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墨趣谈·傅山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翰墨趣谈·傅山

《傅山》:傅山(1607—1684),清代书法家。字青主,山西阳曲人。明诸生,读书过目成诵,博通经史诸子和佛道之学。又精医术。明亡后,衣朱衣,居土穴中,养母,号 “朱衣道人”。康熙十八年(1679),当道迫就博学鸿词科之荐,托病拒不入京城,终以老病放还。尤精书画,提出 “四宁四毋” 之说,即 “宁拙毋巧,宁丑毋媚,宁支离毋轻滑,宁真率毋安排”,对后世书坛影响较大。清郭尚先《劳坚馆题跋》评曰: “先生学问老节,为国初第一流人物,世争重其分隶,然行草生气郁勃,更为殊观。” 马宗霍《霎岳楼笔谈》评曰: “青主隶书,论者谓怪过而近于俗,然草书则宕逸浑脱,可与石斋(黄道周)觉斯(王铎)伯仲。” 传世书迹有《丹枫阁记》、《草书诗轴》、《孟浩然诗卷》、《五言律诗轴》、《五言诗四条屏》等。

一字之师

傅山像

傅山有个好友要过60大寿,邀请他为自己写一幅一笔写成的五斗大的“寿”字。眼看快到期了,却不见傅山动笔。朋友本想催问,但转念一想: 傅先生可能想当场表演。于是就打住了。谁曾想做寿那天,傅山竟领着一个叫花子老头,来到大厅。众人倍感惊讶,正不明所以,却见傅山当场礼拜这个老头为师,并让其写一笔“寿”字。老人不慌不忙,一挥而就,写出了一个五斗大的“寿”字,雄厚壮观,气象巍峨,赢得一片赞扬。

这里的疑问是,傅山为什么会请这个叫化子老头来写这个五斗大的“寿”字呢?

原来傅山一直为朋友的苛刻要求而发愁,以至有点郁郁寡欢,但还是勤力思考解决之法。这天他去“难老泉”边散步,暮色中看见一个衣衫褴褛的老者,用一根木棍缠着布条,蘸着水在地上画着什么,走近一看原来是在写“寿”字。他心下一动,立刻请老人为他写幅字。老人却说他只会写“寿”字。傅山仔细一问,才知这个孤老从小讨饭,他看见有钱人家做寿时总要摆上一个很大的“寿”字,所以他每天肚子饿了就反复写这个字。直练了50多年,现在已经将“寿”字练得炉火纯青。傅山甚为佩服,于是拜老者为“一字之师”。这才有了前面他领着叫花子老人为朋友写“寿”字的故事。

《丹枫阁记》 (局部) 清 傅山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