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衡利害,高瞻远瞩》三国谋略智慧大全
此后,匈奴单于在平阳作乱,钟繇率领诸军围困匈奴,尚未攻下,而袁尚所任命的河东太守郭援又来到了河东,兵众很强盛。诸将计议,想要放弃河东地区离去,钟繇说:“袁氏目前正强,郭援大军到来,关中诸将也暗中与他们交往。他们之所以还没有全部背叛,只是顾及我的威名罢了。现在如若我们放弃河东撤离,就会向他们显示出我们的懦弱。那么我们所在之地的民众,谁能不成为我们的仇敌呢?纵然是我想要归回到关中去,能回得去吗?这是还没有交战,就先自取失败的方略。况且,郭援刚愎而好胜,他必定认为我军容易对付。如若我军渡过汾河扎营,等到郭援军未渡过对岸时就迎击它,可以大胜啊。”张既这时也劝说马腾与钟繇会合,同击郭援。马腾就派遣他的儿子马超为将,率兵迎战郭援。郭援率军到来后,果然很轻率地下令涉渡汾河,众人劝止,他拒不听从。渡汾水未到一半,曹军发动攻击,大破袁军,杀了郭援,招降了匈奴单于。此后,河东的卫固作乱,与张晟、张琰以及高干等人一并为贼寇,钟繇又率领诸将讨伐、击破了他们。自从天子西迁后,洛阳的人民就很稀少,钟繇迁徙了不少关中移民,又招纳了许多亡命叛逃在外的流动人口去充实。数年之中洛阳的民户就逐渐显得厚实起来。魏太祖曹操后来西征关中时,就得以用这些民户为军资兵员。于是,曹操就表荐钟繇作了前军师。
能在错综复杂的形势下,作出准确的判断是十分困难的,运用高瞻远瞩的韬略,既要基于对事物利弊得失的精确判断,又能从宏观把握住形势发展的大趋势,当机立断,从容布局,才能奏效。运用高瞻远瞩的韬略,需要大量的知识,以及在知识基础上提炼出的智慧。钟繇对郭援的处置方略,就充分反映了这一点。
钟繇之子钟毓,也通晓权衡利害、高瞻远瞩的韬略。钟毓字稚叔,十四岁时就曾为散骑侍郎。他谈笑机智敏捷,大有他父亲的作风。明帝太和初年(公元227年),蜀丞相诸葛亮兵围祁山,明帝想要亲自西征蜀汉。钟毓上疏说:“计策贵在庙堂上谋算时就能取胜,军功崇尚军营帐幕中的谋划,讲究的是人在殿堂上还没下来,就能决定并取得千里以外战场上的胜利。所以,皇上您的车驾应当留在中土镇守,以便作为给四方助势的后援。如今陛下若亲率大军西征,虽前线有百倍的威势,但对于关中地区人力财力的耗费,所损害的却不止一件。况且酷夏盛暑时行军,人们向来就极为慎重,这实在不是皇上车驾启动的时候啊。”表上后不久,钟毓就被升为黄门侍郎。
当时正大规模地兴造洛阳的宫室,明帝的车驾便行进到了许昌。于是,天下应当朝拜的人便把许昌当成了正式的都城。许昌宫室局促狭窄,于是就在城南用毡幕搭了一个临时的宫殿,殿中很齐全地摆设了周回盘旋的鱼龙。沉重的劳役使许昌一带的民众疲惫不堪。钟毓立即上书劝谏,认为“当今水旱灾害并至,国库空虚。大凡像设置鱼龙之类宫殿装饰物,可以等到丰年时再说。”他又上表说:“现在应当再让关内的人开垦荒地,让民众努力地从事农业生产。”这事不久就得到了施行。
正始年间(公元240—248),钟毓又任散骑常侍。不久,大将军曹爽在盛夏时兴兵征伐蜀国,蜀军凭山险拒守,魏兵不能前进。曹爽正要增兵,这时钟毓给他去了封书信说:“我私下以为,在庙堂上制定取胜妙策的人,用不着亲临矢石;王者的大兵,只有征讨敌方而敌方不会迎战。这实在是因为:夏禹舞干戚就可以征服有苗,晋文公主动后退一舍的仁义之举,就足以使寇仇原国投降,所以就不必听任吴汉到江关,让韩信到井陉去驰骋了。看到可以前进而前进,预知困难就退却,这本是自古以来就正确的道理。这只有靠公侯您去详察了。”结果,曹爽没能建立什么战功就退回来了。
后来,钟毓因为不如曹爽的意,而被调任侍中,又出任魏郡太守。在曹爽被诛杀以后,钟毓入朝作御史中丞、侍中廷尉。在君、父已经死亡以后,听由臣、子为其君、父申理他们生前所遭的诽谤,以及士人封侯以后,他们妻室不许再配夫嫁人,这两条都是钟毓所创制的科条律令。
正元年中(公元254—256年),毌丘俭、文钦造反,钟毓持节到扬、豫等州颁行赦令,晓谕那里的士民。回来后又被任命为尚书。诸葛诞谋反后,大将军文王司马师倡议由他亲自前往寿春征讨诸葛诞。这时,正逢吴国的大将孙壹率领人众前来归降。有的人便认为“吴国新近才有了这么大的乱子,它必然不能再出兵策应诸葛诞的叛军。原在东方的兵力已经够多的了,大将亲征的事可以等以后再说。”钟毓却认为:“论事料敌,应当以己方的情况和心理去揣度别人。如今诸葛诞把整个淮南的地盘都送给了吴国,而吴国孙壹所率领来投降的,人口不到一千,兵丁不过三百。吴国所损失的,实在没有多少。如若寿春之围兵不解,而吴国国内的形势又转为平安,我不能保证吴兵必定不出来。”大将军司马师说:“说得好!”于是,就带着钟毓出发了。淮南平定以后,魏又用钟毓为青州刺史,加后将军职,升为都督徐州诸军事,假节。不久,又转为都督荆州。景元四年(公元263年),钟毓逝世,朝廷追赠为车骑将军,赠谥号惠侯,爵位由儿子钟骏继嗣。钟毓的弟弟钟会,在灭蜀战争中立有大功,自己另外有传。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