁上,可能是表示对死者的尊敬,象征灵魂升入天国,棺放得越高.就表示越尊贵。也可能是为了防范外人损害和野兽的侵袭。

在四川宜宾南广河流域的悬崖峭壁上,也发现了数百具僰人的悬棺,年代同样古老。古越族与僰人在文化背景、生活习俗上是否存在着某些联系,有待探究。

神奇古物虹桥板

与架壑船同样为人称奇的,是武夷山悬崖峭壁上那纵横交错、参差不齐的虹桥板。它们或为支架船棺,或为铺设栈道,牢牢锲在高天岩缝之中,虽经千年而不朽,宛若天际虹桥,堪称神奇古物。

据山志记载,虹桥板也曾有坠落者,其板“色类绛香,文理坚栗,剖之有细丝,白亮如银,不辨何木。”

关于虹桥板,民间有这样的传说:古时,有个叫“游尽山”的外地游人,平时最爱游山玩水。听说武夷山水秀美,他自撑竹筏沿九曲溪连游了三个来回。当竹筏最后一次经过“飞翠”景区时,游尽山发现水上浮着一块木板,长丈余,宽尺许,上面鸟屎斑斑。他绕着木板转了又转,仔细察看,断定这就是从崖壁上掉下来的虹桥板,于是小心翼翼地把它捞起来,细心擦洗干净,准备作为稀世宝物带回家珍藏。但转眼之间,木板竟不翼而飞。游尽山找遍溪底,又沿溪寻找,也不见踪影。忽然,头顶上两只乌鸦的凄厉叫声引起了他的注意,仰头望去,竟发现刚才他捞着的那块虹桥板,正插在上面崖缝中,湿漉漉的,还在往下滴水呢。游尽山终于悟到:虹桥板乃宝山神物,游人不可妄得。

据传由于这个传说在武夷山方圆几百里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才使山中那些文物得以保存下来,成为考古学宝贵的实物资料。

遇林亭和遇林窑

在九曲星村边有个“遇林亭”;距星村约10里的太庙村,又有一处古窑,人们叫它“遇林窑”。关于“遇林亭”和“遇林窑”,民间流传着动人的传说:

相传在宋朝末年的一天,三个逃难到武夷山的江西老乡在莲花峰下的溪边相遇。三个人都是来自景德镇的陶瓷师傅,碰巧又都姓林,便结拜为兄弟,一起在莲花峰下挖窑烧制陶瓷器具,挑到星村、崇安一带贩卖。三林为了使过往客商行人有个歇凉避雨之所,也为了纪念三人巧遇,就在星村边修了一座四柱凉亭,取名“遇林亭”。他们合开的窑,叫做“遇林窑”。

林中,林老大烧瓷技艺最精,人称神手老大,他制出的乌金喇叭碗很受欢迎。老大有一对聪明伶俐的孪生儿女,叫甘露和灵芝,从父学艺,凡是他们和的泥、烧的火,这窑瓷就特别好,他们捏的花鸟动物皆栩栩如生。

有一天,大藏峰金鸡洞里的金鸡突然飞到窑上叫了三声,正逢小兄妹烧火的那窑瓷器出窑,那些瓷动物一下都活了,跟着金鸡又唱又跳。人们纷纷传说遇林窑出了一对小窑仙。此事被临安城的皇帝知道了,传旨崇安县官选贡遇林窑瓷器。见所贡来的瓷器果然精美无比,干脆把遇林窑变成皇窑。皇帝又传旨让神手老大再烧制一架龙床,为使龙床更有生气,竟下令要用小瓷仙甘露和灵芝祭窑。狡猾的太监先关押了甘露和灵芝。龙床坯制成之日,太监把甘露、灵芝带到窑前,宣读了要用他们祭窑的圣旨。愤怒的窑工用巨石砸碎了龙床,压熄了窑火,抢走了甘露和灵芝。太监一班人马被吓跑。三林和窑工们忍痛砸了一口口瓷窑,在最后一口窑前,林老大再也不忍心毁掉窑中的奇珍异宝,就让窑工们用泥坯封了这口窑,并用泥沙盖没,此后三林便流落他乡。至今人们仍传说遇林窑还有一口未开的窑。

如今已发现的遇林亭古窑,是一处宋代古瓷窑,窑址分布在三座小山岗上,面积达3000多平方米,地表有大量碗钵瓷片。从已出土的碗盏看,其胎骨粗厚,造型简朴美观,色黑釉亮,边上有兔毫纤纹,极似建阳水吉窑出土的乌金釉碗。有材料记载,北宋初年,朝野上下饮茶成风,这种碗盏正是当时的一种茶具。宋代范仲淹在《和章岷从事斗茶歌》里有“黄金碾畔绿尘飞,紫玉瓯心雪涛起”之句;蔡襄《北苑十咏》中,也有“兔毫紫瓯新,蟹眼青泉煮”之句,诗中的“紫玉瓯”、“紫瓯”指的就是这种碗盏。用此碗盏饮茶的好处,蔡襄在向宋仁宗赵祯进言的《茶录》里有详细介绍:“茶色白,宜黑盏。建安所产者绀黑,纹如兔毫,其坯微厚,熁之久热难冷,最为要用。”于是,随着他所进贡的“小龙团”,乌金亮釉的“建盏”曾风靡一时。遇林亭古窑的出现和发展,大概也与这种时尚有关。

遇林亭古窑的发现,对研究我国陶瓷史和福建地方史、生活习俗,都提供了可靠的物质史料。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