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郊·孟郊》中外哲理诗赏析
孟郊(751~814),字东野,排行十二,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郡望平昌(今山东商河县西北)。少隐蒿山,称处士。德宗贞元二十一年(796)登进士第。十六年任溧阳尉,因不得志,不久即辞官。曾任河南水陆运从事,试协律郎。宪宗元和九年(814)因山南西道节度使郑庆余奏,迁为兴元军参谋,试大理评事,赴任时暴死途中。因其终生贫苦,死后竟无钱下葬。孟郊早年参加僧皎然组织的“诗会”,其诗歌创作受皎然影响较大。诗与韩愈齐名,并称“韩孟”,是韩孟诗派的开创者。他的创作以德宗贞元八年(792)长安应试为界可分为前后两期。前期胸怀大志,诗歌也多有为而作,风格明快,追步盛唐;后期仕途不畅,言志之作渐少,抒情之作趋多,形成险怪诗风。他的诗歌反映现实生活较广,体现了自己“下笔证兴亡,陈词备风骨”( 《读张碧集》)的创作主张。但是,他的大部分诗歌抒写的是一己之穷苦情怀,与贾岛的作品有相似之处,故有“郊寒岛瘦”(见苏轼《祭柳子玉文》)之称。他的诗用意深刻,造语奇警,却又能在古拙中见凝炼,奇险中见平易。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