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孝宽列传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卷五至卷六

韦孝宽列传

韦孝宽(509~580)是北朝名将,沉毅机敏,平和正直,年少时即表现出过人的才能。他有胆有识,力挫高欢;深谋远虑,建言献策,帮助周武帝东伐齐国;抚恤孤幼,孝敬兄嫂,为世人称道。

少年英才

韦叔裕字孝宽,是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南)人,年轻时以字行于世。世代是三辅大姓,父祖都在北魏为官。韦孝宽沉毅机敏,平和正直,广泛阅读经史典籍。二十岁时,正值萧宝夤在关西作乱,韦孝宽前往皇帝的殿廷,请求担任军队先锋。朝廷当即任命他为统军,跟随冯翊公长孙承业西征。后来他担任国子博士,代理华山郡政事。适逢侍中杨侃任大都督,出镇潼关,于是推荐韦孝宽任司马,还把女儿嫁给他。

永安年间,朝廷任命韦孝宽为宣威将军、给事中,随即又赐他为山北县男爵。普泰年间,韦孝宽以都督身份随荆州刺史源子恭镇守襄城,因功被任命为析阳郡守。孝武初年,韦孝宽以都督身份镇守城池。西魏文帝元宝炬从原州前往雍州,命令韦孝宽随军。等到攻克潼关,立即任命他为弘农郡守。韦孝宽跟随文帝活捉窦泰,兼任左丞,节制调度宜阳兵马事务。他与独孤信入守洛阳城,又与宇文贵、怡峰接应颍州的徒属,在颍川击败东魏将领任祥、尧雄。韦孝宽又进兵平定乐口,攻克豫州,俘获刺史冯邕。他还参与了河桥之战。当时大军作战失利,边境骚动,朝廷就命令孝韦宽以大将军身份代理宜阳郡政事。

力挫高欢

大统十二年(546),高欢调集山东所有兵力,立志西侵。因为玉壁地处要道,先下令进攻它。高欢营地连绵数十里,直达城下,就在城南修起土山,打算登山入城。正对着土山的地方,城上原有两座高楼。韦孝宽命人缚扎木头接高它们,使其更加高峻,又准备了许多作战工具来防守。高欢派使者对城中人说:“纵使你们把楼接到天上,我也能凿穿城池歼灭你们。”于是在城南穿凿地道,又在城北垒起土山,准备进攻工具,日夜不停。韦孝宽又挖掘长壕,截断城外地道,并命令战士屯守壕中。城外的敌军每次挖凿到壕沟,战士就捉住杀死他们。又在长壕外堆积柴火,敌人有埋伏在地道里的,就扔下点燃的柴草,用皮囊吹火。火气一冲,敌人都被烧烂。城外又造了攻城车,攻城车所到之处,无坚不摧。即使成排的盾牌,也无法抵抗。韦孝宽于是命人缝布做成缦,随着战车的方向张开设置。布缦悬在空中,攻城车竟无法毁掉它。城外敌军又在长竿上绑缚松枝,浸油后点着,想烧毁布缦和高楼。韦孝宽命人打造了长铁钩,磨利它的锋刃,等火杆攻击时,就用铁钩远远地割断它,松枝麻秆一齐掉落。城外敌人用尽了攻击手段,韦孝宽都抵御打败了他们。

高欢无可奈何,就派仓曹参军祖孝征对韦孝宽说:“没有听说有救兵来,为什么不投降?”韦孝宽回答道:“我城池严密坚固,兵士粮食充裕,攻打的人自己感觉劳苦,守城的人常觉安逸,哪有十天半月就必须救援呢?我倒担忧你们有不能返回的危险。我是关西男子,当然不会投降将军。”不久,祖孝征又对城中人说:“韦城主身享荣禄,或许能够这样,其他的将士为什么要随韦城主入汤火中呢?”于是向城中射去赏格,说:“能杀城主而投降的,可任命为太尉,封开国郡公,食邑万户,赏帛万匹。”韦孝宽在赏格的背面写上字,反射到城外,上写:“如果有能杀高欢者,同样依照这样的赏赐。”韦孝宽兄弟的儿子韦迁,原住在山东,又被锁到城下,用刀威胁着,宣言如果不早点投降,便杀掉韦迁。韦孝宽慷慨激昂,毫无顾念之意。士卒没有不感奋激励的,人人有战死的决心。高欢苦战六十天,士卒中受伤及病死的有十之四五,智谋用尽,军力衰疲,因而发病,连夜撤走。后来,高欢因此事忧愤而死。魏文帝嘉奖韦孝宽战功,命令殿中尚书长孙绍远、左丞王悦到玉壁慰问,任命他为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晋爵建忠郡公。

献计三则

建德年间以后,周武帝立志要平定齐国。韦孝宽上疏陈述三条计策。他的第一条计策说:“淮河以南旧时是肥沃的土地,陈氏以败亡余烬之力,还能一举将其平定。齐人历年派兵救援,丧军失败而回,内部分裂,外有叛乱,精疲力竭。如今大军如果从轵关出发,两车并行而进,加上和陈氏构成掎角之势,同时命令广州义军从三出发,再招募山南的骁勇精锐之卒,沿黄河而下,又派北山稽胡截断并州、晋州的通道。以上各路军队,仍命令他们各自招募函谷关以东、黄河以南雄劲勇猛的兵士,给他们优厚的爵位赏赐,使他们担当先锋。敌军必定望见我军旌旗就奔逃溃散,我军所向无敌,一战天下大定。眼前实在是大好时机。”第二条计策说:“如果国家为日后谋划,不要立即大举起兵,应当与陈国分散齐人的兵力。在三以北、万春以南广泛从事屯田,预先做好储备积蓄。招募骁勇强悍的人,建立军队。齐氏昏庸暴虐,政令不统一,贿赂公行,唯利是图,荒废政事,迷于佚乐,耽于酒色,猜忌陷害忠良。全境鼎沸,无法忍受其弊害。由此来看,齐之灭亡指日可待。然后趁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出兵征讨,定能摧枯拉朽,大功告成。”第三条计策说:“我私下认为大周的国土,跨据函谷关和黄河,暗蓄席卷天下的神威,持有高屋建瓴的优势。太祖上受天命,万物更新,因此二十四年之中,大功能成。向南平定长江、汉水,向西平定巴郡、蜀郡,边境以外没有忧患,黄河以西也已平定。只有赵、魏,偏偏阻塞不通,正是因为我们三面有战事,才没有时间东征,于是使漳河、滏水的游魂苟延残喘到今日。从前勾践灭亡吴国,尚且等待了十年;周武王收取乱事,还不得不两次举兵。如今倘若顺应时势而积蓄力量,再等待时机,我认为还应与邻邦交好,申明盟约。安定人心,团结民众,互通贸易,恩惠百工,养精蓄锐,伺机而动。这样就是长鞭驾驭远方,端坐自可兼并别国。”三策上奏后,武帝派遣小司寇淮南公元伟、开府伊娄谦等人携带丰厚礼品访问齐国。随后北周大举出兵,武帝两次亲征平定太行山以东地区,战果同韦孝宽的策略中的设想基本一致。

建德五年(576),武帝东征时路过玉壁,特意视察了韦孝宽建立的御敌工事,深为叹服。韦孝宽自认为熟悉齐国虚实,请求当先锋。武帝认为玉壁地处要冲,除了韦孝宽无人能镇守,就没有同意。等到武帝灭齐凯旋,再次亲临玉壁,从容地对韦孝宽说:“世人都称老人足智多谋,善于军事谋略。然而这次朕带着一些年轻人就一举平定了敌军。您认为如何啊?”韦孝宽回答:“臣现在是衰老了,只剩下赤胆忠心而已。然而昔日少壮之时,也曾为国效力,平定关东。”武帝大笑道:“确实如您所言啊!”于是下诏令韦孝宽随驾还京,任其为大司空,出任延州总管,进位上柱国。

武帝驾崩后,先后经过宣帝和静帝的短暂统治。在此期间,韦孝宽先后在夺取陈国淮南地区,以及平定宇文亮、尉迟迥等人反叛的战役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大象二年(580)十月,韦孝宽在击败尉迟迥叛军,平定函谷关以东地区后,胜利返回京师,十一月逝世,终年七十二岁。朝廷追赠他太傅、二十州诸军事、雍州牧,赠谥号为“襄”。韦孝宽在边疆多年,屡次抗击强敌。他所有的计谋,当初布置时,人们都不明白,等到事情成功了,才惊叹佩服。他虽然生活在军中,但专意于文史,政事余暇,常常翻阅。晚年患眼疾,还令学士读给他听。韦孝宽很早就失去父母,侍奉兄嫂十分恭谨。亲族中凡有失去父母的孤儿,他必定加以接济供养。朝廷内外因此而赞美他。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