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吕·山坡羊 燕子
赵善庆
来时春社,去时秋社,年年来去搬寒热。语喃喃,忙劫劫,春风堂上寻王谢。巷陌乌衣夕照斜。兴,多见些;亡,都尽说。
中唐诗人刘禹锡《金陵五题·乌衣巷》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是托燕子抒沧桑之慨的名作。北宋词人周邦彦在《西河·金陵怀古》中把它隐括为“想依稀、王谢邻里,燕子不知何世,向寻常、巷陌人家,相对如说兴亡、斜阳里”几句,这一诗一词,正是赵善庆此曲所本。不同的是,赵善庆此曲以“燕子”而不以“怀古”为题,所以从咏燕说起。
开篇三句十四字重复“来”、“去”,又穿插以春、秋、寒、热等字,不仅在突出燕子候鸟的特征,而且还在不变的年年来去和变化的寒来暑往中流露了作者对流光迅逝、世事变迁的悲慨。作者就把这种感情移植于所咏之燕。呢喃求偶、衔泥筑巢是春燕的本能,着“语”、“忙”二字,就使自然物的本能变为有意识的活动:燕语呢喃,如相对说兴亡;贴地争飞,穿帘入幕,如在寻找王谢时繁华旧迹。这里不说破王谢之堂今已成茅檐白屋的百姓人家,只用一个“寻”字,即可见春风依旧,而华屋丘墟,惟余斜阳草树,寻常巷陌。结末借燕子诉说兴亡之悲: “兴,多见些;亡,都尽说。”
和刘禹锡诗、周邦彦词相比,刘诗、周词都用燕的无情、不知世事变迁来反衬人的多情有思。刘禹锡诗用“飞入寻常百姓家”的事实来暗示燕子不知王谢宅第已变为百姓庐室,依旧营巢如故;周词则点明“燕子不知何世”;赵善庆此曲中的燕子已由“不知”进而为“知”,所以有“春风堂上寻王谢”的“语喃喃,忙劫劫”的执著的追寻,寻而不得,又有但见“乌衣巷口夕阳斜”的深沉的失望。在希望和失望的感情波澜之后,更有惯见兴亡、夫复何言的大彻大悟。赵善庆变刘诗、周词的反衬为移情,使燕子直接代抒作者的今昔之悲。它反映了元代士人对于世事兴亡的更透彻的认识和功名事业的更彻底的厌弃,承袭中又不落窠臼,清新自然、富于时代意识。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