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红线毯》精选经典唐诗鉴赏
白居易
红线毯,择茧缫丝清水煮,拣丝拣线红蓝染。
染为红线红于花,织作披香殿上毯。
披香殿广十丈余,红线织成可殿铺。
粉丝茸茸香拂拂,线软花虚不胜物;
美人踏上歌舞来,罗袜绣鞋随步没。
太原毯涩毳缕硬,蜀都褥薄锦花冷。
不如此毯温且柔,年年十月来宣州。
宣州太守加样织,自谓为臣能竭力。
百夫同担进宫中,线厚丝多卷不得。
宣州太守知不知?一丈毯,千两丝,
地不知寒人要暖,少夺人衣作地衣。
这是《新乐府》的第29首。原注谓“忧蚕桑之费也”。
产于宣州的“红线毯”,是一种名贵的丝织地毯,当时都要作为贡物进献给皇帝。唐朝的制度规定,全国各地每年都要挑选一定数量的土特产向皇帝进贡。一些地方官吏为了讨好君王,得到加官进级,不仅在物品的数量上往往超过规定,而且在质量上也是挖空心思,力图精益求精,满足了皇上的享乐,加重了人民负担。现实主义大诗人白居易曾历游过宣州,因此他以红线毯为题材写这首诗,就显得格外真实具体、感情强烈。
全诗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篇幅最长,具体写红线毯制作的精细和质量的优良。先写它的主要工序:挑选最好的蚕茧,用纯净的水煮沸,再抽为丝缕,染成的线要达到比花还红的标准,织好的地毯刚好铺满宽有十丈多的披香殿的地面。这里“缫”、“染”、“织”,每一道程序都丝毫不能马虎,标准之高,规格之严,不言而喻。接着又用四句诗描述红线毯的香、软、精、松:“彩丝茸茸香拂拂,线软花虚不胜物;美人踏上歌舞来,罗袜绣鞋随步没。”写得十分生动逼真。诗人没有直接说它如何松软有弹性,而是用“不胜物” (经不起任何重物的压迫)和“随步没” (能陷没舞女的鞋袜)来形容,笔法神妙,活灵活现。下面又忽然谈到“太原毯”和“蜀都褥”,实际这二物也都是名产,但与“红线毯”相比,都显得又硬又冷了,这是用侧面烘托的手法来突出红线毯的“温且柔”。
第二部分写宣州太守的“加样织”。上述的“红线毯”已是如此考究精良,宣州太守为什么还要求增添花样、更加精心制作?一句话说穿了——“自谓为臣能竭力”。作为献给皇上的贡品,太守们唯恐花样不多,生怕有丝毫不周而引来皇帝的不满,影响自己的升官发财。当然,“加样织”的织工是劳动人民,“加样织”的原料也是来自劳动人民的血汗,“加样织”的结果之一是使那地毯“线厚丝多”,沉重不堪,无法卷起,以致于竟要“百夫同担进宫中”!
第三部分是作者的质问和疾呼。满怀愤恨的诗人到这时再也忍耐不住,大声问宣州太守们是否知道:一丈线毯,千两丝线!这里面包含着多少劳动者的劳和累、血和汗。你们只知道媚上邀宠,全不顾百姓的艰辛。最后两句是诗人感情达到最高潮时的猛烈喷发: “地不知寒人要暖,少夺人衣作地衣!”用宫中的地和民间的人来作比较,极为尖刻、有力,切中要害。地是无生命的,要铺上如此柔软厚实的线毯,人是血肉之躯,却瑟缩发抖受尽严寒的折磨。人非无衣,只是人衣被夺走,成地衣了。诗人的批判矛头,含蓄曲折地指向了贪图享受的皇帝,具有很强的战斗性。当时宫廷内的荒淫奢侈,史籍也有所记载。据《唐语林》卷六说: “段相文昌……在中书,厅事地衣皆锦绣,诸公多撤出,而文昌每令整饬方践履……”。统治者的享受,是劳动人民苦难的根源。
值得一提的是,这首诗在描写红线毯这种极为精制的工艺品的同时,又从侧面反映了唐代丝织工艺技术的高度发达。极力描写红线毯的织造之难和质量之高,也说明它是劳动人民高度智慧的结晶。在我国古代科技发展史上也应当书写一笔。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