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秋下荆门》精选经典唐诗鉴赏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李白《秋下荆门》精选经典唐诗鉴赏

李白

霜落荆门江树空,布帆无恙挂秋风。

此行不为鲈鱼脍,自爱名山入剡中。

荆门,即荆门山,在今湖北省宜都县西北,长江南岸。隔江和虎牙山对峙,江水湍急。战国时为楚国西方门户,称为“楚之西塞”。这首诗是李白第一次出蜀远游时初下荆门之作。

诗一起便点题,径说自己要经过的荆门,此刻正是素霜飘落,树木凋疏,一派江天寥廓的景象。这是深秋季节,诗人信笔所写,没有一点衰飒气氛,用一“空”字,反使人有开阔、明朗的感觉。次句用典。“布帆无恙”,用东晋画家顾恺之事,意谓一帆风顺或一路平安。时李白从荆门乘舟东下,可谓“就地取材”;而且驱遣自如,恍如己出,不露丝毫痕迹,正是“使事如不使”(《寒厅诗话》)。他说自己正趁着秋风扬帆东下,轻捷快速,又透露诗人的开阔胸襟。

第三句反用西晋时吴人张翰在京城洛阳作官,见秋风起而想到故乡的莼羹鲈鱼、弃官回家的故事。“此行不为”,既表示自己胸怀大志,而且这一反跌与下句“自爱名山入剡中”呼应,使诗势完气足,深厚有力。“剡中”在今浙江省嵊县一带,多名山胜水,地有剡溪,为晋朝王羲之雪夜访戴逵处。李白的“入剡中”不一定是要去游览山水,也不像王雪夜访戴那样,要留下一段风雅韵事,它只是表明自己高风亮节,今后要做一番事业,不会与眼光短浅的张翰那样的人为伍。这里李白没有径直呼出“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行路难三首》其一),而是用托意象征手法,表明他所追求的一种美好的境界。李鍈《诗法易简录》对此诗的结构写法所道颇详,“首句写荆门,用‘霜落’、‘树空’等字,已为次句‘秋风’通气。次句写舟下,趁便嵌入‘挂秋风’字,暗引起第三句‘鲈鱼脍’意来。第三句即以‘此行’承住上二句,以‘不为鲈鱼脍’五字翻用张翰事,以生出第四句来,托兴名山,用意委婉”。后二句所言尤确。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