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增长也有弊端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高速增长也有弊端

在日本历史上和世界任何国家里都不曾有过的高速经济增长的确使日本的经济社会取得了巨大成果,但是,这也不尽是好事。由于高速增长带来的急剧变化,被称之为高速增长弊端的副作用也开始出现,其影响在不断扩大。

1965—1974年(昭和四十年代)的国民和舆论曾指出了经济高速增长的弊端,按顺序列举如下:第一,消费物价上涨速度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快。经济高速增长时代日本的物价上涨,包含着许多所谓生产效率差距造成的通货膨胀的因素。象日本这样,生产率高的部门(特别是工业部门的大企业)和生产率低的部门(中小企业、零散企业、农业以及商业流通部门)之间的双重结构差距大的经济,总的来说,在谋求取得同西欧相同的工资水平,实现高速增长的过程中,生产效率差距引起的通货膨胀在一定程度上不可避免地造成了社会摩擦。此外,在社会上拥有强大力量的有组织的工人,利用其谈判力量取得了远远高于物价上涨率的工资收入。但是,由于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等原因,消费物价的上涨对离职的老人和没有劳动力的母子家庭造成了不利的影响。而且,在全面要求提高收入的经济社会里,不可否认,压力团体施加的压力在明里暗里成了导致消费物价上涨的一个重要因素。

第二,为了得到工资及其他就业条件比较好的工作岗位,人们不断地转移,不断地向城市集中。而且,为了谋求城市的那种“集中的好处”,企业的总公司、分公司和营业所都竞相向大城市集中,因此,其弊害也增加了。国土的利用都侧重在既存的大工业地区和交通方便的太平洋沿岸地区,人口的过密和过疏问题成了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而且,大城市及其周围地区的社会资本的落后——特别是生活环境的整备措施和交通设施的落后很突出。对个人来说,大城市对就业和孩子上学,以及其他方面都很方便;对营利企业来说,人口集中的地方,销售额大,费用也低,等等。对私营经济来说,城市更是具有魅力和方便的地方,但是,对地方自治体经营的公有经济来说,由于用于上下水道、学校、公营公共汽车、垃圾清理及其他居民福利的有限经费的开支增加,由于财政支出的增加,使得公、私经济的不平衡现象在人口向城市集中的过程中变得越来越突出了。

第三,为使经济增长顺利进行,虽然制定了国土开发计划,对工业重新进行了布局,在公共事业方面搞了大工程,但由于没有真正象样的土地政策,一直采取放任不管的态度,因此,造成地价高涨,平民的住宅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此外,由于地价猛涨而成为暴发户的人层出不穷,使一般居民更加认为社会是不公正的。第四,在高速经济增长和城市不断集中的过程中,生活环境设施的整备和扩充常常落后于需要,加之政府对防止大气污染和水质污染等公害的增加的指导,以及对环境的保护很不得力,公众对公害感到非常不安,而且因公害发生的纠纷也大量增加。开发政策和工业用地等迟迟作不出决定,结果使一般群众对政府和大企业抱有强烈的不信任感。

如上所述,至少到昭和四十年代(1965—1974年)初,日本经济的高速增长在许多方面是符合多数人的愿望和利益的,因此,在当政者和经营者的头脑中形成了期待和惰性,认为通过高速发展经济可以使整个国民经济获得增长,以求解决经济问题。但是,在这种高速增长的过程中,由于经济主体对这种长期持续的高速增长所引起的各种变化估计不足和不适应。执政者当局对高速增长的成功和自由市场的调节机能的过份相信,由于政府的预测能力和修正能力不足等。上述各种弊端造成的影响越来越大,特别是日本公害的增加使社会感到异常的紧张。到四十年代(1965—1974年)后半期,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考虑到底为什么和到底为谁发展经济,而且对经济增长的信任也越来越发生了疑问。

二次大战以后的日本经济,犹如一出战剧,记载了一个又一个几乎是连续不断的丰富多彩的变化。一个问题刚解决或者还没有解决时,马上又出现了新的问题,从而被迫采取相应的对策,这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连续过程,最终实现了世界屈指可数的经济大国,这件事给我们留下一则宝贵的启示;在经济建设过程中,解决问题的办法总是随着问题的产生而产生,不可能事先框定,这是事物发展的正常现象,但是,不能忽视高速增长中的弊端。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