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与《老子》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老子与《老子》

1.老子简介

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谥聃,聃的本意是耳朵大,后有人说“老君耳长七寸”。春秋时期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今河南鹿邑县)人,老子作过“周守藏室之史”。生卒年月不可考,有学者认为他比孔子大十到二十岁,孔子五十一岁见老子,孔子对老子评价很高。

“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孔子去,谓弟子曰:‘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音争,可射飞鸟的短箭)。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以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 ”

“老子修道德(《道德经》),其学以自隐无名(不求名)为务(目标)。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一说散关,陕西西南;一说函谷关),关令尹喜(关令尹喜者,周大夫也。后随老子俱去,著有《关令子》)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李耳无为自化,清静自正……老子所贵道虚无,因应变化于无为,故著书辞称微妙难识。”(《史记·老庄申韩列传》)

老子任周守藏室之史,一度被免职,后被召回复职,公元前526年,周敬王死后,王朝内部争夺王位,周始衰。老子去职,出函谷关后,有说去了秦国,有说回到故乡苦县隐居著书。

毛泽东早在青年时代对老子《道德经》一书和老子思想非常熟悉,他对《道德经》这部书深有涉猎,而且结合时代实际,引用精当,赋予新意,致成名句。德国著名哲学家黑格尔,俄国著名学者托尔斯泰,也都受过老子哲学思想的影响,老子思想在国外也是很有影响的。

2.《老子》是中国古代哲学著作中的重要典籍

《老子》又名《道德经》,是一部探索宇宙、社会、人生的书,共八十一章,分上、下篇,前三十七章为上篇(道经),后四十四章为下篇(德经),全书的中心思想是论述老子的“道”,即关于宇宙的本质、起源和最一般的发展规律,与自然、社会、人生、政治等方面结合很紧密,从不同的侧面展开,对个人思想、道德修养、社会、军事、政治、法制等,运用朴素辩证法的思想作深刻阐述,展现其深妙的思想智慧,两千多年来其影响是深远的,许多思想仍启悟着今天的人们。

《老子》是中国古代哲学著作中的一部重要典籍,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学派,是与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相抗衡的最大思想流派,“世之学老子者,则绌儒学,儒学亦绌老子”(《史记·老庄申韩列传》)。《老子》对后世的哲学、政治、思想、文化、道德等各领域,一直产生着重要影响。

《老子》言简意赅,辞义精蕴,只有五千多字,历来被认为是一部哲理。老子既是哲学家,又是诗人,他忧国忧民,同情劳动人民,揭露鞭挞贪婪的统治者是“盗竽”(强盗头子),自称为“愚人”。《老子》一书,善用比喻,生动活泼,雅俗共赏。由于文字简约,个别地方难免有片面性。如“治大国,如烹小鲜”,这对后世政治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为文字简练深刻,寓意深蕴,读时要反复思考,方有所获。

《老子》哲学思想的产生,有其深刻的科学、社会、政治、经济根源,从“道”的无神论主张来讲,其实人们早已对神的存在产生了怀疑,《尚书》《诗经》就有不少对神的怀疑和否定的论述。同时,生产技术和人们对于自然社会认识的深化发展,以及社会阶级矛盾的尖锐,劳动者生活的艰困,都是促成老子哲学产生的自然、社会、科学的思想基础。

老子从道的原则出发,充分运用朴素的辩证法阐述问题,并从民间和实践中提炼出了许多闪烁着智慧光芒的格言警句。如“上善若水”, “功成身退”,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知人者智”, “自知者明”, “宠辱若惊”, “大器晚成”, “知足不辱”, “知耻不殆”, “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 “知足之足,常足矣”, “知(智)者不言,言者不知(智)”, “报怨以德”, “以正治国”, “以奇用兵”, “祸莫大于轻敌”, “天网恢恢,疏而不失”,“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智者不博,博者不智”, “合抱之木,始于毫末,九层之台,生于垒土”, “功成而不处”, “为而不持”, “自知不自是,自爱不自贵”, “信言(实话)不美,美言(花言巧语)不信”, “抗兵相若(相当),哀兵胜矣”。老子的许多格言、名句,至今还有生命力,仍警示着人们,为人们广泛传诵引用。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